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李家坳人的“风寒”,诚如李媛所料那样,传染的极快。
不过是半天的时间,有将近三成的人“着凉”。
但又好在李媛发现得早,给大伙儿的“驱寒汤药”也及时,所以并未导致众人的病情加重。
很多人都处于轻微症状,不过是一宿过去,便好的七七八八。
这期间刘大夫也看过汤药,并没觉得此药有什么不对,只当是天冷加上大伙儿赶路疲累所致。
不得不说,这场处在初期的瘟疫,最担心的,无疑是那几个知情的人。
他们随时都关注大伙儿的情况,在第二天看大伙儿好得差不多后,便纷纷松口气。
眼看时间又过去半天,李庆华直接来找李媛。
“媛娘,大伙儿好得差不多了,你看是继续多养一天,还是咱现在就启程?”
他虽说是族长,但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心里也有些没底。
按理来说,这种事问刘大夫最好,奈何人家到现在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便也就不想多事。
“现在就走吧,等回头大伙儿停下来休息时,我们再熬点药,让那些人喝点固本即可。”
“也行,不然按照这进度,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庐阳。不过好在,这雨已经开始变小。”
“嗯,趁着有水的时候,华叔你让大伙儿多囤一些,一定要反复烧开后再存起来。”
“好,那我去吩咐大伙儿启程。”
李庆华说着,也没等李媛回答就先走了。
他们这次启程,那些原本跟着他们的人,全都跟着。
包括那些骂骂咧咧的,一个都未走。
也不知是不是雨变小的缘故,这次众人赶路顺畅了很多。
中间也有不少要加入的,都不用李家坳人出面,就让那些跟着的人给赶走了。
在他们看来,李家坳人有他们就够,再多些的话,肯定要危及到他们的地位。
他们只要手脚勤快一些,在李家坳人停下来忙活的时候,帮一下,基本上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一小碗粥。
这可是好东西,李家坳人的东西看似多,但他们可是打听清楚了,人家要去庐阳府。
也就意味着那些东西要吃到庐阳府,细算下来,口粮着实有限。
人一旦多起来,总有人跟他们一样会去帮忙,那就代表着从他们嘴里夺口粮。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那些外人加进来。
李家坳的人,有他们护着就行,用不着别人!
基于这层关系,李家坳人直到进入临丰县,都很顺利。
李媛和王灿,在众人进入临丰县之前,找了借口脱离大部队。
因路不好走,一连奔波两日,马车刚进入流丰县的县城,突然就听前面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
“姐!”
正当她朝那声音的方向看去时,就听原本正在马车中的王灿,在那喊:“钧子哥!”
李媛的马车,在赶出来之前,车辕三面围着的油布已经拆了。
此时王灿正扶着马车厢,一脸激动地朝李钧李铮兄弟俩挥手。
李钧和李铮随着苏明珊的人,也是刚到流丰县不久。
这一路从府城回来,看到的情况,叫他们俩心底发凉。
尤其是进入到流丰县后。
原本他们的计划,先在这打听下情况,看看有没有李家坳人的消息。
若是没有,那就休息一晚,明日继续往流云县的方向去。
只是没想到,就这么巧,看见了李媛。
两人见李媛和王灿,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https://www.biquya.cc/id163359/362576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