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抄你的后路!
日军的中文不行,但由于独立营普及过日语培训,多少还是弄清楚了日军深入山区如此之远都有尖兵的原因。
原来,昭日姬玉真的是够谨慎。
连续数日在旧关前线损失惨重未有寸进之后,对于第77联队两翼阵地的保护愈加重视,以前是侦察尖兵距离主阵地800米即可,现在却是已经要求达到2000米。
亲身体验过独立营的战力之后,日军大佐实在是对于独立营忌惮到了极点,生怕独立营也像在罗文裕对付第八师团一样给他从后翼迂回来那么一下。
只是日军大佐恐怕没想到岳复的胃口远比他想象的要大,从来到晋东,他的目标就是整个第20师团,而不是他这一个小小的第77联队。
他要迂回偷袭猛戳一下的也不是第77联队的小菊花,而是第26炮兵联队这个晋东前线两个步兵联队露着光腚的大菊。
而这两位之所以跑到比他们大佐联队长要求的警戒距离还要远近700米的位置睡大觉,被熊四快坐死的这位的理由让老兵班长都忍不住笑了。
最近的大战太残酷,残酷到悍不畏死天天嗷嗷叫着要为他们的天皇陛下尽忠的第77步兵联队步兵都有些胆寒。
所谓的不怕死,只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上的附属精神产物,当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一具又一具同伴们血淋淋的尸体蒙着白布从战火中抬下来的时候,他们,也开始怀恋生命的美好。 、
换句话说,连续被独立营和红色部队硬碰硬狠揍了几天的第77联队早已不是先前那支雄赳赳气昂昂来到旧关的77联队了,除了兵力上的损失,这士气也已经低落到极点。
而这两位,却是打着距离主阵地远一点,派去当炮灰的机会就少一点的主意,从昨天下午开始,就离开了指定区域哨位向更深的山里前进了。
至于说以后回去了怎么跟长官解释,虽然日军并没有详细说,但估计迷路之类的说辞也一定是早已准备好的。
说白了,这两位,不过是两个逃兵罢了。
“看到没?只要老子们不怕死,小鬼子就怕了!弟兄们,你们没白死!”还吊着膀子的老兵班长仰起头,目光中有些晶莹。
他的兄弟们,终究没有白死,他们把死硬死硬的小鬼子也给打怕了。
他们不光是不敢再像先前那样强攻,他们,甚至还想逃。
一直站在老兵班长身侧的战士却是朝另一边眼圈也有些红的年轻士兵使了个眼色,年轻士兵眼中迸出森然,悄悄拔出军刺,从跪伏着的日军后背径直捅穿了他的心脏。
短短数秒,没扭动几下的日军即刻毙命。
这已经算是给他一个痛快了。
比起他那个被九齿刺穿喉咙活活窒息而死的同伴来说,已经幸运太多了。
击毙他,不完全是因为仇恨。
正在执行迂回战术的四连没有丝毫精力去抓俘虏。
把情况向带队的排长一汇报,全军更是加快速度,日军要跑的信号越来越明显。
终于,在炮火响彻在旧关日军阵地之前,四连全体在赶到了指定位置。这一带,算是进茫茫太行之前的山区,和旧关所在的位置有些像,山都不算太高,海拔最高的也不过七八十米。
山势也算不上特别陡峭,也是石头山,山坡山顶上多以灌木和小树为主。
而且山头众多,连绵不绝。
山头与山头之间多是沟壑,长满了野草和灌木,想走人没问题,但想走车可就难了。
可就算想走人,如果山上有人向下攻击,就算丢块石头下来,也是要砸死人的。
换句话说,如果想扼守住一条可以走人的沟壑,只要守住沟壑两侧相距并不远的山头制高点即可。
如果只有一条道自然好说,别说四连这几百号人,就是一个排,缺乏重炮火器的日军想打通道路逃窜,没有几个小时付出数倍于守军的伤亡,再怎么拼命也是不可能的。可是,这里的山势已经注定了,日军可选择逃窜的沟壑有很多条,最少,也有五六条。
这样的话,四连就只能分兵。
不过,也不能盲目分兵。
否则让日军抓住弱点将一营分割包围并且来个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那还把一场拥有冒险和足够勇气的阻击战变成了送肉入虎口的笑话了。
三个步兵排分别划分三个呈现品字的防区,每个步兵连之间的火力可以互相提供支援,想打其中一处阵地,日军就会遭到最少两处山头阵地的火力打击。
而且,三个排阵地设置也是有讲究的。
比如,一排在最中间突前的两座山头上建立阵地,山头上各驻扎一个班,另外一个步兵班则配合提供火力支援的火力组在三百米外的后方山头建立阵地。这样就足以保证火力组的重机枪和60迫给他们侧翼和后翼提供火力掩护。
而且,因为60迫的射程高达1500米,完全可以覆盖大半个战场区域。
如果日军真的敢破釜沉舟集中兵力对付其中的一个点,那他们恐怕也会面临最少16门60迫的集火炮击。
虽然每门炮因为要急行军只带了10发炮弹,再无先前那般富裕,不过,日军,也没以前那般强势了不是?
就这破地方,他们能抬着重机枪走过来就算他们狠,就更别说沉重的山炮步兵炮了。
各排根据划分的战斗区域还在紧张的构筑工事,旧关那边的炮声就炸响了。
那声音之隆,十数里可闻。
命令随即传来,日军阵地正在被炮轰,不出意外的话,日军很快就会逃窜。本来只是百分之五十会和日军接触的战斗已经高达百分之八十。
山林距离公路大约有四里路,不算远,但却也不近,两公里的山路背着近十公斤的枪械弹药及各类装备走进来,没个三四十分钟是想也别想。
加上从四五里外的旧关日军阵地跑过来,最多,还有一个小时,日军就要来了。
官兵们干得自然更起劲了,不光是知道即将要全线反攻士气更旺,更重要的是,马上就是一场血战,工事修得越结实,活着的机会就越大。
谁也不想在如此重要的一战中死去。
倒不是特别怕死,而是,都想活着去品尝胜利后的喜悦。
更何况岳复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活下来,才能杀更多的鬼子,轻言死亡,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不负责任。独立营的官兵,可以比很多人不怕死,但亦比很多人要“怕死”。
说是修工事,其实不过是把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的四个麻袋装上土垒起来。
这麻袋可也是独立营官兵们每人所随身携带的必要之物,和弹药一样,每次战后都会迅速补充,就和每个人必备的单兵工兵铲绑在一起。
可不要小看沙袋的作用,大半麻袋的土,基本上就能抵挡日式重机枪7.7毫米子弹的穿透。
日军掷弹筒的榴弹只要不是准确的炸到沙袋后面,弹片和冲击波基本也对后面藏着的人造成不了致命的伤害。
几次大战下来,这看似不起眼的沙袋可是救了不少士兵的小命。
步兵四班的三个人在班长老兵班长的带领下也在拼命垒沙包,不过,不是在步兵连的主阵地上,而是游离在主阵地之外三里路的一处孤山上。
老兵班长选择的这座孤山,山势比其他山头都陡峭,光是爬上去都费劲,但山够高,基本能看清周围七八里的区域。
做为观察点,室最合适不过。
而且山顶上怪石林立,如果敌人仅是靠枪射击的话,这里的环境是最利于防守不过。
而且,离开这座山400米,基本都是悬崖峭壁,都是绝路。
换句话说,整个四连布置的长达1000米的阻击防线,到此也就为止了。
日军大部队若是想通过这里进入山区,只有打,要不然就只能变身成猴子从峭壁上爬过去。
不过,山势崎岖就注定了这里不利于人类通行,只要不是太傻叉,一般不会从满是石头都不能落脚的山谷中通过。要不然四连也不会放弃这里做为阵地,日军选择从这里通过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当然了,做为负责给主阵地提供侦察信息的地点,这里也不应该是阻击阵地。
只是为了安全起见,四班的三个人还是干起了自己步兵的老本行,挖着山顶贫瘠的土,在适合的位置布置阻击阵地。
若是有日军跑到这边,他们三个人自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小鬼子溜进山里逃出生天。
(https://www.biquya.cc/id163172/363613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