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血染淞沪,拥有系统的我无敌了 > 第174章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冲锋~!冲锋~!都给我上~!”

伴随着这声嘶力竭的呼喊,哒哒哒~哒哒哒~!震耳欲聋的枪声如狂风骤雨般席卷而来,连绵不绝地响彻整个战场。

那激烈的机枪和冲锋枪射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死亡的乐章。

嘹亮的冲锋号骤然响起,犹如一把利剑划破长空,激荡起战士们心中汹涌澎湃的斗志。

各方战士们毫不犹豫地端起手中的枪支,如潮水一般向着济源奋勇冲锋。他们的身影在硝烟弥漫中若隐若现,却又坚定不移地向前迈进。

而此时,站在高处远远眺望的田中久一,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他紧盯着那逐渐逼近的敌军,眼神中透露出绝望与麻木。

牛头峰的李云龙部宛如一颗致命的钉子,深深地扎进了他的心口,每一次敌军的靠近都像是在无情地搅动那颗已经破碎不堪的心,让他痛不欲生,心中的鲜血汩汩流淌。

此时的济源城北部,一片欢腾景象。孔捷兴奋地站在指挥所里,面前摆放着一封封前线传来的战报。

每一份战报都带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部队正在节节胜利,将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孔捷激动不已,他用力地拍打着桌子,大声喊道:

“过瘾!过瘾啊!打了这么久的仗,从来就没像今天这样打得如此酣畅淋漓!”他的声音在指挥所内回荡,充满了豪迈与喜悦。

随着孔捷的命令下达,战士们士气大振。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向前冲锋,不再顾忌弹药的消耗。

因为孔捷深知,这场战斗的胜负就在此一举,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战场上,硝烟弥漫,枪炮声震耳欲聋。鬼子们原本有着严格的纪律和传统,从不轻易丢弃战友的尸体。

然而,面对我军凌厉的攻势,他们也不得不打破常规。看着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他们只能无奈地抛下尸体,仓惶逃窜。

到了后来,情况愈发危急。就连那些受了重伤的战友,鬼子们也无暇顾及了。因为带着重伤员行动实在太过缓慢,而且一名重伤员至少需要两名士兵照顾,这对于急于逃命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累赘。

于是,这些曾经以团结著称的鬼子兵,此刻也顾不上所谓的情谊,纷纷抛弃了自己受伤的伙伴。

面对着身负重伤、毫无还手之力的日本鬼子兵,英勇无畏的八路军战士们展现出了高度的纪律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他们始终秉持着优待俘虏这一重要政策,坚决不对这些失去抵抗能力的敌人加以刁难或虐待。

然而,当这些受伤的鬼子落入林宇所率领的  23  师以及他收编的国军部队手中时,情况则截然不同。

尤其是那支国军部队,由于在此次激烈的战斗中遭受了极其惨重的损失,士兵们心中对于日本侵略者的愤恨早已如火山般喷涌而出,熊熊燃烧至顶点。

这种仇恨已然凝结成一种实质性的力量,使得他们对待那些重伤倒地的鬼子毫不留情。

只见国军士兵们手持锋利的刺刀,怒目圆睁,一步步地逼近那些躺在血泊中的鬼子。

每一个步伐都充满了复仇的怒火与决绝,没有丝毫犹豫。一旦靠近鬼子,他们便毫不犹豫地举起刺刀,以迅猛而狠辣的动作直刺向敌人的要害部位。

刹那间,鲜血四溅,惨嚎声此起彼伏,但果军士兵们并未因此停下手中的杀戮。

他们要让这些曾经在中国土地上肆虐横行的侵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要用敌人的鲜血来祭奠逝去的战友和同胞。

林宇所率领的  23  师之所以如此铁血无情地对待鬼子,完全是出于他的一道严令。

这道命令要求所有士兵,一旦发现鬼子,务必毫不犹豫地开枪射击,直至将其击毙为止。

哪怕面对已经死去的鬼子尸体,也绝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再补上一枪,以防这些穷凶极恶、丧心病狂的敌人在临死前突然反扑,从而导致己方不必要的伤亡。

要知道,对于林宇而言,自己麾下战士们的生命远比那些残暴不仁的小鬼子珍贵得多。

他绝不允许手下的兄弟们去冒这种毫无意义的风险,做出无谓的牺牲。

然而,一开始的时候,队伍中的部分医护人员对此心存疑虑。他们始终秉持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认为即便是敌人,在受伤之后也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救治和关怀。

于是,当有一些受伤的鬼子被送到他们面前时,这些善良的医护人员便开始为其包扎伤口。

可谁能料到,这些看似已经奄奄一息的鬼子竟然暗藏祸心。

就在医护人员专心致志地为他们治疗时,突然间,其中一名鬼子猛地挣脱开束缚,拉响了手中的手雷,与身边的医护人员同归于尽。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所有人,也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了敌人的阴险狡诈以及林宇那道命令背后的良苦用心。

从那以后,23  师的战士们每当遭遇鬼子时,再也不会有丝毫的犹豫和怜悯。

他们会果断地举起手中的枪支,一通乱射,用密集的火力将敌人彻底消灭。

一次次血的教训让他们明白,只有坚决执行师座的命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好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安全。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虽然并未完成林宇交代的第二天早上在济源城喝茶的说法,但却是将鬼子的战线压缩到了济源城附近三公里,如今的鬼子只能在济源城内外苟延残喘,被消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

(https://www.biquya.cc/id163125/3456017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