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牛车走远,慢慢的变成一个小黑点,最后什么都看不见了。
姜二郎和姜三郎,同时的叹了一口气。
“行了,你们哥俩不是琢磨着,要把那两石粮食卖了吗?把扁担挑着,咱们上玉泉镇去卖。”
萧望月回过头来,望着两兄弟。
他们两个,原本就是奔着卖粮食才去村口的。
如果不是肖老三横插一脚,早就把粮食卖了。
姜二郎一点头:“我去挑担子。”
“那王豹子…”
姜三郎则是有些犹豫,这桩事还没完呢。
萧望月笑了笑:“有王豹子挑事又怎么样,难不成,你我放着手边的事不做,专等他来?”
姜三郎顺着萧望月的话想了想,一点头——“那我跟二哥去挑担子。”
大嫂说的对,总不能因为王豹子,他就干瞪着两眼,不吃不喝了。
两石粮食,他们两兄弟一人挑了一石。
离宝河村最近的镇子,是玉泉镇,来回有十里的路。
萧望月还没来过这儿。
可到镇上后,立马就有粮食贩子围上他们。
“瞧你们三位,走大远的路来镇子上卖粮,俺出六个钱,全卖给俺吧!”
其中一位开了价。
秋收时节,乡下地界最多的的就是粮食贩子了。
姜三郎一听,拉扯了一下他二哥:“给六个钱,可比在村里卖多一个钱!”
而这时另一个贩子也开了口:“他才给你六个钱,我给七个!”
姜三郎这下子有点心动了:“二哥,咱们要不卖了吧!”
萧望月却是一摇头:“先别卖。”
她找了处散茶棚子,要上一壶凉茶,让俩兄弟把扁担放下来歇歇脚。
“这些粮贩子收粮,是要运到别处再转手的,所以会拼了命的压价。卖给他们,很划不来。”
萧望月制止姜三郎的原因,就在于此。
把粮食卖给粮贩子,在她看来,这是一个最差的选择。
“那大嫂,我们该卖给谁呢?”
姜二郎这下子纳闷了。
村里的人都是把粮食,卖给那些上门来的粮食贩子。
“不管镇上的粮店,还是那些外地的粮贩子,都会压价,咱们自己卖!”
萧望月给自己倒了一碗茶。
“可是大嫂……如今十里八乡的庄户人家,都收了粮,家家户户都不缺,谁会来买咱们的粮食?”
姜三郎觉得有些不妥。
萧望月慢条斯理的喝空的那一碗茶:“做买卖的人家,都不种地,咱们就卖给他们。”
她抬手招来了茶棚子里的小伙计,放了十个钱在桌上:“伙计,有称吗?借我一副,我给你押钱。”
小伙计立马就去拿秤了——十个钱的价值可大于那一副秤杆和秤砣。
“这不是胡闹吗!”
姜二郎虽然不解,可碍于大嫂的身份,嗓门压的比较低。
“依我看,还不如就卖给那些贩子了!还省得费事了。”
姜三郎也觉得大嫂是没事找事。
萧望月听见了也没说什么。
任何解释,都不如实际行动来的有力。
借来秤杆和秤砣之后,她领着两兄弟来到了玉泉镇上的粮栈。
让那两个在外头等着,自己先进去转了一圈。
苞米一类粗粮十文,三斤红薯只抵一斤粗粮。
细粮大米白面五十文一斤,足顶五斤粗粮。
看完之后,萧望月问了问身边前来买粮的一个大婶:“婶子,经常往这来买粮吗?”
那位大婶一点头:“我夫家都是做买卖的,又没种地,自然得到粮栈里来买吃的了。”
萧望月一点头,又问:“那大婶家住在哪呢?”
“布衣巷,我瞧姑娘面生,应该不是镇子上的人吧!”
那大婶瞧了一眼萧望月。
“的确不是,宝河村的乡下人,带着我两个兄弟,过来走亲戚。”
萧望月笑了笑,随后就做了告辞。
一问之下,她知道,要把粮食拿去哪卖了!
布衣巷,光听名字就知道,住的都是做衣裳染布的人家。
这些人家可不种地,但都要吃粮。
布衣巷就在镇子东边,一条巷子的人都跟布沾边。
她带着姜家哥俩过去之后,就把担子放下来了。
然后拿着秤杆和秤砣,开始对着来往的人张罗起来:“各位,我们乡下今年新打的粮,一斤只要八个钱!”
巷子里的住户一听,立马就围了上来。
粮栈里一斤最差的棒子面还要十个钱呢,粮贩子则卖得更贵。
布衣巷里的都是些靠手艺吃饭的人,比庄户人家好不到哪去,一听有便宜粮食,再看扁担上挑着的苞米棒子,成色不错,是上好的粮食。
你十斤我五斤他六斤,可怕遇不上这样的便宜。
不过两个时辰,便把萧望月带来的两石粮食售卖一空。
八个钱一斤,总共卖了一两银子并四吊钱,还零着四十七个大钱。
比村口那些粮贩子给的价,多出足足四吊钱。
“大大嫂可真神了……”
姜二郎和姜三郎这下子可看呆了。
他们哥俩种这么多年的地,收了那么多石的粮食,从没想过,这样的卖法,所以,从来没卖过这样多的钱。
“大嫂,要不是你刚刚拦着,哪还有后面这一出啊。”
姜三郎是满心的佩服。
要不是大嫂,刚刚他就把粮,卖给粮贩子了。
现在一想,简直蠢死了。
“咱们要粮的量少,不过才两石,大店不收,卖给小贩子有些亏,零散着卖是最划算的。”
萧望月其实是钻了一个空子,占了粮店的便宜。
若跟那些地主似的,手上有成千上万斤的粮食,那自然得和粮栈挂钩。
“那大嫂,怎么专挑了布衣巷这么个地界呢?”
姜二郎好奇起来。
“我刚刚去粮栈,便打听到了这个地方。”
手艺人不比庄户人家好多少,自然也想买便宜的粮。
这就是为什么萧望月把价钱定的,比粮店略低一筹。
两兄弟这才恍然大悟,同时觉得大嫂不止聪明,心也细。
“赚来的钱你们自己分罢,我去趟茶棚子。”
萧望月还要去还秤砣和秤杆。
等她走后,姜二郎又数了数钱,对弟弟说道:“老三,你说是给幺娘打个镯子好,还是打个簪子好?”
“打镯子,挂手上好看!”
姜三郎说完,他瞥了一眼萧望月的背影,压低声音对二哥说:“咱们大嫂,真是变了啊,连买卖都做得通透了!”
“我也是这么想的,往后啊,跟钱有关的事,咱们就听大嫂的。她这脑子,比咱们俩的活泛多了!”
姜二郎认同的一点头。
如果不是大嫂,他们哪能把粮食卖出这么一个好价钱!
(https://www.biquya.cc/id162426/567931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