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咱们父子答应了,天下太平后,每个人二十亩到五十亩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天下基本太平,咱们也该兑现了。”
朱元璋道:“咱现在要说的,就是这七十万屯田兵。其中四十万,就按照咱之前答应的兑现……呃……就多不就少,就是每人分五十亩地吧。至于剩余的三十万人,归你掌管,咱再多赐给你三千万亩荒地。三年后,咱再看看,到底是你的集体农庄搞得好,还是朝廷的屯田好。如果是集体农庄好,原来那剩下的四十万屯田兵也给你,建这集体农庄!”
“再多三十万军士……恐怕儿臣至少三年内,没什么余钱做其他事了。”朱标仔细想了一下,才微微躬身,道:“好吧,儿臣遵旨!以后的三年内,儿臣就专注这集体农庄之事了。”
“这就对了嘛!”朱元璋高兴地道:“这集体农庄,就是眼下最紧要之事。如果集体农庄果然搞得好,我大明官兵退役,都可以加入这集体农庄!集体农庄越多越强大,咱大明的江山,也就越稳固!”
朱元璋当然算得过来,既然集体农庄一百万人的利润,就能抵得上全国的税收。那集体农庄,当然是越多越好。
集体农庄越多,朝廷直接掌握的土地和人口乃至于赋税也就越多。对比天下士绅,占据的优势也就越大。
什么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啊!
以后的大明,就是朝廷治天下,跟谁都不共!如果,非要“共一个”的话,那也是与小民共天下!
“那个……陛下!”詹同忍不住提醒道:“虽然现在北方地广人稀,荒地颇多。但是,荒地再多,也有个限度。集体农庄每个人平均的土地太多了……朝廷这么发土地,用不了多久,这土地就不够分的。”
“那不就更好么?”朱元璋笑眯眯地道:“功名但在马上取!土地,也应在马上取!如果集体农庄,果然获益丰厚。恐怕,三年之后,咱就是不想打东北的纳哈出,将士们也不会答应喽!”
朱标道:“父皇英明!立功封爵,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获得。但土地,却是每个军人都能有份!只有打仗,打胜仗,我大明军人,才能获得足够的土地!如果集体农庄搞得好,恐怕三年之后,我大明军人人人思战了!”
“何止是军人啊!”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道:“朝廷能搞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其他人就不能有样学样搞规模的农庄?大家都想搞集体农庄,却没有足够的土地……如果这集体农庄搞得好,恐怕三年后,我大明人人思战啊!”
时光匆匆,眨眼间就到了三年之后。
在这三年里,发生了很多事。
比如说,札巴强曲回吐蕃后没多久,萨迦派的绛曲坚赞,就向大明臣服。稍后,青甘地区的何锁南普,还有阿里地区的古格王朝,都向大明称臣。
简而言之,吐蕃全境臣服!
朱元璋趁热打铁,赶紧派朱文正为吐蕃宣抚使,率三千大军,进入拉萨驻扎。非但如此,在四千大明精锐,五百国子监学生的努力下,四百二十三个驿站,用了一年的时间,在吐蕃建立起来,开始为吐蕃百姓传递信件。
这些驿站运行一年后,传递信件的费用,竟然只需朝廷补贴一半。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
原本,朱元璋以为,传递信件收钱,只是有象征意义了,大头得朝廷贴补。结果,这邮政中的蕴含的利益,比他预想中多得多!
(https://www.biquya.cc/id162031/370208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