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朱棣非但没有感到半分喜悦,反而只觉得没劲,非常的没劲!他很需要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来为自己无聊的皇帝生活调味。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实际上朱棣攻打欧洲,除了单纯的开疆拓土目的之外,还有点不为人道的隐蔽心理就是想要找个能跟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好好打上一场。
要不然整天在御书房里,批阅的奏折全是某某郡县的税报,或者某某部门请求拨款之类的,他这皇帝简直当得跟账房先生没区别。
至于东南亚,现在周边几乎被大明的领土或者属国给包圆了,就只有暹罗苏禄缅甸等等几个小国是漏网之鱼,攻打他们纯粹是预防这些小国搞事惹麻烦,同时也是满足一下强迫症,要不然东南亚的地图上周边全是大明的势力就只有几个小国突兀地存在,看着着实别扭。
在知道朱棣的打算之后,刚刚上任的三位内阁首辅,便一起来到皇宫求见朱棣。
“皇上,万万不可!”
“现在大明虽然富有四海,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但也不能穷兵黩武!”
“皇上,难道你忘了前元是怎么亡的吗?正是因为蒙古人贪得无厌,到处出兵征战,以致国家溃败!请陛下三思……”
“皇上,子曰……”
三个胡子花白的花甲老头子,见到朱棣行过礼之后,马上就口水花四溅,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大道理。
看到这三人,朱棣就心里一阵头大。
要是胡惟庸来的话,朱棣肯定会毫不客气地赶出去,但这三个老头跟奸相胡惟庸不同,是真心忠公体国,为大明着想。而且他刚刚才委任三人当内阁首辅,以后朝廷的政事还要靠这仨帮忙。这头刚让人干活那头就对人不客气,这么玩儿以后也没人肯替自己打工了。
所以面对杨溥、杨荣和杨士奇这三个阁老,朱棣也只能客客气气地跟他们剖析,讲大明如何如何需要扩大版图,远方那些国家如何如何的对大明有威胁,不能把问题留给子孙。
“朕意已决,各位不用再议了!”
说到嗓子都冒烟了,朱棣最终还是摆出了皇帝的的架子玩一言堂,三杨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无奈地退下了。
半个月后,驻守在漠北汗国的三十万明军收到了军令。
朱能、张辅一起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向西方的欧洲进发,老将冯胜领五万大军留守漠北。
同时,一支十万人的明军水师从福建开拔出发,目的地是东南亚的暹罗和苏禄等国!
南洋。
这里大洋之上群岛环绕,诸多小国割据。
自古以来,南洋诸国跟中原华夏隔着重洋,两者鲜有来往。
直到一千多年前,大唐盛极一时,边境极远极阔,以至于势力已经触及到了隔着重洋的南洋,两者开始有了零星的交流。只是因为相隔太远,交通又不发达,中原和南洋之间的交往始终没有频繁。
大明如今建立至今不过只有二十年,也没有跟南洋的诸多国家派遣过使者,对这里也并不算得上熟悉。在专门处理番邦事务的大理寺衙门之中,关于南洋的资料也不过寥寥一两册,而且还是南宋时期留下的。在开国之初,朱元璋倒是有过想要派遣使者到南洋诸岛去的想法,只是大明初创,中原百废待兴,实在有太多的事情要忙了,沟通南洋的事情拖着拖着,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https://www.biquya.cc/id160402/339475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