遇到奇葩上门,直接放狗去咬,多少有点震慑作用。
就像他们家大黑,可帮她家解决了不少麻烦。
有时候放狗对付恶人,效果出奇的好。
宋远点了点头,“好,回头我看谁家有狗崽子,抱一只回来养。”
“成,回头我也帮你留意着,看看谁家有狗崽子。”
“嗯!好,晚晚,谢谢你。”
“宋大哥,你不要老是和我说谢谢,那么客气做什么,显得多生分啊?”
“好,那以后我尽量不说了。”
“宋大哥,那我先回去啦。”
“嗯!”
看着苏晚晚离开,宋远也没有太多的惆怅。因为现在两家住的近,他站在院子里就能够瞧见苏晚晚。
以后想要看到苏晚晚,站在自家院子里就成。
苏晚晚回去后,苏家人正在忙着午饭。
眼下入秋了,学堂新一期的招生入学已经开始。
苏晚晚经常去城里,关于学堂入学的消息了解的很清楚。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到了入学的年纪,得给他们报名上学去。
苏清雨年纪大了,已经预备着给他娶媳妇了,所以就不打算再送去学堂上学了。
准备送去上学的就是苏清木,苏清云,苏清石还有大宝。
四个孩子一同上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不过现在苏家收入稳定,哪怕是四个孩子上学也是供得起的。
一家人一边忙活着午饭,一边商量着几个孩子蒙学的事。
城里有好几家书院,有好的有差的。
根据书院的好与差,上学的费用也不一样。
去最好的书院念书,一年下来得上百两银子,这费用苏家也供不起。
太差的书院,教学质量苏晚晚又不放心,所以打算选择中等条件的书院。
每个孩子一个月大概二两银子的费用,如果住在书院的话,一个月还得多付二百文钱的住宿费。
苏家在城里没有置办宅子,让孩子每日来回家里实在不方便,到时候估计得住在书院。
这样一来,一个月一个孩子就是二两二百文钱的花销,四个孩子就是八两八百文钱。
这对于普通的乡下人家来说,是不可能供得起的。
苏晚晚和家里人商量了以后,大嫂孙氏道,“小妹,这一个月下来,花销太大了,咱家现在一下子供四个孩子读书,太吃力了吧?要不让大宝晚两年再入学吧?
反正大宝年纪还小,不用那么急着送去学堂。等咱家条件再好一点,过两年送大宝去上学也不迟!”
孙氏说完,三叔苏大夏也跟着开口道,“清石年纪还小,也可以晚两年再入学的。大侄媳妇说得对,一下子供四个孩子上学,花销确实太大了。”
“三叔,大嫂,这个你们不用操心,咱家如今一个月至少也有一二十两银子的收入,虽说四个孩子供起来确实有些吃力,可并非供不起。
上学这种事情耽搁不得,越早越好。
大宝和清石都是聪明的孩子,我看都是读书的料,既然有这条件,就让他们一起入学去。
几个孩子一块儿,平时互相之间也能有个照应。”苏晚晚说着自己心里的想法。
读书这种事情,确实早点儿好。
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个个都是早早地抓起。
他们平民人家的孩子,本来起跑线就比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低了,如果入学的时间再耽搁的话,差距就会拉得更大。
家里的几个小萝卜头读书的事情,能趁早就趁早。
(https://www.biquya.cc/id163456/3617540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