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尘听后,脸上露出赞许之色:“临远小友果然明理。”
“讲法石非一家之私产,而是天下修道者的共同瑰宝。”
“任何有志于道者,均有资格去倾听那石头中所蕴含的深邃智慧。”
讲法石不仅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更承载着云华真君昔日传道时的智慧精髓。
经过漫长岁月的道法熏陶,这块石头已然灵性十足,神秘莫测。
只需在讲法石前虔诚诵读道经,它便会以道音的形式给予回应。
这些道音蕴含着云华真君对道经的独到诠释与深厚智慧,悉心聆听可助修行者解开心中疑团、明确前行方向。
它就如同一位智慧之师,以沉默的方式传授着道的真谛。
得知讲法石依然对外开放后,李平安与了尘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急匆匆地踏上了前往山巅的征途。
他们穿梭于林间蜿蜒的小径上,跨过崎岖不平的山路,终于抵达了心中的圣地。
山巅之上是一片宽阔的平地,虽然面积广袤,但地表并不平整。
这里曾经密布着众多青石制成的蒲团,供修道者们静坐修炼、领悟道音。
岁月的风雨洗礼,已让这些蒲团的原始面貌,变得模糊不清。
尽管如此,这片圣地依然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与庄严气息,让人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与敬畏。
在前方不远处,一块高约一丈的青石巍然矗立,仿佛一位沉默的守护者,守望着这片圣地。
青石的表面光滑如玉,宛如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心雕琢。
青石前方摆放着一尊青铜鼎,鼎中残留着些许未燃尽的香火,袅袅升起的青烟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右侧壁画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云华真君昔日讲道的壮丽场景。
而左侧则竖立着一通石碑,上面镌刻着“讲法石”三个大字,字迹刚劲有力、气势如虹。
了尘缓步走向前,从怀中郑重地掏出三炷香点燃后,恭敬地插入青铜鼎中。
他深深地鞠了三个躬,以表达对云华真君的无限敬意与感激之情。
随后他转过身来对李平安说道:“记得我上次踏足此地时,还只是一个炼气初期的修行者。”
“当时我曾遇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修行瓶颈,道宫中的前辈,便建议我外出游历,以寻求心灵的启迪。”
“当我偶然路过此地时,在这块神奇的讲法石前诵读经文并虔诚祈祷后,我的困惑竟奇迹般地烟消云散了。”
言谈间,了尘的眼中闪烁着,感激与敬畏的光芒,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令他茅塞顿开的时刻。
李平安凝视着真君讲法的壁画,以及那块充满灵性的讲法石,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敬意与向往。
他感慨地说道:“如此看来这块讲法石,真可称得上,是你的启蒙恩师了啊!”
在倾听了尘娓娓道来的云华真君,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生平事迹后,李平安对这位真君的崇敬之情如江水滔滔,奔流不息。
云华真君,那位传奇般的人物,曾在这座山峰上开坛讲法,历时整整百年。
他以博大的胸怀,广纳天下求道之士,不分门派,不问出身,只要怀有一颗虔诚向道之心,皆可来此聆听真君的深奥教诲。
真君选择在这座几十丈高的无名小山上布道,传闻这背后蕴含着一种超越常人的大公无私精神。
他深知,对于凡俗之人,尤其是年老者、年幼者以及那些远道而来的听经者来说,攀登陡峭的高山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亲近道法,感受道的玄妙,他特意挑选了这座高度适中的小山,作为自己传道的圣地。
如此一来,无论老幼,皆能轻松抵达,平等地接受云华真君所传授的道法熏陶。
岁月如梭,千年时光转瞬即逝。
云华真君的讲道之地,见证了四五十代凡俗人的生死轮回、世代交替。
正是在他的智慧启迪下,无数人领悟了修行之真谛,从此踏上求道之路。
更为传奇的是,有些人甚至以此为基础,开宗立派,创立了自己的道统。
时至今日,在渭州地区的众多道观中,云华真君仍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祖师,受到无数信徒的虔诚膜拜。
云华真君在生前便已备受尊崇,而他死后,其影响力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
近千年来,讲法石前,总是络绎不绝地迎来送往着,一批又一批虔诚的修行者。
他们在此念诵道经,祈求真君的庇佑与指引,希望从这位伟大先知的智慧中,汲取养分,解开修行路上的种种困惑。
此刻的李平安也深受感染,他怀着无比虔诚之心,将手中的香插入那尊古老的铜鼎之中。
随着香烟袅袅升起,他躬身虚拜,向云华真君表达了自己最诚挚的敬意。
一缕青烟缓缓升起,最终融入了那块充满灵性的讲法石中。
就在这时,李平安元神中的浮屠塔突然产生了异动。
它不断震动着,并闪耀着璀璨的灵光,仿佛在与讲法石中的某种力量产生共鸣。
身为浮屠塔的塔主,李平安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异常现象,并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缘由——那块讲法石中,竟然留有云华真君的一缕残灵!
这一发现,让李平安既惊愕又兴奋。
他带着一丝疑惑和更多的好奇问道:“云华真君生前,是不是除了讲道之外,还特别喜好降妖伏魔呢?”
“那是自然!!”
了尘回答道,“你可千万不要因为真君讲道,而误以为他只是个,沉浸在道德教化中的慈师。”
“实际上,真君在道门中,是出了名的护法神。”
“他的一生中,斩杀了无数邪魔外道,为世间铲除了大量祸害。”
“传闻他还修持了一种炼体神通,使得自己的肉身变得异常强大。”
“据说,他甚至曾深入东海,与那里的水中妖王,进行过一场惊心动魄的近身搏杀。”
了尘稍作停顿,继续说道:“真君在讲经传道之前,其实已经道法大成。”
“他选择教书育人,一方面是为了将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传授给后人。”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磨炼自己的心性,并化解因长期杀伐,而积累在身上的煞气。”
(https://www.biquya.cc/id158828/388779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