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压根就不觉得这是问题,因为在他看来,他老爹应该不会如此糊涂才对。
但杨雄他们却面面相觑,然后杨雄才对着杨安问:“安儿,你爹可是家主,你这尊他一个太上皇,不合适吧?”
“还有就是,咱目前还在造反,都还没称帝呢?”
“对啊郎君,这事是不是说早了?”
房玄龄他们也跟着颔首。
此时的他们,都有些不敢支持杨安灭高句丽了。
万一因为灭个高句丽,让陛下和太子打起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有甚不合适的?我爹若是当真昏聩成那样,给他一个太上皇,都算是优待了。”
“至于你们说的还没称帝这事?”
“咱若是连高句丽都灭了,那咱称帝不就完了吗?”
“那时还有谁会反对,谁敢反对?”
可杨安却嫌弃看着众人,说完才摆手道:“好了好了,这些都是后话,咱就以后再说。”
“当下咱还是说说高句丽打算入侵这事吧?”
“根据王世充让人传来的消息,高句丽王此次准备了十五万兵马,意图渡过辽水,从梁郡扣关。”
“即便王世充是咱自己人,那渊太祚咱也打算拉拢。”
“可当下却也还未曾拉拢。”
“既然没有,那高句丽的这十五万兵马,咱就必须挡在国门之外,绝不能让他们攻破梁郡,进入大隋境内。”
“这点各位内阁大臣应该没有异议吧?”
杨安肯定是不会让高句丽兵马进入大隋境内的,因为一旦他们扣关成功,就意味着会有百姓惨遭屠戮。
这是他不允许的。
故此这会,杨安觉得还是说说这事,提前布防,比扯他老爹那些破事要重要的多?
毕竟他老爹的事,说到底也只是家事。
家事哪有国事重要?
“嗯,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肯定的,臣等也赞同郎君之主张。”
观王杨雄他们颔首,随后杨雄才建议说:“若是如此的话,那咱就从十二卫里抽调四卫,先遣二十万大军过去,于梁郡一线布防。”
“就是这二十万大军,该由谁来统领?”
说到这时,杨雄也在思索。
甚至就连房玄龄他们也一样。
当然这可并非他们没有合适的人选,他们只是想看看杨安的军事指挥才能,探一探杨安的底。
毕竟他们见过最多的,还是杨安在其他方面所展现的才能。
至于领军方面,他们见的也很少。
“就让徐世勣和来护儿一同领军吧?”
“来护儿为辽北道行军大总管,徐世勣为副将,再辅以单雄信,张须陀担任左右翼先锋,各位以为如何?”
杨安沉吟了下说道。
他这么安排,肯定是有他的用意。
因为徐世勣和单雄信都属于年轻将领,如此安排,一来可以让他们跟着来护儿和张须陀学习。
至于第二,第二那就是防止这些原本属于大隋的臣子产生异心。
尽管他也不觉得这些人会有异心,但该留的后手,他还是要留的。
“嗯,来护儿身经百战,由他来担任辽北道行军大总管倒也合适。”
“至于徐世勣,单雄信,张须陀三人,也都是执掌一卫的猛将,臣等没有异议。”
杨雄众人对视一眼,这才嗯了一声应下。
“好,既然没异议,那就稍后内阁下旨,令他们整顿粮草兵马,准备出发。”
杨安颔首,随后才又忽然道:“不过除了高句丽,还有突厥。”
“如果说高句丽有咱自己人,还不足为虑的话,突厥的李世民可就是仇人了。”
“对于突厥这边,各位有什么好的人选吗?”
杨安是懂朝堂博弈之道的。
这些内阁大臣不反对他先前的决定,他也不能丝毫机会都不给人家。
就比如杨雄。
杨雄的两个儿子,可就在十二卫领军呢?
这时候,他肯定得适当让步一下。
不然搞的大家心有戚戚然,谁还会为他卖命?
而杨雄他们,听杨安如此说,也愣了下,然后杨雄才眼神里有着赞许的回道:“突厥那边,根据咱在突厥的探子传来的消息,李渊那嫡次子李世民,如今已经被突厥始毕可汗封为右屯王了,手里大概有兵马十万。”
“这十万兵马,都是受他节制的。”
“至于其他的,我觉得始毕可汗应该不会支援他。”
“而若是始毕可汗不支援,也就是说,李世民南下,很有可能就是这十万兵马。”
“又或者比这还少,毕竟他也不可能倾巢而出,多少得留点人守着老巢。”
“若是这样的话,咱们抽调两卫,调动十万大军即可。”
“当然如果辽东战事轻松,咱也可以从辽东抽调部分兵马,令他们截断李世民退路,让其有来无回。”
杨雄是了解杨安布置这个钓鱼局之目的的。
既然了解,他自然得想办法为杨安留下李世民。
甚至就连房玄龄他们也赞同说:“我们也觉得这样安排合适,不过领军之人,还是郎君亲自指派的好。”
当官是一门艺术,能做内阁大臣的人,就没有谁是笨的?
若是没有,他们肯定也能看出来,杨安这是故意给他们安排人的机会。
可这机会他们不能要啊。
君王给,那是君王大度。
但做臣子的,不能真的君王给啥你就拿啥呀?
尤其是军权这块。
他们若是今日按照杨安所说,替杨安指派了将领,即便杨安不说什么,杨广回来能不说吗?
朕留下了太子监国,那便一切由太子做主。
你们内阁只是太子的工具人。
作为工具人,却越俎代庖?
那对他们来说,可绝非好事。
“我来指派?”
杨安怔了怔,然后才笑道:“行吧,那就我来指派。”
“突厥这边,就任命麦铁杖为主帅,程咬金和罗士信为先锋,杨六五,以及伯父家的两位兄长一起随军。”
“兵马的话,便抽调麦铁杖和罗士信麾下两卫。”
“行,没问题。”
“只是让杨六五随军,安儿你的安全?”
杨雄他们点头,然后杨雄才担心询问。
“对啊郎君,杨六五可是保护您的。”
房玄龄他们也跟着附和,但杨安却一笑道:“我就在这宫里,需要有人保护吗?”
“这事就这样定了,你们内阁回头下旨就行。”
“至于公瑾兄?”
杨安说到这时,看了张公瑾一眼,然后才继续道:“公瑾兄你就三日后出发,我这两日与长孙无忌和裴宣机说说,让他们过去后,都以你为首。”
杨安这是担心三个老阴比聚一块,谁也不服谁,掐起来了。
所以故意给他们指派个首领,防止耽搁了大事。
这一点张公瑾也明白,所以立刻就应声行礼:“谢郎君。”
这话说完,他才再次道:“不过对于各位内阁大臣方才所说之抽调辽东兵力截断李世民退路一事,公瑾倒是有些其他想法,就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公瑾此时也有点尴尬,按理说,他不该讲。
人家内阁大臣什么层次?他又是什么层次?
这根本就没有他说话的份好吧?
可是作为臣子,他却还是想说说。
毕竟有更好的主意不建议,那可并非臣子之本分。
“哦?公瑾兄有不同想法?”
“那就说,咱们畅所欲言,有话直说便是。”
杨安也这才眉毛一挑,诧异看着张公瑾。
“对啊公瑾贤侄,有话你就说,我等也不是听不得忠言之人。”
观王杨雄他们也笑眯眯的,张公瑾这才颔首道:“行,那下官就说了。”
“下官的意思是,咱其实没必要抽调辽东兵马,截断李世民退路。”
“那突厥始毕可汗,名义上还是臣服大隋的。”
“既然如此,咱不妨给他下道旨意,让他在李世民兵败后,负责截杀李世民。”
“此事他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对咱都是有利的。”
“他若答应,那李世民便无需咱费神,自有突厥人截杀。”
“可这事他一旦做了,到时突厥那些弱小部落必定心寒,突厥的人心也就散了。”
“人心散了,突厥距离内乱也就不远了。”
张公瑾奸诈笑笑,稍微停顿了下,然后才继续道:“同样的,他若是不答应。”
“不答应也没事,不答应那就是不遵朝廷旨意,咱正好名正言顺出兵伐之。”
“届时朝廷大军压境,突厥各部落必定心思各异,甚至有人责怪始毕可汗决策失误也属正常。”
“如此情况下,突厥依旧会内乱。”
“不知郎君和各位内阁大臣以为,下官所言妥否?”
张公瑾说完就小心翼翼看向杨安和杨雄众人了。
杨雄他们没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看着张公瑾。
但杨安却一笑道:“妥,公瑾兄不愧是公瑾兄。”
“你这是横竖都要让他们自相残杀呀?”
“回头记得多去庙里拜一拜,懂吗??”
(https://www.biquya.cc/id156430/3426446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