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秋的话刚落音。
本来已经内心稍稍有所缓和的围观的百姓们。
这个时候再一次瞪大了双眼,不可置信的看着韩秋。
韩秋这是干什么?
他这是在指责陛下呀!
不过,虽然如今大唐确实很多地方确实闹旱灾和蝗灾。
许多百姓因为这个确实都已经饿死。
但是,在此之前,陛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想过办法。
只不过,这旱灾和蝗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解决的。
甚至朝廷的大臣们,也在因为这个而商议。
所以,旱灾和蝗灾他们能够理解。
但今年,也确实因为旱灾和蝗灾,而导致他们的粮食缩紧。
所以,此时此刻,韩秋的这一番话。
也确实说到了他们的心上。
因此,围观的百姓们,除了震惊之外。
更多的是点头表示对韩秋刚才这一番话的赞同。
毕竟现在普天之下。
除了韩秋之外,确实没有人敢这样跟陛下说话。
更有甚者,朝廷当中的一些大臣阿谀奉承。
甚至还有可能会让陛下以为。
这件事情解决起来很容易。
因此,像韩秋今天这样。
相比一下,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
百姓们反而更加认为,韩秋这样说是对的。
不过,这可是在质疑陛下。
这种事情可不能够随便说的。
因此他今天说出来。
恐怕也是免不了受罚的。
尽管在这之前,他所说的不该说的话,就已经够多的了。
但现在那就是罪加一等!
但是意外的是。
原本愤怒的李世民,在听到韩秋的这句话之后,却反而无动于衷了。
他甚至点了点头。
然后冲着韩秋伸出手来。
“接着说!”
而韩秋,依旧还是如同之前一样目光淡然。
这一次依旧还是没有,按照李世民刚才说的那样接着说。
而是继续自顾自的说道,“看来陛下也认可我刚才的话,所以才会让我接着说?”
李世民点了点头,“朕倒是要看看你,今天能够说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等到你把这所有的话全部都说完之后,正在一起治你的罪!”
“你这滔天大罪,加起来已经不容小觑!”
“若是一桩桩,一件件单独的跟你算,只怕是算上三天三夜也不为过!”
“但如今,朕既然要拿你以儆效尤,那自然就需要给天下百姓一个最好的例子!”
“再者说来,你刚才所说的旱灾和蝗灾一事,朕的确知道,确实有这么回事。”
“那你倒是说说看,此事如何解决?”
李世民虽然愤怒。
但他也确实很想知道。
这旱灾和蝗灾,在这贞观二年闹得人心惶惶。
虽然现在长安城祥和一片。
此时也正是大唐盛世。
可是,若是不能够整个大唐百姓都安居乐业。
他这江山恐怕不太稳固。
因此,今天在这里固然愤怒。
但是如果韩秋能够想出一个办法。
解决这个旱灾和蝗灾的话。
那当然也是再好不过。
所以,他这才直接让韩秋说出解决的方法。
可是韩秋随后笑了。
“哈哈哈……陛下说笑了!”
短短几个字。
让周围围观的百姓们后背一凉。
甚至就连李世民身后跟来的那些侍卫。
都为之诧异不已。
不过,韩秋一次又一次刷新他们的认知。
所以此时此刻除了让他们震惊之外。
倒也没有别的了。
“说!”
李世民的耐心是有限的。
只听见他大声的喊道。
而韩秋果然随后便娓娓道来。
“我刚才说的,是陛下今日来到此处,不过就只是因为几句话而已。”
“可是对于这天下百姓都这么在意的蝗虫和旱灾,”
“陛下却并未放在心上。”
“若是陛下能够把这个心思放在治理蝗虫和旱灾上的话。”
“想必我大唐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那是必然之事!”
“而陛下为了治理蝗虫和旱灾,做出这种盛世之举,才是民心所向!”
“若是陛下,真的想要成为一代明君,非如此不可!”
“大胆!”韩秋似乎还没有说完。
李世民就瞬间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韩秋,竟然敢质疑他不是明君。
如果他都不是明君。
那天下谁敢称得上是明君?
可韩秋脸上却并没有半点服输的表情。
甚至,在话被打断之后,仍然还是接着说道。
“确实大胆!如今青州和齐州田地干涸,庄稼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
“可是他们距离这长安城遥遥千里,不能亲自来到皇城之内,将这些事情汇报给陛下。”
“陛下就能够当做不知道吗?”
“我之所以大胆,是因为我希望我能够将他们的经历,让他们的心情,在众目睽睽之下转达给陛下!”
“试问天底下,还有谁能够如我一般大胆!”
“可如果天底下没有一个如我大胆的人,难道陛下,就把这旱灾和蝗灾置之不理,一直到来年吗!”
韩秋一般话说完。
李世民还在思索之中。
可是周围却传来一阵极其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便是百姓们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
随后,只见他们整整齐齐的,跪倒一大片。
随后俯首恭敬的喊道,“请陛下三思!”
“贞观二年蝗虫旱灾致使诸多田地颗粒无收,韩掌柜所言极是!”
“如若陛下要因此而治韩掌柜的罪,那普天之下还有谁敢对陛下食言以告!”
“请陛下三思!”
这么多的百姓,不仅仅是酒楼里的。
还有路过门外过来围观的百姓们。
此时此刻,门里门外都跪倒了一大片。
李世民看了一周,人人都在为韩秋求情。
他紧紧的攥着拳头。
他固然想治韩秋的罪。
可是仔细想想。
韩秋说的真的对……
所以随后,他转回头来看着韩秋。
“韩秋。”
“陛下有何吩咐。”韩秋依旧不卑不亢的答道。
“既然你刚才说了一番如此大义之言,那么,朕今日就在此命令你。”
“前往青州齐州,治理旱灾和蝗灾。”
“待到灾情已解,你归来皇城之时,朕不但不治你的罪,还赏你良田千顷,家资万贯!”
“你去是不去?”
万虽如此,可李世民却在心中打赌,韩秋不敢答应。
但是,意外再次发生。
只见韩秋这次终于垂下了眼睑,随后语气平和,却有极其坚定的答道,“遵旨。”
(https://www.biquya.cc/id160892/567931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