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就送张辽高顺,我还怎么输? > 第四百六十六章 五大军区,四方边镇!

这是几位封爵最高的,由于他们的官职已经升无可升了,只能提升他们的爵位。

这也是古代朝廷惯用的封赏方式,晋爵或者增加食邑。

而县侯,其实也已经到达了一个臣子的极限高度了。

再往上,那就要剩下封公封王了!

在大汉,公爵是不会轻易分封出去的,而王爵又有非刘姓不封王的规矩,毕竟公爵和王爵是可以拥有自己的封国的!

刘俊也不允许有这样的存在,如毒瘤脓疮一般生长在大汉版图之内!

这不是小气,反而是对这些大臣的爱护。

比如当初刘邦大肆封王,可结果又有几人得了善终?

除了八大顶级列侯之外,还有诸如徐晃、张郃、张秀、陈到、马超等一众各军主将也都爵位提升了一级。

另外,刘风:封乡侯,封安西将军,刘杰:封乡侯,封安南将军。

剩余最后一个镇东将军之位,封给了现任江夏太守的汉王刘龙。

作为二皇子,同时拜师张辽和郭嘉二人,刘龙自从军以来,个人能力有目共睹,累积的功劳也有不少。

除了那喜爱寡妇之名不知怎的就传扬了出去,对他的名声有些损伤之外,这个职位刘龙当之无愧。

但他不偷不抢,这也不算恶名,并没有多大影响。

还有在此战之中,在西凉,一战覆灭羌族八万大军的徐庶,也获封乡侯,职位依旧回归兵部,但多了一个军师将军之职位,将来还有机会领兵出战。

这可是让人群之中的周瑜羡慕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痛心啊!

同为兵部士郎,徐庶已经冒头上去了,自己却仅仅获封了个关内侯,一下矮了好几节呢!

但徐庶追随刘俊较早,能力也有目共睹,他除了羡慕,并没有嫉妒和不满,反而为徐庶感到高兴。

武将的封赏荀彧宣读了足足半个时辰,说得他是一阵口干舌燥。

不过好在刘俊适时命女官给他送上一杯温热茶水,这才缓解了下来。

再次行礼感谢之后,荀彧又开始宣读文臣封赏。

文臣,也封了八大县侯,分别是丞相荀攸、兵部尚书兼中路大军统帅的郭嘉、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少傅兼西路大军军师贾诩。

尚书令戏志才、中书令荀彧、监察御史田丰、工部尚书马均、尚书右仆射兼刑部尚书程昱。

这八位也是如今朝堂上声势最强的八位文臣,与沮授、荀谌等人一起,组建了如今大汉朝堂完整的权利核心。

此外,曹操升任尚书省尚书仆射,也成功进入大汉权利中枢。

原本一直跟随在曹操身旁任职襄阳郡尉的许褚也被调入天子近卫军中,因其在交州战场的功劳,获封虎烈将军。

宣读完所有封赏之后,荀彧长长松了口气,又拿起一道圣旨道:

“今天下方定,各地仍旧不乏心存妄想之徒,部分民心尚未归复。

未免动乱再起,百姓罹难,现设东南西北中五大军区,以镇天下!又设四方边镇,戍边安守!”

天下一统之后,那些山贼土匪、诸侯旧将、后裔、不甘心被刘俊政策削弱的世家门阀,其实并不是全都安分。

而且大汉国土面积庞大,也的确需要军队镇守各方。

这一点,在南征之前刘俊就有跟荀攸等人商议过,此时只不过是拿出来实施罢了。

只听荀彧继续道:“狮虎营、虎豹营、陷阵营、忠义营四营削减至二十万大军,成立北方军区,留守京都。

于扬州南昌城设立东部军区,由后将军甘宁主事,下辖赤霄军二十万大军,多余兵力削减。

于中州洛阳成立中部军区,黄叙领二十万赤龙军镇守。

于益州成都城设立南部军区,赵云领兵二十万,下辖徐晃、张郃、陈到三将,多余兵力削减。

于凉州张掖成立西部军区,张飞领兵二十万,辖马超、太史慈、张秀三将,多余兵力削减。

各军区有统兵、练兵之权,不得干涉当地官府政务,无诏不得离开驻地,无诏不得擅自用兵。

以上各将领麾下标准统领军队皆为五万,多余士卒削减之后,可落地为民,也可充入和郡县尉府缉捕之中,或者担任乡中游徼。”

荀彧一口气宣读完五大军区兵力和驻扎之地。

之所以要规范每个将领麾下兵力,主要是担心在削减的时候产生矛盾。

要是为此发生争执,影响彼此之间的感情不说,也不利于各军区驻地团结。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些大将拥兵一方,会不会有反叛之心。

哪怕这一批人没有,下一批呢?往后百年呢?

到时候难保有人成功将整个军区收服,从而割据一方,分裂大汉。

对此,刘俊的策略就是,除北平皇城的北方军区之外,其余四大军区三年一轮换,大军不动,将领轮转。

而且暗卫改为赤龙卫,监察天下。

荀彧宣读完五大军区任命之后,又接着宣读四方边镇。

“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军成立四方边镇,各五万兵马,分别驻守在永昌郡、朔方郡、玄菟郡和汉州朝汉城四地。”

荀彧宣读完毕,众将跪拜领旨之后,荀彧退回,这时,荀攸又走了出来,朝刘俊拱手道:

“启奏陛下!如今大汉自广推书籍以来,各地文风渐盛。

臣以为,如今的取仕之法,已然不符合当下国情,微臣建议,取消察举制与问政考核制度,改科举取仕,以彰公正!”

荀攸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子呈给皇帝刘俊,这就是科举制的详细介绍。

轰!!!

荀攸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对于之前的五大军区,四方边镇他们都觉得没什么。

但废除现有的取仕之法,可是在动摇大汉国本根基的大事!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这科举取仕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大殿之中的许多世家之人却敏锐的察觉到了一阵寒意!

但他们仍旧不敢发声,因为这说话之人乃是当朝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荀攸,得皇帝盛宠的心腹爱臣!

所有人都不傻,荀攸能提出来,明显就是已经跟皇帝商议过,并获得皇帝认可了的。

亦或者,这根本就是皇帝授意荀攸提出来的!

的确,这确实是刘俊把方案交给荀攸,让荀攸提出来的。

荀攸自然也知道刘俊的用意,这件事他没办法拒绝,也拒绝不了。

好处是,科举制一旦有效,他荀攸之名将名垂千古!

但他要面对的,就是这个时代大汉各大世家铺天盖地的压力!

好在他背后有刘俊为其撑腰,他无所畏惧!

刘俊假装疑惑的接过折子打开看了起来,片刻之后,抬头看向荀攸,脸上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笑容。

他将折子合上,交由女官:“传给尚书令、中书令、监察御史查看。”

(https://www.biquya.cc/id154463/307654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