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李媛生孩子的消息,就传入她耳中。
她马上带着已经和工部侍郎嫡幼子定亲的周彩静,去找镇国侯夫人。
见到人,她便说:“姐姐,妾得到消息媛娘要生了,妾想亲自过去,还望姐姐能恩准。”
镇国侯夫人一听李媛要生,当即也有些坐不住。
去年她凭借着西瓜和高产的红薯种子,给她家周柏铺了不少路。
如今谢砚之的能耐摆在这,于情于理,她都得过去看看。
这不,韩姨娘一说,她就起身道:“成,妹妹你先过去,我换身衣裳就来。对了,咱们府是不是该送催生礼?”
“姐姐,催生礼妾早已备好了,稍后拎过去就行。媛娘怀的可是三胎,妾当初看她肚子大得有些快,就是怕她担忧,在带府医过去之前,特意叮嘱过。”
“果不其然,在确诊是三胎后,府医依妾的要求,只告诉他们是双胎。眼下她要生,妾很担心!”
虽然李媛前面生过两个孩子,但怀一个和三个不同。
再则,不管何时,女人生孩子,便是一脚踏进鬼门关。
她不亲自看看,又哪里放心得下?
不说是李媛等人,便是镇国侯夫人,也只以为李媛怀的是双胎。
此时听到这,她愣了下,问:“你娘家那不是都生双胎,没有三胎的例子?”
她可记得,韩姨娘那外甥的媳妇,生的可就是双胎。
到李媛这,好好的双胎,怎么就变成三胎了?
她前面都是生一个,这一下子三个,身子又岂能吃得消?
韩姨娘眉眼带着焦虑说道:“外人都道妾与媛娘的母亲是双生女,却不知道妾下头还有个幼妹。只是那个妹妹出生时,最小最弱,没能养到三个月。姐姐若是不信,可以问妾的长姐。”
镇国侯夫人知道韩姨娘对她是什么样的,又岂会拿这种事来骗她。
闻言,她便道:“既然这样,那媛娘和孩子们少不得要遭罪。妹妹,你去时带上府医,我去看看库房中有什么是媛娘用得着的。对了,我记得之前我过四十整寿时,有人送了两根百年人参,就在我的私库中,你拿了一并带过去。”
说着,她直接解下挂在腰间的钥匙递了过去。
韩姨娘心里记挂着李媛,也没与她客气。
接过钥匙后,她边往外走,边说:“姐姐,那妾身先行一步,钥匙等晚些归还!”
镇国侯夫人朝她摆摆手,等人离开后,便也起身回里间换衣服。
李媛要生孩子这事,不仅仅是镇国侯府的人挂心,便是连缪家,季府,孟府和陈府都很关心。
不过这几家人,除了陈妙妙亲自过来外,其余的因谢砚之不在,都是等消息,之后再决定派管家亲自过来送贺礼。
当然,京城中可不仅仅只是这几家人关心。
那几个夺嫡的皇子,至今都没真正放弃拉拢谢砚之。
同样的,他们也很关心他的子嗣。
毕竟史书上还真没有新科状元,不进翰林院,就直接外放的。
若说外放就外放了,可同时还将整个东凤府的兵权,也一并授予。
可以说,这可是云国有史以来第一位。
这种情况,在史上也曾有过,不过那被称为太守。
太守是同时掌管着一个郡的政务与兵权。
然而他们云国这块是分开的,而现在谢砚之眼下的特殊就显示在这。
故而那些人才有拉拢不了,就将他拉下马的想法。
只是他现在到底远在东凤府,于他们来说,距离他回京至少还有几年,他们可以做两手准备。
(https://www.biquya.cc/id163359/362574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