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军和闯军同步喧闹,谁都不想离开刚刚发满了粮食辎重的军营。
尤其是黄大柱几个老兵油子闹得最凶。
“老子好歹都是上过战场,杀过鞑子的,凭什么要回去种地?”
“和那些苦哈哈的农户一起忙活种庄稼,咱们图什么啊。”
几人一煽动,整个大西军数百名围在一起的将士纷纷起哄。
连周边没凑上来的将士也都皱眉,低声开口。
“红袍军这不是卸磨杀驴吗?跟那群老百姓一起学什么思想?”
“要咱说,大不了走了就是,难道咱们大西军离了红袍军还活不成了?回川中咱照样是一群响当当的好汉子。”
只是红袍军的人还没来,反倒是军营门口莫名响起敲锣打鼓的声音,让哄闹的老兵油子们纷纷错愕转头。
一条恢弘横幅拉开,黄大柱这些天倒也被启蒙部逼着学了不少字,一个字一个字的念着。
“东昌府郊,小庄镇百姓......为红袍大西军英雄贺......”
黄大柱,李正几名闹得最凶的眼见这条横幅,面面相觑。
尤其是黄大柱皱着眉。
“难道是红袍军又打算用什么手段?”
锣鼓声渐渐停下,打头的赫然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
佝偻着身子,颤巍巍凑上前来,盯着黄大柱等人,第一句话让黄大柱彻底愣住。
“英雄啊,诸位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
“小庄愿第一批接纳英雄们。”
“咱知道,诸位都是和红袍军一样的好汉子......”
老汉握住黄大柱的手掌,这一刻,粗糙的,生满皱纹的手让黄大柱愣住。
混不吝的老兵油子突兀想到年少的时候。
爷爷也是这般攥着自己的手,盯着自己,颤巍巍的弯着腰,他告诉自己。
“走吧,去找条活路。”
“爷爷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得活着。”
之后他一路离了村子,捡过死人衣服,吃过泥巴树皮,最后入了大西军,做了反贼。
而现在,他二十多年来,头一次听到有人叫他,英雄。
黄大柱没说话,但手也没挣出来。
身后原本闹哄哄的兵油子们忽然偃旗息鼓,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一名十六七岁的姑娘穿着蒙阴的新袄子,激动的给李正递了两个馒头,姑娘声音清脆的很。
“你们都是咱汉人的英雄。”
“崇祯二年鞑子来了一次,咱们村子也被劫掠过,我爹娘都死在那场劫掠中。”
“谢谢,谢谢诸位军爷为咱乡亲们报仇。”
小姑娘弯腰的时候,眼眶通红。
李正不由退了几步,手足无措的盯着身边闹得最凶的那些兵油子。
事实上,在加入红袍军之前,乃至于对决大清之前,他们都是流寇。
什么叫做流寇?就是走到哪里,抢到哪里。
这种人也配叫英雄?
他看到姑娘抬头的时候那双尊重的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欢喜。
他从没看到过这样的景象,因为他们一路劫掠,百姓看到他们只有畏惧和慌乱。
李正忽然觉得像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压的他喘不过气来,于是他又踉跄着后退了几步,慌乱的摆着手,涨红了脸。
“老子......我不是......”
手里的白面馒头温热,李正忽然有些想哭。
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做个混蛋,吃喝玩乐,劫掠逃窜。
但现在,他忽然攥紧了馒头,用力到指节都在泛白,不肯松开。
他喜欢这样看他的那些父老乡亲,喜欢这样的眼睛和温情,在大明官吏逼迫的眼睛,那些农户愤恨的眼睛,和朝廷鄙夷的眼睛里,忽然有这些神情面对他。
这才让他惊觉,自己原来可以是个人,是个好人。
不被人讨厌的人。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牵着一个老兵油子的手,亢奋又仰慕的喊着。
“叔,咱长大了,以后也要和你们一样,做个保家卫国的大英雄。”
“你来我们村吧,你教教我,好不好?”
老兵油子叫林福,听到孩子开口,不自在的甩开手,扭过头。
“拉扯老子做什么......”
他从没被孩子喜欢过,只能用不耐烦掩饰着。
孩子嘿嘿笑着还在摇晃他的手,林福却趁着没人看到,胡乱擦了擦脸上的眼泪。
“烦不烦,去就去。”
林福第一个开始登记,前往小庄种地。
黄大柱,李正......越来越多的老兵开始从红袍大西军,红袍闯军中打乱了阵型,分配到青州府,济南府,东昌府等诸县,乡,村镇。
李正如今出现在蒙阴,玉皇庙乡。
玉皇庙乡如今每天都有许多外来的客商和车队,运送从这里产出的大批肉食,包括鲜肉和腊肉。
这里也是养殖百姓最多的地方,李正如今就在乡养猪场里。
初来乍到的时候,他总担心会被欺负。
但出乎意料,养猪场的人对他很好。
几个年纪大的老者教他认字,告诉他不识字猪都养不好。
小林比自己还要小几岁,整日价追着他喊大哥,总是喜欢给他带白面馒头。
还有黄婶子,老张罗着给他娶媳妇,还帮他缝补了好几次衣服。
这里的人从没因为他曾是流寇而看轻他。
“李正,这个月工分二十五。”
声音温和传来,李正站得笔挺,嘿嘿笑着,有些不好意思。
眼前的是启蒙师,也是他最敬重的人。
是他和这些乡亲,一点点教会他,为什么当兵,为什么而战。
启蒙师顾少麟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满是鼓励。
“不错,再过一段日子,你的工分就满了,看样子你应当是第一批重新返回军中的。”
“好好干。”
李正愣住,沉默了许久,回头看着几个冲他笑着点头的老者。
黄婶点了点头,小林嘿嘿笑着,挤眉弄眼的让他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一刻,李正重重点头。
他想回军营了。
这次不是为了军营的辎重待遇。
他知道,天下还没定下来,他得回去。
至少,在真正的好日子来之前,他们这批老兵油子,得站在黄婶他们前面。
这一刻,十几万红袍大西军,红袍闯军,第一批思想教导改造浪潮,浩浩荡荡展开。
(https://www.biquya.cc/id159859/5679280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