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后,我只想在八零致富 > 第一百零一章 服装展销会

林淑梅把自己的想法和修改方案告诉他。

霍怀安认真看完图纸,说:“这样就好多了。循序渐进,让大家慢慢接受新的东西。”

“你说,要是真做出来,会有人买吗?”

林淑梅有些忐忑。

“肯定会有,”

霍怀安笃定地说,“不过可以先做几件样衣,在店里试试水。反响好的话再多做。”

这个建议很实用。

林淑梅决定先用手头最好的一批布料,做三件不同款式的样衣。

接下来几天,她专心制作样衣。

就连一向严格的老李师傅看了,也连连点头:“针脚细密,做工扎实,就是这样。”

样衣做好的那天,林淑梅特意叫来几个年龄不同的女工试穿。

小翠自告奋勇先试穿那件开衩最高的。

她穿上在镜子前转了一圈,开心得像个孩子:“真好看!淑梅姐,这衣服我定了!”

张三婶试穿了最保守的那件,也很满意:“这个开衩就刚刚好,既方便走路,又不会太招摇。”

王小芳穿上中等开衩的那件,惊喜地说:“林老师,这件特别适合我们这个年纪的,既不会太保守,又不会太大胆。”

看到三件样衣的效果,林淑梅心里有了底。

但她还是决定先做个市场调查,看看顾客们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她就带着样衣去了街上几家老字号服装店,想看看他们的旗袍都是什么样式。

结果发现,大多数店里的旗袍还是很传统的款式,开衩都在膝盖以下。

“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买旗袍,”

一家老店的老板娘说,“都嫌太老气。”

林淑梅又走访了几个老顾客。

年轻的顾客对新款式很感兴趣,但是上了年纪的还是更喜欢传统款式。

回到店里,她坐在办公室里沉思。

要不要坚持这个创新?如果坚持,会不会影响“韵逸”的声誉?

夜深了,霍怀安送林淑梅回家。

月光下,两人慢慢走着。

“你在发愁?”

霍怀安问。

“嗯,”

林淑梅叹了口气,“我就是觉得,做衣服不能一成不变。可是改变又怕大家接受不了。”

“我觉得你的想法没错,”

霍怀安说,“任何事物都需要创新。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有新意,又不能太超前。”

“你说得对,”

林淑梅若有所思,“也许我应该多做几个系列,让顾客自己选择。”

第二天,林淑梅重新调整了设计方案。

她决定推出三个系列:

传统系列:保持传统旗袍的特点,只在一些细节上稍作改良。

改良系列:在领口、袖子和开衩上都做适度创新,但不会太大胆。

时尚系列:采用新潮的设计,主要针对年轻顾客。

她还特意在面料选择上下功夫。

传统系列用织锦缎等传统面料,改良系列用府绸等适中面料,时尚系列则选用一些新式面料。

这个方案得到了老李师傅的肯定:“这样就对了。让顾客有选择的余地,谁都不会觉得为难。”

接下来,林淑梅带领工人们开始制作新系列的样品。

她特别注意每个系列的细节处理:

传统系列:盘扣要精致,线条要端庄。

时尚系列:加入一些新颖的装饰,但不失质感。

“淑梅,”

张三婶看着这些衣服,感叹道,“你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老少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小翠也高兴地说:“是啊,我已经看中时尚系列的两件了!”

正说着,一个意外的访客来了——是县百货公司的采购主任。

“听说你们在做新款旗袍?”

采购主任一进门就问,“让我看看。”

林淑梅把三个系列的样品都拿出来。

采购主任仔细看了,连连点头:“很好!这个想法不错。传统的保住了老顾客,新款的又能吸引年轻人。”

这个反应让林淑梅很受鼓舞。

但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这些衣服究竟能不能被市场接受?

第二天,林淑梅决定先在店里小范围展示新系列。

她特意把三个系列的样品分开陈列,每个系列配上详细的说明。

很快,新款旗袍引起了顾客的注意。

“这个改良系列不错,”

一位三十多岁的女顾客说,“既时髦又不会太招摇。”

“我喜欢传统的这款,”

一位老太太说,“样子大方,穿着舒服。”

但也有人对时尚系列提出质疑:“这开衩也太高了吧?这样穿出去,让人怎么看?”

林淑梅耐心解释:“这个系列主要是针对年轻姑娘设计的。您要是觉得太新潮,可以看看改良系列。”

就这样,新系列在市场上慢慢有了反响。

虽然时尚系列一开始争议较大,但年轻顾客的热情超出预期。

改良系列和传统系列的销量也很稳定。

这天,县里通知说要举办一个服装展销会,问“韵逸”要不要参加。

“当然要参加!”

林淑梅一口答应,“正好可以展示我们的新系列。”

准备展销会的过程中,林淑梅又产生了新的想法:何不把这三个系列的特点结合起来,设计一些更实用的款式?

她开始尝试在传统旗袍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活动便利的设计:

把袖子改成可以挽起的样式;

在裙摆两侧加入活动褶;

设计可以调节的盘扣。

老李师傅看了这些新设计,赞许地说:“不错,这才是真正的改良——既保留了传统的精髓,又解决了实际问题。”

展销会那天,“韵逸”的展台前挤满了人。

三个系列的旗袍各有特色,加上新设计的实用款式,引起了很大轰动。

“这才叫与时俱进!”

一位从省城来的客商说,“既照顾了不同人的需求,又保持了品质。”

忙了一天,林淑梅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很满足。

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天很有收获。最重要的是要用心,要真正理解顾客的需求……”

正写着,霍怀安来了。

“听说今天反响不错?”

他笑着问。

“嗯,”

林淑梅放下笔,“特别是那些新改良的款式,很多人都说实用。”

(https://www.biquya.cc/id162893/5679305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