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少被看不起,没少被人嘲笑她家太穷,没姑娘敢嫁过来,她儿子以后只能打一辈子光棍。
刘金花一直憋着这口气,现在有条件了,自然要把这口气挣回来。
虽然钱如流水花出去,但值得。
两辆车满载而归,一回到村子立刻就引来村人驻足围观。
姜梨花两次露面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大打出手,很是彪悍。
伍成痛打伍家人,把陈二溜送衙门坐牢的事也历历在目。
所以村里人对两人都颇有些忌惮。
若只是两人在,绝对不会随意上前搭话。
不过这次还有刘金花在,又明晃晃看到她驴车里竟然有红布。
李强和陈红的关系在村里早传开,两家这段时间走得很近,大家也没少议论。
不少人都知道两家应该已经看对眼。
现在看到红布,立刻就想到两孩子婚事上去,顿时纷纷上前来询问。
刘金花难得心情非常好,不管交好不交好的。
只要上前来问就乐呵呵说‘还没定呢’‘还得看两孩子’‘哎哟,成亲是两孩子的事,等他们拿主意’。
结果一到家,立刻就抓了相师给写下的几个好日子,赶紧上陈家商量去。
日子定下,就能立刻找媒婆正式上门提亲了。
姜梨花看着金花婶火急火燎的模样,也是哭笑不得。
和伍成一起帮着把她的东西都搬进屋里,关好院门。
再处理自己这边的东西。
虽然菌丝屋房子还没开始建,但新房还有半个月就能竣工了。
她现在需要开始一点点买新房所需的东西。
除此外还得打一批架子。
村里的木匠这段时间接了不少菌菇架子的活计,估计忙不过来。
所以今天进县里,她找了一家大些的木匠铺子,订做两百个架子。
又上另外两家小点的木工铺子,和金花婶一起订做橱柜、衣橱、木床、桌椅等。
接下来一段时间铁定得经常往县城跑运东西回来。
“乐乐你拿布,锅碗别动。”
“康康,别给你伍叔叔帮倒忙了,把这篮子肉拿进去。”
姜梨花指使两个想帮忙又瞎忙的孩子。
飞快把一叠陶盆放下,跑回车边,“我把缸里的东西先拿出来。”
这次又买了两个大水缸,许多东西都塞里面,特别重。
伍成摇头,“不用。”
说完手上使劲,整个缸子就被提起,轻巧的扛到肩膀。
姜梨花下意识想去接,生怕会掉下来。
结果就看伍成脚步稳健的快步进屋。
只能喊,“你们避着点,别挡你们伍叔叔。”
“哦!”俩孩子赶紧让开。
姜梨花转身重新搬起两个也塞满东西的大酒缸。
结果高估自己的力量,完全没搬动,只能搬一个。
才转身缸子就被接过去,“我来就行,你拿散碎的那些。”
“好吧。”姜梨花哭笑不得,看来她也被划拉到孩子等同去。
等把马车搬空,院子里已经堆满各种东西。
两大一小忙活半天,才把东西都归好位。
大部分都只能堆在堂屋里,只等搬到新家去。
忙完,姜梨花吐了口气,撸起袖子问三人。
“要吃什么?”边往灶房走。
两孩子立刻高声喊。
“凉粉!”
“娘,我想吃打卤面。”
伍成则道,“我来吧,你们先休息下。”
姜梨花忙拦住,“没事,我早上醒了面,烙几张饼而已,不费事。”
说完朝两孩子道,“中午随便垫肚子,就吃馅饼,怎么样。”
“好,我要吃馅饼。”康康立刻道。
乐乐跑上前,“娘我帮你。”
伍成已经走进去,“我帮你生火。”
姜梨花让两孩子扒几片白菜叶。
打开大灶,发现两个婶子中午还给她们留了菜。
中午做的是肉片焖菇和红烧豆腐。
她把两碗菜拿出来,揭开木盆上的盖子。
里面的面团醒了大半天,已经非常松软。
往里再洒点麦粉重新揉。
“伍哥,帮我切块肉剁馅,肉在门边左侧篮子里。”
“好。”
伍成轻车熟路拿起靠在灶台边的砧板,打了盆水。
从篮子里拿出一块五花肉,切一半去皮,再切成片后,开始剁馅。
姜梨花揉好面,接过孩子递过来的白菜叶子切成细丝,和剁好的肉馅加调料搅一起。
揪出一块面团压扁,舀一大勺肉馅放上去包住,贴锅里,用铲子压平。
没一会就煎好一锅十块白菜猪肉馅饼,加上中午留的菜,四人坐下来开吃。
正吃着,就见金花婶乐呵呵过来,忙招呼她过来一起吃。
金花婶也没客气。
姜梨花给她拿了一块饼子,见她眉开眼笑的模样,就笑道:“日子定下来了?”
金花婶嘴角就没放下过,“哈哈,订了,这个月底提亲,等会我就找媒婆去。”
“那真是太好了,成亲日子什么时候?”
“陈家原本选了下月中旬,不过我想着好得把房子先盖起来,正好当新房,所以选了十月下旬。”
姜梨花也觉得等新房盖好再成亲,双喜临门更好。
“那您这边可以开始准备盖房子了,正好我这边也就这十几天的事。”
“行,我等会跟刘师傅问去。”
伍成也道:“不如先把东西搬我那边,把房子拆了。”
原本就说好,等金花婶家盖房子时,两人暂时搬去伍成那边住。
他那边宅子多,住得开,伍成也算金花婶半个儿子,别人也不会说道什么。
不过本来是等姜梨花这边竣工,再开始她这边。
但现在日子定下。
虽然时间算起来还算宽裕,但为预防会出现什么问题,还是早点动工好。
金花婶应下。
说干就干,吃完饭,正好强子跟满脸羞答答的小红也回来了。
一行人就开始忙搬家的事。
转眼半个月过去。
姜梨花的新房总算竣工了。
她特意请来村长帮着上梁祷祝,便算正式落成。
暖灶,也就是暖房在上梁的第三日。
第二日都忙着搬东西和打扫屋子。
有时候房子太大也麻烦,一群人累得差点直不起腰。
第三日就是请人暖灶的日子。
她没打算大办,就只请相熟交好的人家过来吃席。
即便如此,也至少得设上七八桌。
(https://www.biquya.cc/id161175/374993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