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戴公馆。
局座今天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他只有面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才会摆出这种姿态。
况且是在自己家里摆宴,来人和他的关系必然是不一般的。
“孙主任,好些日子不见了。今日你能来,实在是蓬荜生辉啊!”局座与孙恒相邻而坐,伸手替他倒酒。
“我听说你马上要升迁了,特来祝贺啊。”孙恒举杯。
“秘书处的消息还是灵通啊,来喝一杯。”
二人一饮而尽。
孙恒咂了一下嘴说:“这次来,除了祝贺你,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委座特意交代下来的,他要我帮助杜月笙离开上海去香港。杜月笙掌管着青帮,日本人要拉拢他,他不愿意,所以想让我们提供帮助。”
转移人员这种事,这些年来一直都是他们秘书处在办。
秘书处在各地都有交通航运公司,办这些事情十分方便。
所以委座收到杜月笙的电报后,直接将任务交给了孙恒。
“哦?杜月笙也是我的老相识了,今年我们还见过一面。他想要走,谁能拦得住他?”
“现在局势不一样了,日本人盯他盯得紧。而且你应该知道,青帮的人大多是鬼蜮之辈,前阵子就有人叛变投靠了特高课。所以,杜月笙才会求到委座那里,希望我们相助。
你们上海站干得风生水起的,委座一下命令,我马上就想到了你们。
这不,求上门来了。”
局座摆摆手说:“孙秘书这说的什么话?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何必说到求字?
这杜月笙也真是的,一封电报的事情,他非要绕这么一个大弯。
放心吧,我让人安排就是了。
话说回来,孙主任你当初看好的许敬元就在上海,以你和他的关系,你找他办事也只是一封电报的事情。”
“这小子谨慎得很,他不联络你,你永远别想找到他。”孙恒当然是想直接让许敬元把这事办了,但是管嘉航公司的高掌柜的都说不知道许敬元在哪,有事都是许敬元那边单线联系的。
“哈哈哈!说起来,我也只能通过上海站才能找到他。这样的特务,才能活得久,是颗好苗子啊!孙主任,你的眼光不错,早早就在此人身上下了重注。”局座的话,如春风拂面,让人十分受用。
“这不得不说是你领导有方啊!”
“哈哈哈!”
孙恒对于此事也是非常得意,许敬元如今不过20岁而已,已经是少校副站长。
随着特务处升格为军统局,许敬元的军衔和地位也会往上再挪一挪。
以孙恒了解的情况来看,上海站的很多行动都是许敬元主导的,实在是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
而且许敬元也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时不时的会托高掌柜带好东西过来,虽然孙恒不缺,但这至少代表着许敬元的态度。
孙恒为此也只是付出了几间房子和一个嘉航公司而已。
二人相谈甚欢,三言两语便把事情定了下来。
第二天,局座给上海站发电,让他们尽快将杜月笙转移走。
黄铭启接到任务的时候不由得开始犯愁。
日本人拉拢杜月笙的事情,早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全上海的人都在看着杜月笙。
这时候要悄无声息把他弄走,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他召集许敬元和应智强在法租界一家咖啡馆碰面。
“这是上次破坏日租界和救出谢团长行动的奖金,至于嘉奖只有口头上的,勋章要以后才能补。”黄铭启把奖金交给许敬元,看起来有一万块钱。
这些钱还要分给下面的弟兄,能到许敬元手上的,估计只有一千左右。
不过许敬元不嫌弃这三瓜两枣的,蚊子再小也是肉。
“多谢黄老哥,多谢处座!”
“以后得叫局座了!”黄铭启把上面分家的事情说了一下。
应智强不由瞪大了眼睛:“这水涨船高的,咱们上海站不也得跟着升格?”
“你说的没错,上面多给了我们一些编制。大概有五百个人左右,人我们自己招,薪水上面发。这些人怎么分配,你们也提提意见。”黄铭启虽然这么说,但是他已经心知肚明,上面现在也没多少钱,估计还是要自己垫付。
否则的话,自己就是下一个周南胜。
加上这五百人,上海站的编制已经超过一千了。
应智强说:“现在我们上海站的情报组有闸北、江湾、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南市五个情报组,对于浦东和城区的掌控较弱,我建议新增一个浦东情报组,人数在三十个左右。”
黄铭启点点头:“这倒没什么问题,不过搞情报的,不但脑子要灵活,还要可靠的。眼下实在不好找,我从我行动队抽调三十个出来给你。”
他从金陵带过来的行动队员有一百五十多个,这几个月损失了三十多名,再抽调出来二三十个,也足以应对行动。
应智强听黄铭启肯割爱,自然是高兴的,他转头问许敬元:“敬元,你有什么想法?”
许敬元笑着说道:“人多人少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人多我能干,人少我也能干。”
黄铭启说:“许老弟,你放心,我这不是釜底抽薪,剩下的八个行动大队我都给你留着。另外我在给你增加四个行动大队的编制,不过人员要你自己去弄。”
十二个行动大队?
一个行动大队的编制少说也有40人,十二个有将近500人了。
只不过上海的编制一直都没满过。
他现在八个行动大队不到200人。
有一大半还是淞沪会战前上面派过来的,几乎都是部队里的军人和特训班的毕业生。
至于黄铭启本人则掌握着16个联络小组,还有4个电讯台和一个会计室。
他打算再增加8个联络小组,单独向他负责。
许敬元说:“我确实是没有意见,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不过光有人,却没有斗争经验,是很难成事的。我看局座之前创办的特训班模式非常不错,值得我们学习。我自己本身就是杭州特训班出身的,所以我想到松江创办一个为期一到两年的特训班。你们看怎么样?”
民国24年,戴笠就创办过洪公祠和杭州特训班。
许敬元是杭州特训班第一期学员。
淞沪会战开打,戴笠又在青浦区创办了一个特训班,只不过这个特训班学习不到一个月,就跟着部队一起大撤退了,如今已经撤到安徽那边了。
“这个主意不错,松江特训班!我们可以帮忙出一些教官。”黄铭启当下便同意了。
(https://www.biquya.cc/id159802/382320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