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正常来说,老爷子朱棣的套路朱瞻塙再熟悉不过。
无非就是先对你产生怀疑,而后又故意重用你,营造出一种备受宠信的假象,让你在得意忘形的时候,不经意间露出破绽,最后再雷霆出手,将一切掌控于股掌之间。
不过,朱瞻塙对此却丝毫不惧。
整个锦衣卫如今几乎都是自己的人,况且参与此次布局的,无一不是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
且不说他们会不会向外界交代事情的真相,即便是有人扛不住压力交代了,那又能如何?
首先,没有确凿的证据。
其次,倘若真的查出来是老三家陷害老大家,这可是皇室丑闻,一旦宣扬出去,整个皇室的颜面都将荡然无存,而最终这口锅还是会算在朱棣的头上。
作为皇帝,朱棣绝不可能轻易将这种丑闻公之于众。
所以,在朱瞻塙精心策划陷害了朱瞻基之后,他料定朱棣只会先惩罚朱瞻基,然后暗中派人调查事情的真相。
但最终的结果,大概率不过是不了了之。
而在这段时间里,朱瞻塙觉得自己可以利用各方势力的混乱,暗中完成布局。
想到这,朱瞻塙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微笑,他整了整衣冠,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向着皇宫之中走去。
与此同时。
汉王的军营内,气氛略显压抑。
汉王并非有勇无谋之辈,他深知造反这件事可是关乎到自己的身家性命,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所以,他同样在焦急地等待着各方传回来的消息,寻找最佳的行动时机。
不多时,两个暗探匆匆赶了回来。
这两人毕竟不是专业从事情报收集的,行动速度上会比那些训练有素的探子慢很多。
他们一路小跑着进入营帐,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向汉王禀报:“启禀王爷,太孙在秦淮河畔喝花酒,已经醉到不省人事,此时正在青楼之中听曲。”
汉王目光阴沉地看着他们两个,冷冷地问道:“可是亲眼看到了?”
其中一个暗探赶忙回答:“回王爷的话,我们兄弟就埋伏在周围,亲眼看着太孙带着孙若微登上二楼。当时楼内灯火通明,我们看得真切,绝无差错。”
汉王暗暗地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想着,自己这些亲卫乃是斥候营的精锐,平日里训练有素,观察力敏锐,必然不会出现差错。
确认了这一消息后,汉王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觉得自己等待的时机或许已经来临。
随后,汉王轻笑了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一丝阴谋得逞的意味。
他对着两个暗探说道:“盯紧太孙,一刻也不能松懈,有任何动静立刻来报。”
接着,他又转头对着营帐内的其他将领大声下令:“剩下的人随本王出发。”
“末将遵命。”
“末将遵命。”
众将齐声回应,声音在营帐内回荡。
说罢,汉王满脸笑意地走出了营帐,身后副将紧紧追随。
在他看来,今夜那狼崽子不在,就是最好的机会。
夜幕深沉,校场上一片寂静,唯有月光洒下清冷的光辉,映照在排列整齐的大军之上。
汉王大步流星地来到校场中央,随后一个利落的翻身,稳稳地跨上了战马。
汉王骑在战马上,目光缓缓扫过今晚要带出去的大军。
这些士兵,每一个都是他从靖难之役一路走来的生死兄弟,在汉王心中,他们绝对值得信赖。
为了稳定军心,汉王双腿轻轻一夹马腹,纵马从队伍之中穿梭而过。
马蹄踏在坚实的土地上,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得很远。
一边走,汉王像是陷入了对青春往昔的深深回忆,他扫视在场士兵的同时缓缓开口说道:“诸位,一路与本王生死相随,皆是本王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啊。”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想当初,靖难之时,本王麾下兄弟是何其之多。那时,我们怀着满腔热血,在战场上奋勇厮杀。”
汉王微微顿了顿,语气中带上了一丝沉痛,“可惜啊,大多数兄弟命薄,没能与本王一起享受如今的富贵荣华。”
说到这的时候,汉王故意长长叹息了一口气,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惋惜。
“分酒,敬曾经一路血战的兄弟。”
汉王的声音陡然提高,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说话间,他已经纵马来到了队伍的最后方。
听到命令,将士们也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面色凝重的看向马背上的汉王。
此时的校场上,将士们纵横交错地站立着,每一排都有两个士兵分别拿着酒碗和酒坛子。
月色之下,火把随风摇曳,光影在士兵们坚毅的脸上跳动。
一碗碗烈酒被依次分到每一个士兵的手中,辛辣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等全部都分完了之后,汉王高高举起酒碗,大声喊道:“敬兄弟!干!”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整个校场回荡。
“敬兄弟!”
“敬兄弟!”
士兵们齐声怒吼,声音震得夜空都似乎颤抖起来。
怒吼完了之后,汉王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酒碗,仰头一饮而尽。
众将士也同样仰头便干,烈酒下肚,他们的脸上泛起了红晕,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紧接着,汉王面色变得凶狠起来,他勒紧缰绳,战马嘶鸣一声,前蹄高高扬起。
汉王大声说道:“今夜,本王将再次与诸位兄弟浴血奋战,不成功便成仁!”
他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喊道:“只要本王还有一口气在,绝对保证诸位兄弟的荣华富贵!”
话音落下之后,众将士纷纷单膝跪地,齐声怒喝道:“愿誓死追随王爷!”
“愿誓死追随王爷!”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响彻整个校场。
这些士兵心中很清楚,自己从军多年,之所以能够拿到三倍于普通士兵的俸禄,皆是因为汉王的恩宠。
他们也明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唯有对汉王爷忠心耿耿,才能拥有现在的一切。
而现在,他们更是清楚地意识到,只有紧紧跟着汉王行事,才能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荣华富贵。
今夜若是成了,说不定就此翻身,实现阶级跨越,入朝为官,成为人人敬仰的权贵。
连靖难之役那样残酷的战争他们都参与过,又何惧再来一次呢?
他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愿在汉王的带领下,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即便再次造反又何妨!
(https://www.biquya.cc/id162324/5679296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