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少连蹦带跳逃也似的出去避难了。
小美拽着蔡夫人好一通劝:“您消消气儿!小蔡总有口无心,他心底里真正的想法一定不是这样的。”
司丽歌也远远地站在办公桌后劝人,生怕自己被捎带一下:
“杨姐,你快甭跟他一般见识,他也就是话赶话到了这个份儿上,那心里指定不是这么想的。”
蔡夫人气得半晌都转圜不过来脸色,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继续怒骂:
“蔡龙这个狗东西!跟他那个不是人的爹一球德性!!!”
“我当年,啊?小小年纪就嫁给了蔡德利,操持他们一大家子人的吃喝拉撒。”
“他没发达以前,我跟着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又不是心里不清楚。”
“他去煤窑下矿,我也跟着他一起,任劳任怨,他每天赚多少我也赚多少。”
“我就跟个老爷们儿一样,没日没夜地干着重体力的活儿。”
“他有弟弟妹妹要养,还有一个瘫痪的老爹要养。”
“我跟着他的那些年,给他的弟弟妹妹都成了家,给他瘫痪的老爹养老送了终。”
“哪怕是他那厉害的老娘,我都给他伺候得服服帖帖。”
“那老太婆让我给她洗脚,我就端着脸盆老老实实给她洗了这么些年的脚。”
“哪怕是下矿回来我自己都累得要死,我还是给他老娘端洗脚水。”
“他蔡德利呢?如今有了点臭钱,就在外面花天酒地、左拥右抱,压根儿瞧不上我这个黄脸婆了,呜呜呜~”
蔡夫人越说越委屈,哭得不能自已。
先前那份嚣张跋扈的泼妇劲头,此刻早已荡然无存。
老一辈的母亲,的确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还有不少人的丈夫选择用阵痛一般的方式跟她在婚姻里撕扯。
出轨,家暴,离婚,失踪,甚至杀妻!
这是和平年代被沉重的生活重担压迫最狠的一代,却也是承受能力坚韧如蒲苇的一代。
有人说,早年条件艰苦的年代,为啥老一辈儿就没抑郁症哩?
现在的小孩子,动不动就抑郁症了,不是跳楼就是跳河,矫情!
其实,这是非常偏颇的认知!
就问几个问题——
为什么每个村里、每个街道、每一个家族在那个年代都有一两个精神失常疯了的人?
为什么你的周围在那个年代总会出现那么一两个乃至更多的自杀者?
为什么那个年代精神失常的人会比后世遭遇的冷漠对待、强硬手段更残忍?
这些生病的可怜人,也许是遇到了困难,也许是遭遇了不公待遇,也许是错失了自己喜爱的人或事业。
而后,一时想不开,应激反应也就是冲动之下精神失常了。
或喝了农药,或上吊自缢,或跳了河,又或者其他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都是典型的心理出问题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罢了!
只是那个年代人们还不能普遍地使用抑郁症这个标签,并不是抑郁症不存在!
那个年代,如果这些人能及时得到干预、帮助、关爱,也许就不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悲剧呢?
另外,还有一个相当庞大的隐形抑郁症患者群体,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部分人家里那些偏激、固执、暴躁、自私冷漠的老人,假如带去医院看看心理医生,也许都会有一份不愿意承认、事实上却的确存在的心理疾病。
这也不能怪他们,谁生病了都不是他们自己的错,他们也不想。
(https://www.biquya.cc/id157868/3963105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