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青本就是因为有事才过来,事情得到解决之后,也没好意思继续占用沈舟的休闲时光。
跟沈舟再次道谢之后,他便走了。
沈舟也没把萧正青过来的事记在心里。
将萧正青送走后,他便带着苏婉清和平安回了爹娘那边。
在那玩了大半天,黄昏前吃了晚饭才回了这边。
他一觉睡得香,连上早朝时,心情都是极好的。
所以当刘公公派人过来喊住他时,他还乐呵呵地跟着陈公公去了乾清宫等皇上召见。
如今朝廷算得上平静。
大家各司其职,小事上就在朝上处理。
大事需要商讨的,皇上便把大臣们召到乾清宫里来讨论。
最终商量得出一个结果,便经由皇上的旨意分发下去。
沈舟现在也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如果党派斗争能少一些,就这样偶尔吵一吵,然后由皇上定夺,得出一个结果,这样的牛马生活也算不错。
但沈舟心里也明白。
这只是表面上的。
沈舟顺从且清醒着。
一直有意识地去做着自己想去做的事。
自他担任户部侍郎开始,便在慢慢渗透户部。
借着皇上的宠信,在站稳脚跟的同时,也在渐渐增强自己在户部的话语权。
好在高尚书并不限制他的行为,让他在户部里做些能让自己安心的事。
先前沈舟的操作不敢太明显,经过这近两年的蛰伏。
他对各省的情况也从那些账本中,以及各种渠道的消息中了解得差不多了。
晨曦温和,光线并不刺眼。
沈舟望着那红日,觉得计划也该开始了。
等南下的船只回来,这便也意味着,他先前的计划都将能一个一个地慢慢实现。
现在的话,就是争取皇上的支持了。
皇上今日就算不派人过来叫他,沈舟今日也是要过来一趟的。
在他的这些计划中,皇上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不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会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大乾或许会因为各种事灭亡。
但不能在他尚在人世的时候灭亡。
这是他的一点小自私。
至于死后的事,他看不到,自然也就无能为力。
历史从没有停止,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朝代的更迭,似乎也成了个必然。
兴盛期,停滞期,衰落期。
任何一个因素,都将有可能成为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
沈舟自知自己的能耐有多少。
他没有上帝之眼,看不到大乾潜在的各种因素。
只能走一步,看两步。
起码,无愧于心,也算是他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别人穿越过来会怎么样做,沈舟不知。
但他其实梦想也不大。
家人相伴,事业顺利,生活幸福。
皇上贤明不昏庸,便是他的幸运。
所以皇上这条大腿,他是抱定了。
沈舟眼睛微微一眯,转过身去。
刘詹刚好从里面打开门,对视上沈舟视线的那一刻,刘詹都要以为沈舟是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才转过身来的。
可下一瞬,刘詹便觉得,这应该是凑巧了。
他走路一向轻,又隔着一道门,这若是都能听到他的脚步声,那沈舟的耳朵未免也太灵了些。
刘詹压下心头的怪异,抬步迈出门槛。
或者是因为他见到沈舟的大多时候,都是在皇上身边。
刘詹觉得沈舟这人有时太直白了,有时又古灵精怪的,让人料想不到他的下一句话是什么。
有时看着有心计,有时看着却又觉得天真。
可一旦跟沈舟独处后,这人就变得温和有礼,丝毫不见在皇上面前的活力。
刘詹其实心里也挺怀疑的。
觉得沈舟这人,实在是复杂了些。
让他有时也分不清,到底哪个性子,才是沈舟真正的性子。
或许,都是吧。
“刘公公,刘公公?”
“沈侍郎早。”
刘詹刚刚确实是走神了,不过此刻神色并不显尴尬。
“皇上让你进去呢。”
沈舟点头,在进殿门前,轻声道:“刘公公刚刚没事吧?”
刘詹一顿,见沈舟眼神里的关心不似假,笑了笑。
“没事,沈侍郎莫要担心。”
他能说他是在想沈舟的性子吗?
显然不能。
刘詹说没有,那沈舟便信他没有。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殿。
皇上正在批阅奏折。
沈舟看了眼,便垂下眼,跟着刘詹往前走。
沈舟行礼,“微臣参见皇上。”
“嗯,起来吧。”赵骜放下笔,抬头看去。
“看来,爱卿昨日过得不错。”
面色红润,眉眼含笑,有眼的都能看出沈舟心情不错。
而沈舟心情也确实不错。
“皇上,昨儿微臣歇息,自是不错,只是一日,到底有些不够尽兴。”
刘詹瞟了眼,他这个常年无休,都是早中晚轮班制歇息的都没说话呢。
一日,一日够够的。
赵骜瞥了眼,“一日不错了,昨儿朕都没歇息。”
沈舟低着头,没敢吭声。
见沈舟不接话,赵骜眼里露出兴味。
“昨儿,萧正青去你那作甚?”
沈舟一顿,无奈道:“皇上连这都知道。”
赵骜眼里闪过一丝怪异,“朕可没有派人看着你,要怪,便怪爱卿现在被太多人看着了。”
萧正青如今正是被众人谈论的对象,他的动静,可是被不少人看着。
加上沈舟本也是被人盯着动静的对象。
这两人凑一起,可不就是众人皆知了。
沈舟一听,便懂了自己目前的处境。
“皇上可知是谁在盯着微臣?”
赵骜挑眉,看向刘詹。
刘詹心一提。
终于来了!
这次比之前要待得久些,也不知皇上是不是之前没想起来......
刘詹走后,赵骜的视线落在沈舟身上。
“爱卿难道猜不到?”
沈舟略一沉思,想到之前拉拢他不成的人,缓缓道:“楚尚书?”
赵骜眉眼一沉,“爱卿觉得,楚尚书为何要派人看着你?”
沈舟没有正面回应,反而问道:“臣听说淑妃快要生了?”
“嗯。”赵骜眼里闪过一丝不明情绪,“太医说就这几日。”
当初后宫里最先传出喜讯的,便是淑妃。
紧接着,是顺妃,然后是齐嫔,敬嫔。
四人传出喜讯的日子相隔不到一月。
这便是说,淑妃发动后,另外几位也快了。
(https://www.biquya.cc/id157666/283348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