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市井养家日常 > 第5章 第五章 崔记包子

许娘子从木头隔板外过来,坐到小木床边,先摸了摸崔如英的脑袋,她道:“没啥生意,饿不饿?让你爹给你拿了个包子。”

        崔如英点了点头,她都不知道自己睡了这么久,仔细感受一下,肚子还真有点饿。

        崔大山把包子拿了过来,因为一直在锅里,这还温热着呢,不过热了之后皮有些软,不如刚蒸出来好吃,一个包子吃完,崔如英差不多饱了。

        崔如英差不多能猜出,她娘是想做包子生意。

        因为上午回来看见卖包子的小摊贩把包子全卖光了,而且做生意都是从小本买卖开始做,本钱少,亏钱也能承受得起。

        这不刚有二两银子。

        至于从前没想过,那是因为家里做菜的手艺不好,做的并不好吃。包子谁家都会做,可不见得谁家都出去卖。

        做生意好呀,比埋头做木工活儿强。

        再说了,当奶娘不是长久之计。许娘子今年都三十了,在侯府当奶娘得一年多,还得养养身子,到时都三十四五了,都已经生了六个,可不能再生了。

        崔如英道:“不告诉我我也知道,娘想去卖包子。”

        天黑透了了,月光洒进来,她就着光亮下床去拿柳枝,得刷牙,不然明早嘴都臭了。家里人只有她有这个习惯,毕竟一口好牙才能吃嘛嘛香,不过市井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为此许娘子没少说她。

        许娘子只见过伯爵府的人这样做,不过今天崔如英立了大功,说要星星给星星也不为过。

        这时节夜里还冷,许娘子让崔大山舀点温水来,“你知道什么。”

        崔如英刷了牙,抹了把脸,许娘子这回让崔如英快点睡觉,天黑了不睡觉做什么,点着灯还费灯油钱。

        她坐在床上,道:“娘,想做生意就做呗,咱们也卖包子去。”

        许娘子点了点崔如英的额头,“做生意哪儿那么简单,说卖就卖”

        崔如英是小孩子,啥话都能说,她道:“咋不是说卖就卖,爹能做蒸屉,就差买面和肉,要是怕亏钱,咱们就少买一点呗,先试试能不能卖出去再说。”

        许娘子的确有这个念头,但是她和崔大山一辈子本本分分,做的最出格的事就是去当奶娘,可是做奶娘的时候也恪守本分,不该做不该问的事,一概不做不问。

        真让她去做生意,许娘子觉得自己做不来这个。

        像街上的摊贩一样当街叫卖,这个许娘子就不行,她张不开嘴。

        崔如英却拉着许娘子不让她走,“娘,反正去侯府还有十天呢,咱们先试试,我可以去叫卖呀,只要一个月赚的比五钱银子多,那就是赚的。”

        毕竟崔大山做木匠活一个月还有五钱呢,要是让崔大山把木匠活辞了,一个月赚的比五钱少,那就是亏钱。

        许娘子被她说的也不知该怎么办,心里又急又恼,“行了行了,天黑了不睡觉,你再不睡,就有坏人把你抓走。”

        崔如英才不怕这个,她都多大了还用这个骗她,不过她还是往床上一躺,把被子一蒙,“睡了睡了,这就睡了。”

        小孩觉多,别看崔如英睡了一下午,这没一会儿又睡着了。

        崔如英自是不知道许娘子这一夜都没怎么睡,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街上的粮食铺子买了面粉,面粉七文一斤,买了十斤。

        崔如英醒的时候,许娘子已经回来了。

        多了钱,还买了些调料。

        菜倒是不用操心,因为家里都有,一夜过去小葱又长高长粗了不少。

        许娘子勤快,锄了锄草,院子里本来养着几只鸡,但许娘子坐月子,崔大山全给杀了,为了喝鸡汤还跟邻居家换了几只,现在笼子还空着。

        今天还是许娘子坐月子的第三十天,也是六丫满月,虽说孩子多了也不想着办,但是中午的时候刘婶儿过来了。

        刘婶儿拿了六个红皮鸡蛋,“六丫满月,我过来看看。”

        家里下的鸡蛋算起来还不到一文钱一个,那五个包子外面卖得两文一个,不过刘婶儿觉得这包子比外面卖的好吃。

        人情往来就是如此,你来我往走动着,关系才能越来越好

        刘婶儿过来问了问许娘子去侯府当奶娘的事儿,许娘子也都一一说了,还夸了夸崔如英。

        刘婶儿道:“我看三丫也是个能说会道的,这不给你挣了脸面。”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刘婶儿要走,许娘子留她吃饭,刘婶儿道:“我这还得回去做饭呢,你们吃。”

        许娘子又给装了两个包子,“拿回去给孩子吃,三丫,送送你婶子。”

        崔如英把人送到家门口,跑回来看见许娘子在院子里薅小葱。

        许娘子薅葱和崔如英不一样,捡着长得密的间着薅,这样其他的才能长得快一点儿。

        崔如英笑着凑过去道:“娘,你薅葱呢,还买了面,要包包子。”

        许娘子本来想呵斥要你话多,但是一想包子馅儿还是崔如英做的,便点了点头,“娘想明天早上去街上试试。”

        说实话,卖包子也不容易,得大早起去买肉剁馅儿,发面蒸包子蒸好了再拿去卖。

        也是辛苦钱。

        再辛苦能赚钱就行。

        那天许娘子和崔如英出门,那么早就有人摆摊了,她也得那么早去才行。

        自己倒还好,吃苦也没事儿,可三丫才七岁。

        许娘子问道:“那么早你能起来吗?”

        崔如英心道这是哪儿的话,“肯定能,那让二姐在家看六丫他们,我跟娘去不就成了。明早早点起来,我跟娘去买肉活馅儿。”

        许娘子笑了笑,又问:“做馅儿还需要什么?”

        崔如英数着道:“需要大酱,姜蒜,花椒……”

        既然出去卖,那每天的包子味道得一样,多少馅儿放多少葱多少水,蒸多大包子,可不能这个大那个小,客人看了不得打起来。

        许娘子没做过生意,不懂这些,忙活了一下午,还得进屋喂六丫,也是腰酸背疼。她心里盘算着,姜蒜家里还有呢,花椒也有,面粉本钱就七十文了,葱是家里种的,不算。

        明早怎么也得买四斤肉,这就一百来文了……

        等着夜幕降临,许娘子心里还有愁绪,家里孩子太多了,生了六丫后有人还问过她,要不要送出去一个,她哪个也舍不得。

        天黑一家人睡得早,次日一早,崔如英是在剁猪肉馅儿的声音中醒过来的。

        天还没亮呢,窗外月亮倒是亮着。

        崔大山怕吵到别人家,案板下面垫了稻草,他昨天把蒸屉给做出来了,拿竹条编的,三个大屉,算上家里的,一锅就能蒸七八十个。

        先蒸一锅,让许娘子跟崔如英拿出去卖,然后他在家蒸另一锅,蒸好了再给送过去。

        南街离家里不远,头一回还不知道啥样,就用崔大山运木材的小推车给推过去就成了。

        要是生意不好,包子就家里人吃,崔大山上次没吃够,这回能卯足劲儿吃了。

        许娘子已经把面发上了,见崔如英醒了说道:“正想去叫你呢,快给娘看这馅儿咋弄。”

        昨天崔如英说了两遍,许娘子还是没记住,咋还又炒又放水,她和崔大山俩人忙活还手忙脚乱的。

        崔如英去洗了手,“娘,今天我弄吧,你先看着。爹,你也看着。”

        生意真好的话,等她和许娘子去侯府,崔大山就得把蒸包子的事儿担下来。

        做这馅儿也费事,一半拌葱一半放酱炒了,然后再以葱姜花椒水溶进去。

        因为有炒过的肉末,所以不会成一个丸子,显着肉馅儿还多。

        包好的包子还得在锅里就着温水里坐一会儿,让面发发,这样蒸出来后才又大又软。

        崔大山一边看一边挠头,这一时半会儿还真记不住。难怪有的摊贩就在街上做,都不怕别人把方子给偷了去。

        崔大山寅时就去买肉了,留许娘子在家发面,四斤肉八斤面,多的面就蒸馒头。

        过了一会儿崔二丫也出来,啥话没说,揉着眼睛去灶膛烧火了。

        崔大山见厨房帮不上忙,就摸着黑去擦车,卖吃的车也得干净点。

        而许娘子在屋里转了两圈,最后把六丫抱起来喂了喂,出来又问包子好了没。

        崔如英能闻到包子的香味,但烧火的是二丫,她也不知道好了没。

        崔二丫道:“把这把柴烧完就差不多了。”

        四屉包子,得比平时多烧一会儿,不然上不去气。

        快到卯时,二丫看灶膛的火灭了,估摸着道:“应该差不多了。”

        锅盖揭开,包子比那次蒸的还好,一个个又大又圆,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汤和油透过包子皮,让包子看起来更加油亮。

        许娘子看看了下面几屉,也不错,笑着招呼崔大山把锅搬到车上捆好。

        崔如英回屋里拿油纸,许娘子又把钱匣子拿上,夫妻俩推车往街上走。

        天还没亮呢,巷子里安静极了,邻居家都黑着,走了两步,崔如英听见狗叫,给她吓了一跳。

        “三丫,上来,爹娘推着你走。”许娘子这会儿心潮澎湃,心里就像包子一样冒着热气。

        崔如英往车上一坐,“娘,还有多久呀。”

        家里二丫看着火呢,崔大郎看着弟弟妹妹,一会儿崔大山还得回去。

        这样的日子也好,一家人都在一块儿。

        许娘子:“快了,一会儿到了你先吃个包子。”

        崔如英却摇摇头,“娘,我今儿想喝豆浆吃油条,成吗?”

        总吃包子也吃够了,再好吃也不能连着吃三顿,前天中午吃了四个,晚上一个,昨天中午吃两个,再吃她都成包子了。

        许娘子咬咬牙,“只要咱们包子能卖出去,今儿你想吃啥就吃啥。”

        街上摊贩已经开始摆摊了,卖阳春面的摆上了桌子椅子,来吃早饭的多是一大早去上工的,来不及在家里吃,有个桌子吃起来也方便。

        这条街热闹,除了卖早食的,还有来这卖活鸡鸡蛋的。

        这个时辰衙门的还没上职,所以连摊位费都不用交,不过要是待太久,等着衙门的人过来,不仅得被赶走,还得交银子罚钱。

        崔家人来的不算早,位置也由不得他们挑,就在卖烧饼和卖豆浆油条的中间挤了块巴掌大的地方。

        摆了两条凳子,把蒸锅架在上头。锅盖揭开,白胖的包子皮,有的浸了褐色的酱汤。

        行人路过,来去匆匆。

        许娘子原本心潮澎湃,但这会儿看着这么多人,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叫卖让人来买包子,可喉咙里就跟塞了棉花似的,实在喊不出来。

        嘴巴张张合合,崔大山也是如此,许娘子看着女儿,“三丫……”

        崔如英人小声音也甜,大声喊道:“卖包子喽,崔记包子,崔记酱肉包!好吃的酱肉包!不好吃不要钱嘞!”

        崔如英连着喊了三遍,还对路过的人道:“大哥大叔,要不要尝尝酱肉包。”

        做生意卖东西就得厚脸皮,光东西在这儿摆着,别人路过,只知道是包子,可整条街光卖包子的就有三家。

        许娘子还担心着,可生意这就来了。

        一个壮汉过来问:“小姑娘,你说不好吃不要钱的?”

        崔如英笑着道:“您就尝好了吧,我们这第一天开张,肯定不会砸自己招牌。大叔你拿几个?”

(https://www.biquya.cc/id158537/567931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