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以为农民嘛,不都是种地吗?
但是赵家庄却不一样。
从老赵家开始,种地,养鱼,弄大棚......
大家越来越忙,忙到大人们都没时间照顾他们这些孩子了。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饭桌上经常见到肉了。
大家好像也不那么馋肉了。
再后来,不止是大人们忙了,就连小孩子们也都忙了起来。
因为家里的大人说了,家里鸡鸭下的蛋不用拿出去卖了,都留着给自家吃。
鸡鸭想下蛋的勤快,那就要吃点好的。
于是,孩子们在放学后,都知道要干点什么。
割点猪草,抓点蚂蚱,或者是挖点野菜什么的。
只要鸡鸭吃的,都是他们这些孩子干的。
你成绩不好,没人会笑话你。
但是你放学后,要是只知道玩,不知道给家里干点活,那就会有人笑话你。
懒虫,邋遢虫......
“不过,让赵家庄富起来的,还是你姑奶说的几句话。”赵金富突然又说道。
“姑奶说什么了?”赵丙超赶忙问道。
赵丙超很疑惑的看着爷爷。
在他的印象里,姑奶很有本事,人也很好。
但姑奶经常和大人们说话,那时候他还小,基本上不知道姑奶和爷爷们说了什么。
“你姑奶告诉我,不要总是想多做些事情,想替大家把事情都解决了。
要让下一辈多出去看看。
年轻人出去长见识了,才能看的多,也许能看到我们这些老人看不到的东西。
也是那时候,我放手让你爸还有你的那些叔伯们出去的。
以前,只要赵家庄有什么大事情,都是我带着两个兄弟一起去。
后来,基本上都是你爸他们这一辈出去了。
你别说,他们出去后,还真提了不少意见。
那时候你应该记事了。
那时候,我们赵家庄只有一个烧砖窑,还是因为庄子上不少人家自己要起房子,有需要才弄的。
你爸他们经常往城里跑,送菜卖菜什么的,这慢慢的就知道了市场上需要什么。
烧砖窑规模扩大了不说。
还有那些蔬菜大棚,养鱼塘和养虾塘。
养什么东西好?什么东西价格贵,能多赚点。
城里人喜欢什么,不都是你爸他们琢磨出来的。
眼界宽了,这见识就多了。
有见识了,不就有本事了。
赵家庄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大家都有了除了田里的活之外的其他赚钱门路。
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样?”赵金富笑道。
赵丙超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以前那些长辈们聚在一起,多数说的都是田里的活。
后来......
即使说田里的活,那说的也不光是种什么庄稼,很多人说的是,今年城里什么东西多了,不怎么卖上价钱了。
或者是他们四处逛了一下,今年种什么的少,明年什么东西价格贵,应该种什么。
不过,更多的人说的是,在什么地方干了什么活,又赚了多少钱。
那时候,庄子里不止有烧砖窑了。
还有你奶奶们的蘑菇房,豆腐坊,麻油坊,专门挂粉丝或者弄挂面的手工坊。
往外面看呢,你二伯弄了几辆卡车,全国各地跑拉货。
你爸呢,拉了一帮人弄了个施工队,到处给人家盖房子赚钱。
当然了,庄子里原来的那些产业也没有荒废。
因为生产模式比以前先进了,不再是一把锄头,一把镰刀在地里干一天。
机器派上用场后,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
农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土里刨食的代名词了。
(https://www.biquya.cc/id163418/3620644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