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臣紧随在朱标之后,第三次大礼参拜,呼喝声声。
好像朱元璋不马上称王,就是天下最大的负心人,对不住吴国所有的军民百姓。
好像朱元璋只要耽搁一刻不称王,吴国百姓们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大家就恨不得当场去死!
事情发展到现在,程序走得就差不多了。
首先,邵荣率领武将请朱元璋称王,文臣响应,朱元璋拒绝。
紧接着,李善长率领文臣请朱元璋称王,武将响应,朱元璋拒绝。
这就是两辞两让。
当皇帝才三辞三让,朱元璋只是称王而已,两辞两让足够了。
最后,朱标率领文武大臣,代表吴国全体军民百姓,请朱元璋称王。
朱元璋就理应答应了。
“好吧!”
朱元璋道:“卿等为百姓计,推戴咱坐这王位。咱就苟且因循,坐了这吴王的位子。今后,尔等将相大臣,当尽心竭力辅佐于咱。咱们君臣一体,建立不世之功,为天下百姓开万世太平!”
“臣等遵旨!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标打头,吴国数百大臣再次大礼参拜,口称千岁。
至此,礼成。
朱元璋正式登上了吴王之位。
朱元璋道:“咱既为吴王,当定吴国大政。今日,有五条旨意宣告天下。其一,我吴国,当以中书省总揽天下军政大事。中书省内,左、右相国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从一品,左、右丞正二品,参知政事从二品,左、右司郎中正五品……以李善长为右相国,邵荣为左相国,徐达、常遇春为平章政事,汪广洋为右司郎事,张昶为左司都事。”、
“遵旨!”
朱元璋的第一道旨意,就是先把中书省的架子搭起来。
原来的吴国当然有中书省,但是,每个官职到底是什么品级。诸文臣武将到底谁高谁低,并没有定制。
比如李善长吧,虽然他是文臣之首,人人都知道他是宰相。但在中书省内的正式官职,仅仅是参知政事而已。表面上看起来,也就是和邓愈、汤和差相仿佛。
现在朱元璋终于明确了,李善长的官职是正一品,朝廷右相国。
非但如此,朝廷的每个衙门,都是一个小朝廷。朱元璋把中书省一定, 朝廷的其他部门,就都可以参照中书省设立机构了。
完全可以说,朱元璋这第一道旨意,就建立了朝廷的基本官制。
紧接着,朱元璋又宣读了第二道旨意。
“其二,兴文教。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着从今日起,在元廷集庆路学旧址设立应天府学,设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乐、典书、典膳等官职,命宋濂为博士,许存仁为助教。”
“臣等遵旨!”群臣齐声答应
。武将们对朱元璋这道旨意,堪称毫无感觉。文人们的事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文臣们对朱元璋大兴文教,当然是非常高兴的。但话说回来,哪朝哪代的君王不兴文教啊?所以,也并未多么激动。
事实上,除了朱标之外,现在没有人知道,这应天府学的建立,究竟会有何等巨大的意义?
那将是大明朝的皇甫军校!
没错,就是皇甫军校。
早在一年前,朱标和朱元璋商议土地大政的时候,就提到建立学校,培养清贫上进的子弟读书了。
这些清贫上进的子弟,学习十年后,将成为朝廷最可靠的力量,为朝廷查清楚,天下土地究竟在何人的手中。
当然了,朱标自己想要的绝不仅仅是这个。
(https://www.biquya.cc/id162031/3702121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