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三鞭打散父子情,请称陛下! > 第511章 阴隆达的绝望

唐朝使者到了高昌准备扬名立万的时候,高昌使者阴隆达也终于见到了李二。

深受麴文泰信任的阴隆达志气可没有裴行俭那么高,因为裴行俭的背后站着的是足以给他的任何行为兜底的大唐,而阴隆达的背后只是有着二十二座小城的高昌。

其中的差距,犹如天堑。

再好的外交官面对这种情况,也会有深深的无力感,因为你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就很难在谈判桌上得到。

阴隆达站在唐军大营外,看着已经在准备开拔的军队心中暗道一声:“还好赶上了。”

若是他再晚来一些时日,再想见到李二就难了,因为他和他的侍从可能在路上便被大唐的哨骑随手宰了。

一旦开战,高昌国将再无任何幸存的可能。

"希望天可汗还能像从前那般仁慈吧。"

天可汗以前能够饶恕突厥,现在也就能够饶恕高昌国。

他在心底默念着,但情绪却没有说的那么乐观,因为天可汗可能会仁慈,但大唐皇帝可会不仁慈,薛延陀便是最好的例子。

“走吧。”阴隆达看了一眼身边身体直哆嗦的侍卫又叹息了一声。

麴文泰就派这种兵保护他,看这个样子,谁保护谁还说不定呢。

阴隆达带着他的侍卫距离唐军营寨只有150步的时候,唐军营寨方向骤然爆出一声炸雷般的怒喝:

“止步!再近一步,杀无赦!”

数十张强弩同时上弦的"咔嗒"声接连响起,这种犹如死神叩门的声音让阴隆达冷汗直流。

”高昌使者阴隆达,请求拜见天可汗!“

他慌忙高举国书,在临近死亡的时候,即便是已经有些炎热的天气,也无法缓解他身体感受到的寒冷。

“高昌使者?”没有争抢到先锋将的位子,反而被贬来守门的尉迟宝琳按着刀柄踱出军阵,这位静塞军校尉眯起眼睛打量着阴隆达一行人:"麴文泰的狗腿子来这里做什么?"

尉迟宝琳很讨厌这群人,所以他也懒得想着这些人要做什么,他的右手缓缓上举。

就在尉迟宝琳要下令射杀这群人的时候,察觉到不对的副将猛地拽了下尉迟宝琳的披风,压低声音:“尉迟校尉,这些高昌人怕是来递降书的。”

“投降?”尉迟宝琳咧嘴笑了笑,"咱们将军昨儿不是说了么——"他拇指在喉间一划“高昌人,一个不留。”

副将叹了口气,他就知道会这样,要不要他干啥的,不就是为了外置大脑吗?

他招手唤来一名士卒耳语了几句让他去牵马,自己则是缓缓靠近了阴隆达几人。

“国书。”副将朝着阴隆达摊开手掌。

阴隆达连忙双手捧上国书,在国书外面麴氏王玺的朱砂印泥清晰可见。

那副将单手抓过后看了看,没发现有啥问题。

“在这等着。”副将甩下四个字后将国书递给骑马士卒让他去报信,而他则是在这里陪着阴隆达等着。

等待的时候,阴隆达的目光频频朝着那些唐军士卒看去。

这些士卒身上穿着的甲胄,都是高昌国的锻造工艺所不能及的,便是锻造这些甲胄的精铁,在高昌国,也只有少数贵族才能分的一些铸造佩剑。

“沙砾和星辰啊。”阴隆达苦笑道。

高昌国搜刮全国也不过能够弄出来一百多具甲胄,仅仅能够供应国王的卫队使用。

可是大唐呢?大唐可以用这种厚实到令人绝望的甲胄武装他的军队。

这是来自国力层面的纯粹碾压,又怎么能不让人感到绝望?

“将军让阴隆达前去见他。”骑马士卒回来禀报道。

“别看了,跟我们走吧。”副将看着望着营寨出身的阴隆达笑道:“你们高昌人,以后有得是时间观摩我们的军队。”

等他们将高昌国平定了,高昌人还愁看不到唐军吗?

“上邦的军队,实在是让下使震惊。”阴隆达讪讪笑道。

李二此时不在营帐中,他正准备带着尉迟敬德和程知节率领骑兵先行呢。

当高昌使者阴隆达穿过骑兵阵型来到李二身前的时候,他心中的胆气因为唐军的威势已经泄了大半。

因为这些骑兵皆是一人七马还有侍从相随,这是何等的奢侈啊?

而且从那些偶然裸露出来的甲胄来看,这支军队的甲胄要比之前看到的那支唐军还要厚重,而且似乎还有马甲。

这似乎是一支重骑兵军团。

阴隆达被自己的想法吓到了,要是真的如此的话,这一支军队不管从战力还是造价,都能比得上整个高昌国了。

“高昌使者阴隆达,拜见天可汗。”

阴隆达隔着数十名唐军骁将,看着身穿甲胄坐在马上的那个身影,只觉得后脖颈处一阵发凉。

天可汗都有多久没有亲自领兵作战过了,如今他们高昌居然有幸被天可汗亲自领兵征讨。

阴隆达真不知道这到底是高昌的幸运,还是高昌的不幸运。

“来者是欲谷设吗?”军旗招展下的李二语气慵懒的说道。

“回天可汗,我是高昌国使者阴隆达,不是欲谷设。”

“我要等的是欲谷设,不是你。”李二看都没看阴隆达一眼,他只是看了看天色然后说道:“发兵。”

轰隆隆!!!

大批的骑兵掠过这片土地,让大地发出不堪重负的轰鸣震动声。

而看着千军万马从身边经过的阴隆达,表现的可没有李二那么轻松,他的头颅左右摆动,目光扫过那些骑兵,浓浓的恐惧感占满了他的心房。

扑通,他的脚一软,竟然直接瘫在了地上。

这种大规模骑兵行进所带来的压迫感太强了,强到直接攻破了阴隆达的心房。

“请天可汗恩赐您的慈悲,高昌国愿意投降。”好不容易从恐惧中挣回一丝理智的阴隆达连滚带爬的来到了李二的坐骑下面,他跪坐在地上,上身俯下,头颅死死的顶在绿意盎然的土地上,大声请求道:“高昌国愿意内附大唐,只为求大唐少撒一份杀孽到高昌国的土地上。”

“不允。”

李二冷冷的抛下两个字,然后带着亲卫离开了,只留下了跪拜在那里的阴隆平和避开他呼啸而过的骑兵们。

要是饶恕了高昌的罪过,大唐还这么杀鸡儆猴,西域诸国又怎么会知道得罪大唐的代价究竟是什么?

而且高昌要真的内附了,他们原本要收获的二十五万亩田找谁要去?

原本能够容纳数不清的昆仑奴的大种植园,岂不是要迁址了?

...................

“汉家兵马如日月,高昌兵马如霜雪,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高昌童谣》

(https://www.biquya.cc/id161098/2846306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