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就送张辽高顺,我还怎么输? > 第四百四十三章 捷报入京,火炮问世!

“捷报!捷报!陛下御驾亲征,一举覆灭孙权,收复扬州全境!”

捷报一路由江东传至北平皇城,沿途百姓无不拍手叫好。

“陛下英明神武,天下即将一统,大汉再次复兴!”

“江东平了,益州也不远了,和平终于要到了!”

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各地都在庆祝这场胜利的到来。

而此时,北平城郊外兵工厂内,太子刘炎与丞相荀攸、尚书令戏志才、兵部士郎徐庶、周瑜等众人一起,正满脸期待的看着眼前一幕。

只见几名士卒在一个硕大且空心的钢柱之中填装火药,这钢柱架在一辆两轮车之上,斜指苍穹。

随后在钢柱底部圆孔之中插上引信,又用长棍将钢柱内的火药夯实,随后从翘起的一头放进一枚特制的炸弹。

“太子殿下,丞相,这便是陛下此前命下官打造的火炮。

按照陛下的设想,此火炮仅为初级版,只可惜下官才能浅薄,威力更强大的火炮,目前还没有眉目。”

马均满脸复杂的看着自己的杰作,一旁的刘晔看向马均的目光透着敬佩。

这火炮他们已经实验过很多次了,威力比投弹炮强的太多!

也正因如此,马均对于刘俊跟他描述的那种一炮可以轰塌一面城墙,可射数十里距离的火炮,就更加期待了。

刘炎摆摆手道:“马卿之才,千军万马所不及,父皇曾有言,科技非一日之功,未来可期!”

说着,连忙催促道:“快,点火,让我等看看威力到底有多大。”

马均笑着点点头,亲手接过士卒手中的火把,点燃尾部引信。

滋滋~轰!轰!

只听一声巨响,火炮车猛的向后一震,随后千步之外的一处半山腰处又传来一声炸响。

山石飞溅,树木倒塌,看得众人一阵目瞪口呆。

荀攸、戏志才、周瑜、徐庶等人看着这让人震惊的一幕,惊得张大了嘴巴。

后方,经徐庶引荐,已经成为太子府先马和舍人的诸葛亮、庞统二人对视一眼,同样被这一幕感到无比震惊!

两人从荆州归来之后,先是被徐庶引荐做了县令,后又被刘炎看重,收入太子府,为太子刘炎出谋划策。

两人也被刘炎身上那股真诚,以及勤奋、睿智所折服,甘愿效忠。

两人也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炎,能够得到刘炎的重用,将来定能青云直上,一展胸中抱负。

与前世不同,刘俊以正统之名,提前许多年展现出了大一统的趋势。

还有其新颖有效的治国政策,都让诸葛亮和庞统两人没有加入其他势力的打算。

但他们此前只知道镇北军强大,一统天下只是时间问题。

却不曾想到,竟然还有如此国之重器!

两人齐齐看向马均,这个人,太重要了!

果真如陛下所言,其作用千军万马所不及也!

刘炎呆愣片刻之后,突然哈哈大笑:“好!有此重器,何愁蜀中不克,何愁那多重险关!

马爱卿,此火炮如今打造了多少?”

马均看向一旁的刘晔,刘晔躬身道:

“回禀太子殿下,在未得到丞相与太子殿下首肯之前,仅打造了二十门火炮,用于测试威力。”

刘炎闻言看向荀攸:

“丞相、戏尚书,此火炮优先供给大将军黄忠与前将军黄叙,助其攻破蜀中险地如何?”

荀攸、戏志才二人微微点头,荀攸道:“可!如今江东战事已至尾声,并无难事。

反而蜀中多险关,正可用这火炮为大军打破局面。”

戏志才也是点头赞同。

西路大军之所以迟迟没有覆灭刘备,除了刘俊“先江东后益州”的计划,让黄忠稳扎稳打之外,

最主要的还是蜀地道路难行,且多易守难攻的险关重卡,这才迟迟不能全胜。

要是有这大炮开路,问题就简单许多了。

刘炎转头看向马均和刘晔二人:

“两位爱卿,立即将此火炮投入量产,先打造一千门,质量一定要严格把控,这二十门火炮便由兵部运走。”

马均、刘晔躬身道:“喏!”

刘炎作为监国太子,有处理一切军政要务的权利,这点自然能够做主,就是荀攸和戏志才也没有意见。

徐庶、周瑜二人闻言,立即开始与刘晔进行交接,带人去取那二十门火炮。

众人刚走出兵工厂,门口的典满早就等候多时了,见刘炎出来,连忙拱手道:

“殿下!捷报!江东捷报传来,陛下已覆灭孙权,收复扬州全境,我军,大胜!”

众人闻言,再次大喜,刘炎哈哈大笑道:

“好!今日双喜临门,今夜皇宫设宴,快去通知荀彧、田丰等三省六部主辅官员,今夜犒劳诸位劳苦!”

刚才还在说江东战事已经到了尾声,要把大炮供给西路大军,这会儿江东的捷报就来了。

荀攸迟疑道:“殿下,陛下尚在亲征,我等在后方尽心竭力乃是职责所在,此时庆功,是否不妥?”

刘炎摆手道:“无妨,前线将士自有父皇嘉奖,后方百官处理政务、为大军保障后勤补给,也是劳苦功高。

况且今夜非是要论功行赏,只是设宴欢庆,无伤大雅。”

论功行赏肯定是需要等刘俊班师回朝的,这点,刘炎不能越俎代庖。

荀攸见刘炎如此,也没再继续劝说。

的确,前线作战,他们这些在后方处理政务,为大军保证军需补给的官员也是不能忽视。

如今江东大捷,适当设宴庆祝一番,也算是对这些人的恩赏。

风风火火进入皇宫,刘炎第一时间跑去后宫向皇后荀采报喜。

夜晚,皇宫内热闹非凡,四处洋溢着一片喜悦。

大殿内,皇帝宝座下方共有九节宽大的台阶,刘炎就坐在皇位下手左侧第一节台阶,荀攸坐在右侧第五节台阶。

下方,则是田丰、荀彧、戏志才等一众大臣按职爵分坐左右。

一曲歌舞退去,刘炎举杯道:“诸位臣公,此次父皇举兵南征,离不开诸位在后方全力支持。

在此,孤敬诸位一杯,诸公辛苦!”

众臣举杯:“谢太子殿下!”

刘炎虽然年轻,但这段时间在众人的辅佐下,处理各项国事也是井井有条,已经初显帝王之像。

只要继续保持下去,将来继承皇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众臣也都对这位太子殿下非常认可。

一杯酒下肚,刘炎继续道:“诸公畅饮,待父皇得胜还朝之日,孤定会在父皇面前,为诸位请功!”

众臣举杯,齐声道:“愿为大汉效死!”

大殿后方,荀采与蔡琰两女听着前殿的声音,欣慰的笑了。

半晌之后,蔡琰又满怀思念的道:“姐姐,陛下既已大胜,为何还不回京?”

荀采起身做到蔡琰身旁,揽过其肩膀柔声道:“妹妹这是思念陛下了?”

蔡琰也没否认,微微点头。

荀采牵着蔡琰的手,两人走出后殿,漫步在御花园之中。

“陛下南征之前便立下誓言,南征是要一举荡平南方乱贼。

如今孙权已灭,可还有那益州刘备呀,不覆灭刘备,陛下是不会轻易返回的。

不过呀,想必也不会太久了,我等便安心等候便是。”

蔡琰抿嘴,微微点头,两人一同看向南方,眼中思念不减。

(https://www.biquya.cc/id154463/3146396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