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老板看来,海市是个好地方,每年都能吸引到许多年轻人来这里发展。
在海市,干中介绝对是一个朝阳产业。
不知道是风水不好,还是招牌不够响亮,店铺总是招不到合适的人。
就算偶尔有几个新人加入,没待多久,就会因为各种五花八门的理由拍拍屁股走人。
直到曲昭嘉的出现,仿佛一道光照亮了他想开分店的愿望。
这小伙子,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既有天赋,又踏实肯干,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得力助手。
曲昭嘉一进店,就像勤劳的工蜂一样,把店里堆积如山的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更新了一轮又一轮。
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全靠一双铁脚,在大街小巷里来回穿梭,一步一个脚印跑出来的。
如今,他对这片区域的交通路线熟悉得就像自己家的后花园,哪个公交车站有几个站点,他都能脱口而出。
这天,邓老板满脸春风地走进店里,那架势,就像中了彩票一样。
“小曲啊,跟你说个大好事。”他的声音里都透着藏不住的兴奋,“我在城北瞅准了个好地方,准备开分店。那边人也招得差不多了,以后可能就不常来这边了。”
曲昭嘉正整理资料的手猛地一停,忙问道:“那这边怎么办?”
“我也一直在招人呐,可就是招不到合适的。”邓老板说到这,脸上闪过一丝尴尬。
把整个店都扔给曲昭嘉,这就意味着他以后得在店里扎根了,坐班的时间肯定要大大延长。
要是没有新员工搭把手,还是挺累的。
曲昭嘉脸上露出犹豫的神色,邓老板看他这反应马上见机行事,“要不这样,这店你先照看着。每天固定开几个小时门,剩下时间你自由安排。”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新店的宏图大业,这边交给曲昭嘉他完全放心。
“这边招人你也帮忙盯着点,要是有合适的,你就面试。这店铺以后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了,怎么样?”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要是换了别人听到老板画的这个大饼早就冲锋陷阵了。
但曲昭嘉不。
他盯着邓老板看了好一会儿,直把邓老板看得心里发毛,才慢悠悠地吐出三个字:“得加钱。”
这已经超过了当员工的范畴,那是另外的价钱。
“不加钱。”邓老板果断摇头,紧接着抛出一个新方案,“我让你入股百分之三十五,怎么样?”
“只要你一次性给我八万块,这店就有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他心里盘算着,曲昭嘉小两口平时省吃俭用的,这八万块应该拿得出来。
不得不说,邓老板这算盘打得可真精,正好切在了曲昭嘉家庭存款的“大动脉”上。
昨天,曲昭嘉和顾知意还美滋滋地数着存款,刚到八万块,正商量着过段时间去看房子呢。
邓老板满心以为曲昭嘉肯定会答应,毕竟他在店里干了这么久,对店里的盈利情况再清楚不过了。有了曲昭嘉的加入,店铺的收入更是水涨船高。要不是为了留住这员大将,让他死心塌地为店铺卖命,他才舍不得让出这部分利润呢。
“这件事我得回去和我老婆商量一下。”曲昭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顾知意,她会怎么想呢?顾知意每天下班路上,都会路过一个在建的楼盘,那外面的招商广告做得那叫一个吸引人。房子户型方正,外观大气,更绝的是旁边还有一所口碑极佳的小学。在曲昭嘉的熏陶下,顾知意对海市房子的梯队划分、小学的优劣也有了清晰的认识。要是能在那买房,小曲绮就能进海市第一梯队的小学念书了。那边房子首付要十二万,再攒几个月,他们就能凑够钱付首付了。
“你也太怕老婆了吧。”邓老板一脸难以置信,在他看来,曲昭嘉一表人才又能力出众,怎么背地里却是个“耙耳朵”呢?
“这哪叫怕。”曲昭嘉一脸认真地反驳道,“这叫互相尊重。”这八万块里也有顾知意的心血,夫妻之间,做什么事都该有商有量的。邓老板哪能懂,都老夫老妻了,可曲昭嘉和顾知意之间,还透着新婚小夫妻才有的甜蜜劲儿呢。
“行行行,你去问问吧。”邓老板无奈地摆摆手。
晚上回到家,曲昭嘉就把老板让他入股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顾知意。他细细分析着,这店里的业绩,一开始老板占大头,后来他熟练了,业绩慢慢赶了上来,现在偶尔还能和老板平分秋色。要是邓老板去忙新店,他以后肯定得经常加班,陪孩子的时间也会变少。而且新店一开,老店的生意还不知道会受多大影响呢。这八万块投出去,什么时候能回本,还是个未知数。
“投啊,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顾知意眼睛一亮,兴奋得像发现了宝藏。她心里清楚,邓老板对他们一家那是没得说,不仅帮她找了工作,搬家租房的时候也没少帮忙。邓老板这是把曲昭嘉当成自家人,才会这么扶持呢。在异地他乡,能遇到这样的老板,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你同意了?”曲昭嘉有点惊讶,本以为她会慎重考虑一番呢。
“这还有什么好想的。”顾知意激动得不行,在她眼里,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曲昭嘉愣了一下,原来自己才是那个瞻前顾后的保守派啊。他咬咬牙,拿出这段时间所有的存款,转给了邓老板。红色印章一盖,他也成了这个二十平小店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东。
从那以后,曲昭嘉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忙得脚不沾地。每周除了顾知意上班那几个小时,他在家照看宝宝,其余时间都扑在了店里。每天晚上常常忙到十点多才能回家,等他到家,小曲绮早就进入甜甜的梦乡了。他也只有早上能和宝宝玩一会儿,就得匆匆出门。
招聘广告一直贴在店门口,可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无人问津。直到这天早上,曲昭嘉去店里开门,发现一个小伙子正站在门口,盯着招聘信息看。这小伙子身材结实,一看就是能吃苦耐劳的主。
看到曲昭嘉,小伙子眼睛一亮,连忙迎上来问道:“老板,你这儿招人吗?”
“招啊,进来说吧。”曲昭嘉打开卷帘门,把小伙子迎进店里。
小伙子名叫黄同兴,高中文化,来海市才半个多月。之前在老家帮家里干活,这次来海市本想学门手艺,结果被师傅嫌弃手笨,给赶了出来。没办法,只能到处找工作。可他皮肤黝黑,长相憨厚,看着不太机灵,好多老板面试的时候,就因为他这“土气”的外表,把他拒之门外了。
“我要是再找不到工作,就得回老家养猪了。”黄同兴耷拉着脑袋,一脸沮丧。
“你放心吧。”曲昭嘉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只要你肯学,我肯定好好教你。”
终于,在独自守店的第十天,曲昭嘉迎来了第一个新员工。他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邓老板,此时邓老板正忙着新店开业,忙得焦头烂额,听到有新员工来了,就让曲昭嘉自己拿主意,说完就匆匆挂了电话。
曲昭嘉挂了电话,一转身,就对上黄同兴那张憨厚的脸。
这可是小麦地产招来的第一个员工,不管多苦多难,他都得把这小子带出来。
上班第一天,曲昭嘉就带着黄同兴打电话。
他先是自己示范了一下,再让黄同兴学着他的表达方式去沟通客户。
结果电话一拿起来,黄同兴就像被点穴了一样,声音呐呐的比蚊子还小。
刚刚说的话术也都因为紧张忘了个干净。
曲昭嘉怀疑,他刚刚难道教了什么很高难度的东西吗。
黄同兴知道自己这事没办好,脸上露出一个尴尬的笑,“老板你别嫌我笨,我会认真学的。”
看到他这样子,曲昭嘉又动了恻隐之心。
算了,先去外面跑一跑带他熟悉一下周边情况吧。
与其让他在店里面打电话,还不如拉出去跑业务。
一大早,他们就跑了好几个小区。
干他们这行,不仅要能说会道,腿脚还得麻利。
曲昭嘉本以为黄同兴会吃不消,还想着要不要找个地方歇一歇,可别把新员工第一天就给吓跑了。
没想到黄同兴跟没事儿人一样,还有精力东张西望,一点休息的意思都没有。
“你都不累吗?”曲昭嘉忍不住问道。
“不累啊。”黄同兴满不在乎地说,“我之前上学要翻两座山呢,这才哪到哪啊。”
“你是哪里人?”
“贵市的呀。”黄同兴语气轻快。
曲昭嘉恍然大悟,难怪这小子体力这么好呢。看来这小伙子还有点干这行的天赋,有这体力打底,曲昭嘉也不觉得他学东西慢了。
什么事都得慢慢来,有些事情急也急不得。
(https://www.biquya.cc/id161429/319652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