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小如看完铺子,和秦风慢慢往回走。天气实在太冷了,厚厚的积雪被冻住,稍不留意脚下就会滑倒。
她正小心翼翼地迈着步,突然被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拦住。那妇人拉着个孩子,佝偻着身子站在她前面:“公子,行行好吧,可怜可怜我的孩子!”
林小如稳住脚步打量二人。妇人瞧不出年纪,脸上又黑又瘦,裂了好些细血口子,伸出来的那只手皮包骨头。那孩子看上去就四五岁,瞧不出是男是女,一头脏兮兮的乱发虬结着,像只鸟窝。巴掌大的小脸上,因为瘦,两只眼睛尤其大,此刻呆呆地茫然地看着她,没有神采,没有希冀,好像并不相信能得到帮助。
这么小的孩子,只怕已历经多次失望才是这种神情吧?
也许因为她脸上的不忍,妇人看到了希望,再次哀求说:“公子行行好,给孩子赏口东西吃就行,小妇人定不忘公子的大恩大德!”
林小如心里一酸,这个可怜又可敬的妇人,要的只是给孩子一口东西,就这么渺小而卑微的请求!
“你等等!”林小如四下一看,发现前面不远有个包子铺,门口炉灶上摞着好几个大屉笼,热气腾腾。
她让秦风带着两人过去,自己先跑上前买了四五个热乎乎的大肉包子,又向老板要了碗滚汤。
“大嫂,来,你也吃,趁热!”林小如将包子和汤递给妇人。
“小宝,快,谢谢恩人!”妇人没有接,却带着孩子跪在地上磕头。
“快起来,快起来!地上太冷了!”林小如吓了一跳,也顾不得两人身上脏不脏,一手拉起一个。这冰地上站着都觉寒气入骨,跪着还得了!
“谢谢叔叔!”小宝看着林小如,泪花顺着黑乎乎的皴裂的小脸淌下。他拿起一只包子,递到妇人嘴边说:“娘,你先吃。”
“娘不饿,小宝吃!”妇人抹了把泪,把包子又塞到小宝嘴边。
“大嫂,你就别和小宝推来推去了,都吃吧,不然真要凉了。”林小如心里酸得厉害,又对小宝说,“小宝乖,和你娘都吃,吃得饱饱的。不够,叔叔再买。”多懂事的孩子,这么小就知道孝顺娘。
“都吃吧,你们娘儿俩今天遇上好人了!”包子店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又端来一碗热汤,上面飘着亮亮的油花。他提了只凳子,将汤放在小宝面前。
“谢谢老板!”小宝乖巧地说。
“这娘儿俩,家乡遭了灾,男人死了,到京城来投亲,亲人又没找着。”老板叹着气,对林小如说:“咱也是小本生意,一大家人就指望着这点嚼的,帮不了人。还有那些孩子,没爹没娘的,比小猫小狗都不如,造孽啊!”
林小如顺着老板的视线转身,才发现原来不知什么时候铺子周围站了好几个小孩,小的五六岁,大的十来岁,一样的衣衫褴褛,一样的面黄肌瘦,眼巴巴地看着小宝母子手里的包子。
“老板,把包子再卖我几屉。”林小如看着这些孩子,心酸不已,有的还是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纪,就这样挣扎在生死线上了。她人微力薄,只能眼下能让他们吃顿饱的。
“来吧,每人拿几个。”林小如端下屉笼,示意那些孩子自己拿。
孩子们先是面面相觑,仿佛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待反应过来,一拥而上,每人抓满两手又一哄而散,却不走远,上上下下地看着林小如和秦风好一会,才啃起包子来。
其中最高的那个男孩子却没急着吃,而是问老板要了张纸,把包子仔细地一层一层包好,仿佛那是什么珍宝似的。
“你为什么不吃?”林小如见他认真郑重的样子,心里一动问。
男孩喉咙滚动两下,似在竭力忍受热包子的you惑,看着林小如却不做声。
“你是想带给谁吗?”林小如又问。
男孩仍不出声,眼神微微发亮,似有希冀,有急切,有迟疑,还有畏缩。
“你最大吧?天气太冷了,带他们在背风的地方避着去吧。”林小如见问不出什么,无奈打住。她想帮助这些孩子,可在没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前,不敢随便开口给人希望。如果做不到,孩子们会更失望。
林小如付了包子钱,又留了些给老板,对小宝娘说:“大嫂,如果还找不到亲人,小宝饿了就带他过来吃点东西吧,我已经和老板说好了。”
“小妇人谢公子大恩大德,公子的恩情小妇人来世做牛做马也会报答。”妇人涕泪交流,望着林小如的背影跪拜。
“公子,公子!”林小如刚走出几步,就听到身后急促的叫声,还不及回头,就见先前那男孩跑到她面前“咚”的一声跪下。
“公子,求求你救救丫丫吧,丫丫生病了,病得很厉害,求求你了!”男孩跪在林小如身前,眼里全是哀恳。
“起来说话吧,她在哪里?”这次秦风先开口了。
“在东城外的城隍庙边,公子请随我来。”男孩非常机灵,转身就要带路。
“我们又不是大夫,这样去也没用啊。”林小如叫住他。
男孩回头,一脸失望。
“我们得先请个大夫,如果远的话再叫辆车,免得耽搁,对不对?”林小如解释。
“嗯!”男孩猛点头,对那帮孩子一挥手,“回去吧,我们去找大夫给丫丫治病。”
从城隍庙回到家,已是掌灯时分。林小如又饿又累,却没有胃口吃东西,经过下午的事,整顿铺子的心思也暂时搁到一边。
“吃点粥吧,都累了一天了。”秦风吩咐香草熬了一碗香香浓浓的粥给林小如,逼着她吃完了。
“想帮帮那些孩子们?”秦风轻轻揉捏着林小如的腿,为她消除疲劳。
“那些孩子们太可怜了,连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都没有。”林小如长长叹了口气。想着城隍庙旁边那间破败的小屋,屋顶尽是窟窿,没门没窗,三面墙倒了一面,哪里能遮什么?十多个孩子不知从哪里捡了些枯草破布垫在地上当床,晚上挤在一起彼此用体温取暖。这几天下雪,天气太冷,就有好几个孩子受了寒病了,其中叫丫丫的那个女孩已经躺了几天,气息奄奄的。
“是不是已经有了计划,你说,我去做。”秦风伸手顺顺林小如皱起的眉头。
“一时也没有长远之计。眼下只能暂时帮他们顺利过完这个冬天。”林小如说,“我想找人把那屋子修葺一下,孩子们呆在里面也暖和点;给他们些被子,每人做几件厚实的衣服;再送些米粮过去,简单砌个灶,孩子们自己做些东西吃起码能裹腹。”
“这些都不难,明天我就让人去做。”秦风很爽快地说。
“我们也看着些。衣被料子也不用太好,暖和就行,不然惹人眼馋抢了去,还是白搭。这些钱我来出,到时只怕还要借你的名头用用。”林小如说出自己的想法。
“什么你的我的!小如,咱们是一家人,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就是咱们秦家的事。”秦风听林小如分得那么清,有些不高兴。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事,说不定以后可以为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做点事。”林小如解释。
“我们小如要当大善人了。”秦风打趣她,双眸闪亮。
“我哪有那么高尚!就当是考验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吧。”林小如不好意思。
秦风还真是言出必行,第二天就让人分头按林小如的要求去做。下雪工匠难找,林小如和秦风亲自出马,用了比平时高许多的价钱,才雇了两个泥瓦匠一个木匠。几个工匠忙活了好几天,将城隍庙边的破屋装好门窗,倒塌的那面墙重新砌上,堵好屋顶的窟窿,另外又严严实实盖了好几层草。
当林小如带着人将衣被米粮送去时,孩子们正围着新砌的小灶蹦蹦跳跳,乐得不行。丫丫的病也好了,看到林小如和秦风,跑上前“扑嗵”跪下,两眼窝着泪就是说不出话。
“谢谢公子,公子以后若有什么需要,只管差遣。”最高的那男孩俨然这群孩子的头,叫杨成,那天被林小如说了后,改跪为躹躬。
“公子以后只管差遣!”那帮孩子立马有样学样,一齐朝林小如和秦风躹躬,异口同声地说。
林小如拉起丫丫,又是乐又是感动。这些孩子懂得知恩图报,还没学坏就好,以后若想为他们做点事也轻松得多。
“我不差遣你们。但是有些话咱们必须说在前头。这第一条,你们要像以前一样,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第二条,如果有人欺负你们,要抢你们的东西,记得说这位风公子;第三哩,不许仗着风公子的名头欺负别人或者偷抢,反正就是不能做坏事。如果大家做不到这些,那以后我就不会再管你们。大家记住没有?”林小如严肃郑重地提出几点要求,她不能因为帮助这些孩子给秦家带去麻烦。
“记住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如果谁不服从就赶出去!”
“大家要互相提醒,互相约束,可不能等到犯了错赶出去。”林小如说。
“公子放心,我一定会看着大家,不会辱没公子名声。”杨成一本正经地承诺。
“很好!杨成,君子守信,我相信你能说到做到!如果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按我告诉你的地址去找风公子或者,就说找三少也行!”林小如临走又叮嘱他。
“杨成记得!”杨成带着孩子们恭敬地将他们送出好远。
(https://www.biquya.cc/id15736/826682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