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负责上郡书院事宜?”赵惊鸿问。
“正是在下。”岳景春笑着说道。
此时的岳景春,比刚来上郡的时候,要自信很多了,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在他看来,他的选择一点都没错。
在咸阳,他名不见经传,并且没有什么很好的家世背景,想要发展,非常困难。
而在上郡,这个非常需要人才的地方,支持扶苏的事业发展,扶苏可不会讲究身世背景,只要有需要,你有能力,你就可以做事。
所以,他现在负责上郡书院,很多人都称呼他为院长。
如此殊荣,在咸阳他一辈子都得不到。
“诸位,请入内。”岳景春邀请几人进屋。
进屋落座以后,岳景春让扶苏坐在主座上,他则坐在一侧,恭敬道:“如今,上郡书院一共招收三百五十三名学童,其中有一百七十二位学童,是由普通百姓家庭送来读书的学童。”
“另外一百八十一人,则是上郡城内,以及各地县城里的乡绅世家,送来的学童,在此读书。”
赵惊鸿蹙眉,“为何普通学童这么少?”
岳景春叹息道:“一般家庭,有个男孩子,那就是家庭的主力,需要帮助家中劳作,不可能送来读书,还需要提供吃食;虽然我们上郡书院提供食宿,但也只有中午一顿饭。”
“另外两顿,则是需要学生自己解决的。”
“这个情况,就给普通家庭的孩子,造成了压力。”
“至于那些乡绅世家的孩子,他们也根本不会在学院中吃饭,基本上都是回家吃,亦或者送到学院里就餐。”
岳景春看向扶苏,“公子,能否增加一些预算,让孩子们可以一天两顿饭?”
扶苏心软,正准备答应。
赵惊鸿却说道:“我们能够让他们读书,就已经是大恩惠了。加上管一顿饭,管住宿之所,宿舍里有火炉,比他们这些家中条件都要好。”
“他们家中,不说能不能每天都吃上饭,房屋是否漏风,肯定无法达到跟书院一样的生活的。”
“如果再增加预算,孩子们觉得学习像什么?如果连这点苦都吃不了,那么他们也不配来上郡书院读书了。”
可以给孩子们好的条件,但是绝对不能给他们过好的条件,太好了,他们反而不知道珍惜。
“我觉得大师父说得对。”百里无名看了看扶苏和众人,缓缓道:“学院的生活,对于很多乡村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了。之前我们经常一两天吃不到一顿饭,在书院每日可有一餐,已经是很好的生活了。”
“如果这都受不了,那么他们不应当来书院读书,就算读书,也读不好的。”
赵惊鸿微微点头,看向岳景春,询问:“来这里读书的学生,可是近期家中制作褐衣鞋子赚了些钱的家庭?”
“没错!”岳景春点头,“他们父母手中有了钱,便送孩子来读书了,甚至还会给几个钱当做日常开销。”
赵惊鸿点头。
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有勇气,有决心的人的。
赚到了钱,愿意投资下一代,这就代表着他们目光长远。
而褐衣之举,让上郡许多百姓家中都有了钱财,但是他们宁愿将孩子留在家中继续帮他们劳作,也不愿意将孩子送来读书。
他们的目光,始终留在脚下的土地里,没有更长远的看法。
对此,赵惊鸿还是很无奈的,不过他并不觉得有什么。
不管什么时代,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选择。
(https://www.biquya.cc/id161301/300944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