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广州消息
事实上,在谷大用离开顺天前。
东西厂和锦衣卫,就已经完成了合并。
只不过,眼下这三方,还没有做到完全融合,办差之地也都在各自原本的地头上。
许是这三者存在过久,不少人提起时,依旧用的原本的名讳。
就比如这王喜,显然是尚未转过弯来。
“东西给我。”
“都在这折子上,锦衣卫来的人说,这消息是分批送到的,内容过于杂乱,就招人重新誉写了一遍。”
接过王喜递来的折子,朱厚照就随手翻了开来,入眼的密密麻麻的毛笔字,还能嗅到淡淡的墨香。
【臣谷大用拜呈:至广州已有十多日,此地风貌大异于顺天,每至深夜,臣无不思顺天……】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朱厚照打眼一瞧,心里不由暗骂了一声,再往后翻看,总算是进入了正题来。这里面内容不少,朱厚照大致浏览了一遍后,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谷大用上报的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最为主要的一类,就是广州市舶司方面的情况,如今,广州市舶司已经开始了打造远洋船舰,不过因为技术的缺失,加上种种因素,远洋船舰的制造,极为不顺。
这第二类,主要是对广州当地,私商情况的介绍,根据谷大用的调查,广州之地私商泛滥,很多私商背后,均有当地的豪族支持,甚至于,市舶司暗中也和私商来往甚秘。
第三类是对外商的介绍,按照谷大用所见所闻,那些来自东西洋的外商,在朝廷划定的暂居地内,肆意营造建筑,甚至不准普通的百姓靠近,更有甚者还持有火绳枪,百姓深受其苦。而市舶司方面,由于朝贡交易的缘故,素来都是听之任之,管理极为放松。
“情况比想象中更差。”
舰船造不出来,私商泛滥,那些外商也跋扈不已,甚至威胁到了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
这每一条,都不是朱厚照能忍受的。
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他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整个民族遭受外地压迫的岁月,但也对这种事痛恨不已。
此外,朱厚照还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词汇,那就是朝贡贸易。说起这朝贡贸易,朱厚照就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嗯,应该说整个老朱家,都是失了智了,才会维持这朝贡贸易。
所谓朝贡贸易,是大明海禁之后,所造就的一种不对等的贸易。在海禁这个大环境下,普通的商人是不允许和东西洋国家商人贸易的,一旦发现,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也是私商泛滥的主要原因。而在海禁的情况下,这所谓的朝贡贸易,是唯一被大明允许的。原因很简单,这玩意是朝廷自己组织的。
朝贡贸易,海外国家往往以使团的名义,向大明皇帝进贡各种物品,而大明一方,在接受了这些贡物之后,往往会以赏赐的名义,回赠一些东西,以此来体现双方之间的友好关系。
朱厚照觉得,老朱家集体失了智,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明方面在朝贡贸易中,回馈给外商的东西,总价值一般远超贡物数倍乃至十倍。
如此,外商有利可图,自然很愿意将这一本万利的买卖进行下去。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外商就越来越热忱朝贡贸易了,诸多外商打着使团的名义,玩命似的往大明进贡,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后来,大明为了方便外商,甚至还给人专门划了临时居住地。
而大明,在朝贡贸易过程中,自然是亏了血本,但为了向那些所谓的使团宣扬大明大国上国的气度,就一直硬着头皮坚持着,到了如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累赘了。
“舔着脸给人送钱啊。”
朱厚照暗叹一声,心里顿时产生了,取消朝贡贸易的想法。不过,这念头刚出现,就被他摁下了。
吃了一百多年的亏,直接取消的话,无疑太便宜那些“使团”了,朱厚照打算,等过段时间,时机成熟后玩一次大的。
回本自然不可能,但一定可以出一口恶气。
至于,这口恶气出了的同时,会不会影响大明的形象,朱厚照压根不会考虑这些。
东西二洋,东洋时下最为活跃的,就是岛国那帮人了。
这些人现在还没有到大明来惹事,但在整个东南亚地区,可是每天都坐着烧杀抢掠的勾当。
再说西洋,如今的佛郎机人,分外的强大,仗着舰队的强大,火绳枪的先进,佛郎机人往往能以几千人,就轻易打败实力弱下的小国家,个中有多少恶事,自不用言表。
朱厚照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面对的是强盗,那就不必讲道理,怎么痛快怎么来,眼下这口恶气出不来,也只是因为大明在海上比较弱势罢了。
但,一切都不会太久了。
“你去内阁传个口谕,让内阁方面拟一道旨意,分别下发给广州,福州,大连以及天津的的市舶司。其一,以后朝贡贸易,市舶司方面的回馈,以公平为原则,不得擅自惠赠于洋人。这其二,收回各地使团暂居地,对有劣迹的使团,按照大明律法做出惩罚,但不要杀人,尽量都关押起来。好了,就这些。”
“是。”
王顺听后,施礼之后就快步离去。他能看得出来,朱厚照这会儿有些生气,这次也是动真格了。
内阁办公所在的偏殿。
当听完王喜带来的口谕后,众人顿时愣住了。
这道口谕的内容,可是涉及了不少东西,贸然改动的话,恐怕是有损大明的形象。
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事若是做成了,对大明而言无疑是件大好事,至少不会继续吃亏了。
这一点,管钱的韩文天,是最有发言权的。
户部那边,可是经常因为朝贡贸易的事情,私下里谈论呢,这种明显吃亏的勾当,他们早就不想继续了。
然而,朝贡贸易已经进行百年有余了,和大明的国策差不多了,户部这些人也不敢随便上奏。
(https://www.biquya.cc/id155829/5679302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