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话说到一半,沈雁回又骤然惨白了一张脸。
她想起来了,宣王府是她本该最熟悉的那一家,徐则初的生母,赵芷鸢的娘家!
沈雁回的脸色难看,只觉得一颗心都被撕扯着,就连声音都跟着颤抖了几分。
“怎么会突然说起来宣王府?”
她想到这儿,又忍不住问:“若是就连宣王府都被定义为冤案,那么……徐家呢?”
这二者可是同一条路上的!
沈雁回说这话的时候,只觉得脑子里几乎快要乱成了一锅粥。
不是说去宣阳城查周王坑害百姓的事情么,怎么会又从前尘旧事里面牵扯出了宣王府?
涉及到了这些,沈雁回的脑子就格外的乱,倒是郑素婵看了一眼她这模样,就知道沈雁回眼下是关心则乱了。
她叹了口气,先抓住了沈雁回的手,跟她讲:“你先冷静一点。”
站在亲眷的立场上,她清楚的知道沈雁回为什么会这样,所以眼下声音愈发的温柔:“如今你哥哥传话回来,周王所提供的证据都是板上钉钉的,可见事情假不了,只是现在才传回京中,至于这事儿后续要怎么处理,还得看明日大朝会,皇上是个什么反应。”
郑素婵说到这儿,顿了顿,才又继续道:“何况,如今只是传回来的消息,一切证据都只是口头上的,这事儿未必就能成。”
说句不中听的,今日听到下人们来回禀消息,郑素婵就觉得有些悬。
且不说当年宣王跟徐家的事情都是已经板上钉钉了,如今这个来历不明的长林王想要将这事儿撕开一个口子,里面存的心,怕是还要再斟酌斟酌。
陈年旧事,相隔了十几年再来查,内里到底是黑还是红的,那就只能等到事情被撕开之后才知道了。
但眼下,郑素婵是不太抱希望的。
她只是看着沈雁回,觉得妹妹有些可怜。
这么多年过去了,恐怕沈雁回还被困在当年事情里。
说起来,沈雁回也是可怜,若是徐家的事情没出,恐怕她早就儿女成群,也是一家主母。别的不说,那徐则初生的一表人才,二人又情投意合,无论如何都不会闹出如今这种阵仗来。
可惜,世事难料。
徐家出事,沈雁回再嫁人,这十多年的光阴,全部都被蹉跎进去。
她本来可以走一条富贵荣华路的,但是阴差阳错,如今却都成了泡影梦幻。
亲情爱情,一无所获,只换得满身风雨。
郑素婵看着妹妹,只觉得她的命不好,再看人的时候,就带出来点安慰:“且再等等看吧,瞧瞧明日是个什么结果。”
听到郑素婵这话,沈雁回也冷静了下来。
那会儿听到宣王府,她就乱了分寸,如今冷静下来,不止是听大嫂的话,她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的。
说到底,这事儿的猫腻还是挺明显的。
周王如今被拉下马,他身上的罪孽自然会被一一盘查,这是很明显的,但是且不论宣阳城中那么多的乱七八糟的恶心事儿,单说周王身上的罄竹难书,怎么就能直接扯到了宣王的头上了?
过去最开始的激动,沈雁回就察觉到,这必然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赵无忧,他从一开始就将这事儿推波助澜,到了现在,周王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到了他的身上,所以才会这般配合。
可他们配合之后,又会出个什么结果?
沈雁回想到这里,眉眼就蹙了起来。
倒是郑素婵看着她这模样,有些不忍心,轻声道:“说不定会是个好结果。”
当初徐海策的死,朝臣们也是义愤难平的,毕竟他是真的战死的,其后徐则初被查出通敌叛国,大多数的人也都是不信的,毕竟他身上留着宣王府跟徐家的血脉,怎么会长成那样忘恩负义的德行?
只是一切证据确凿,又因为赵芷鸢的死,而导致急匆匆的盖棺定论。
皇帝亲口所说不准再提,朝臣谁敢再说?
这次打破这个陈腐表象的,却是他犯罪了的亲弟弟,若是她没有猜错的话,周王此番,怕是会成为一个被祭旗的存在。
端看事情要怎么解决了。
而郑素婵所想,也与沈雁回的不谋而合。
……
这夜里,因着提前得知的消息,沈雁回难得没有睡好。
到了第二日一早,她提前便安排了人,去宫门外等着,只看这事儿会出个什么结果。
天色没亮,就见一对八百里加急的侍卫们入了皇城,之后出现在了大朝会上。
他们是来回禀结果的。
周王被关押之后,从他的住所里搜出来了一些密信,其中有几封提及了十几年前的旧事,而再追查之下,发现这些竟然与宣王府有关!
皇帝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收到赵无忧的密信,这些侍卫直接到了大朝会上,也让众人听到消息之后,全部哗然。
皇帝压着火气想要发泄,可惜最后却还是只能捏着鼻子,着人将这事儿彻查。
“就凭着周王的一家之言,未必就是实情,但既然涉及到了宣王,那自然是要慎重的。”
但等回了御书房,皇帝就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这事儿归根结底,是汇报不利,可没等他申饬赵无忧呢,先见到了恭候多时的侍卫们。
他们还带了另外的密信,是赵无忧偷偷给皇帝送的。
原来宣阳城内已经因为这事儿炸开了锅,不止是他们,就连周边驻扎的军营也都听到了这些消息。
赵无忧表示此事要慎重,并且请皇帝拿主意,他已经暗中在压着消息了。
但是今日到了大朝会上的人,却归属于另外朝臣送来的。
皇帝总觉得这里面有猫腻,事到如今说什么都是马后炮,他咬牙切齿的让人去详细查证,自己则是一面吩咐下去,给赵无忧传了暗信。
但是皇帝没想到,这事儿会闹得这么大。
接下来几日,不止是朝中,就连京中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且大家的态度,也都愈发的义愤填膺。
“若是宣王府当初是被暗害的,那么徐家呢?”
那些被皇帝压下去不准再提及的事情,却都在宣王府的事情之后,被重新翻到了明面上。
相较于那些义愤填膺,还有一件更要紧的事情。
进入了夏日,雨水充沛,就连各地也都也开始有了时疫。
其实先前京中就已经有了,但是因着当初京中的官员们处理及时,所以并没有闹出多大的乱子。
但是地方就不一样了。
没有那么多的重视,最重要的是,不是天子脚下,那么百姓的安危,显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虽说面上都一个个的喊着爱民如子,可惜事实上,心里想的全部都是尸位素餐。
皇帝并不知道下面的情形,等到这些消息报到了他这里的时候,还是混杂在一种的请安折子里的。
相较于那些什么,问安、送礼之类的太平折子,这个显得有些触目惊心。
皇帝看到的时候,再次大发雷霆。
如今这时节,本来就雨水丰沛,因着有先前的前车之鉴在,所以每年到了这时候,各地容易出现雨灾的,都会提前做好预备。
稳固大坝,提前防御,备好一切物品。
可是就算是如此,这水灾就像是年年挡不住似的,每到这个时候,那些大灾小情就全都扑面而来。
能够上报到皇帝案头的,那就已经是严重的了,否则,谁敢在这个时候来烦皇帝?
要是眼前就算了,皇帝虽然焦头烂额,但是他原本就该处置这些事情。
偏生今年不同。
这才爆发了周王的事情,又牵连出了当年宣王的事情,皇帝一个脑袋两个大,再看这些尸位素餐,只会给自己添乱的人,就恨不得直接将脑袋给剁了。
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啊!
皇帝愤怒不已,却又不能真的把这群人都给剁了,于是到了最后,也只能克制着火气,着人下去,拨粮拨钱,让人去赈灾,平息民困。
一连串操作下去,最先在朝堂上闹起来的,就是户部的人。
无他,没钱嘛。
国库本就不丰盈,到了这多事之秋的时候,处处都是一张嘴,伸手就往户部要钱。
军队要钱,各地赈灾要钱,日常所用都往他们这边伸手。
户部尚书在皇帝面前哭诉,最后只有一句:“如今这户部实在是拿不出银钱来,皇上,需得再想想办法。”
皇帝一张嘴,下来一群人就跟蚂蟥似的过来吸血,说句不中听的,哪里来那么多的?
他们也会张嘴,只要皇帝不点头,那就直接让皇帝想办法。
逼急了就辞官,当然不能真的辞,可是这么一哭诉,皇帝也得另外想门路。
于是到了最后,又让皇帝气得摔了御书房不少东西。
那噼里啪啦的,跟放鞭炮似的,只听动静,倒是比过年还热闹呢。
……
沈雁回自然也知道了这些消息。
沈耀在宫中有些地位,自然也安插的有人手,如今这些人的消息源源不断的传了过来,也让沈雁回从一开始的忧心,到了现在的踏实。
骤然听得周王所牵扯的事情,沈雁回几乎要以为,周王府会是重蹈覆辙,且什么都查不出来,如今倒是瞧出来点苗头来了。
(https://www.biquya.cc/id162592/3670315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