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都在关注西班牙舰队何时到达美利坚的时候。
东洲帝国皇帝方铭州突然对外宣布,授权首相府调动军队,完成东洲帝国的一统。
消息一出,全世界顿时哗然起来。
那位皇帝终于不忍了?
全世界都没人看好南清,大家都知道,只要东洲一发力,南方就如同以卵击石,根本对东洲造不成威胁。
能对东洲造成威胁的只有那些列强。
准确来说就是大嘤和法兰西,德意志和美利坚的势力已经撤退了,沙俄就是想威胁,也没有那个能力了。
偏偏这两个国家现在深陷战争无法自拔,德意志不用说了,两国关系好的很,沙俄现在还忙着造舰呢。
五大列强除了一个奥匈,其他都忙不抽身,再加上美利坚现在忙着找西班牙舰队呢。
这个空窗期简直就是送上门的。
现在都1898年了,再不统一大力发展经济,到时候一战就赶不上趟了。
此时的临安府,南清的朝廷所在地。
李鸿章正躺在椅子上,整个人脸色灰白。
这两年来南清的事情让他耗尽了心力,本以为天下思清,自己在南方树立起大清的旗帜。
就会万人景从,可到现在他算是发现了,这个天下就没有人怀念清朝的。
“大人、大人。”
几声呼喊让李鸿章回过神来,就看到自己的幕僚张佩纶站在一旁局促的样子。
“哦,是幼樵啊,又有什么事情了,我不是说了吗,有事就去找岘庄和文卿他们。”
闽浙总督谭钟麟,字文卿,两江总督刘坤一,字岘庄,这两位也是南清最有权势的几人之一。
看着自己的幕僚不说话,李鸿章就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
“说说吧,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熬几年。”
看来自己恩主的样子,张佩纶也是深吸一口气,南清发展到今天,岂能全部怪罪中堂大人。
如果不是那些洋人,和那些总督,中堂大人早就回家颐养天年了。
“大人, 东洲首相府发来电报,要求我们南方朝廷在七日内投降,否则大军南下,西南俱为齑粉。”
“现在东洲的舰队已经抵达长江口,负责防卫东洲海军的大嘤军舰已经全部撤走了。”
“现在皇帝以及各大人都在等着大人的意见呢。”
张佩纶说完,把头垂了下去。
没想到,李鸿章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表现的太多惊讶。
现在的南方是什么样,张佩纶可是非常清楚的,自从东洲那位皇帝要求英法三个月退出南方,虽然最终英法抗住了压力。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南方的好日子到头了,大家都认为东洲在收拾西北,腾不出手来对付他们。
最起码还能过一两年的逍遥日子,毕竟西北可是有沙俄和大嘤势力存在的。
现在的南方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白银泛滥,金子已经很久都看不到了。
那位盛宣怀被东洲枪毙之后,南方的经济也在崩溃的边缘。
东南互保,已经成为一个笑话,这几个月来,学生闹事,官员辞职,就连最支持他们的士绅都纷纷派遣家族子弟前往北方购置田产。
说到底,都是一个国家,再对峙下去只会便宜那些洋鬼子。
李鸿章也是神游天外,他想起当初名落孙山的忧虑,也想起自己当上北洋大臣的风光。
到现在,他看着窗外,似乎在想着什么。
东洲帝国的七天期限传到南方,顿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应。
现在没人会认为方铭州这个皇帝是在开玩笑。
这位这几年做的事没有一个不是惊世骇俗的,那些强大的列强在他的手里就如同棋子一样。
顿时无数的人慌乱起来,首先就是那些士兵。
不少胆小的人纷纷脱下军装,躲到乡下无人的地方。
紧接着就是那些士绅,这些人恰恰相反,他们拿出一叠叠的蓝币,让家族最优秀的子弟开始北上。
要知道,这可是南方,东洲发行的蓝币是禁止流通的。
接着就是那些读书人分裂成两部分,一部分要求南清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阻拦东洲南下。
甚至捐钱捐物。
一部分读书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开始互相联络起来。
天下众生,无一不等。
东洲还没开始进攻,南方的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
武昌,这座从古代就称呼江城的城市,地处中原的中心位置,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在此交汇。
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正是夏季时节,南来北往的人们脚步都急匆匆,只要稍微运动一下,就是全身的汗珠。
炙热的天气让所有人都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气球一样,随时都要爆炸。
此时的武昌府衙门口,众多的兵丁都在都在朝着府衙内观看。
“谭复生,你出现在这里,就不怕我将你送官吗?”
“送官?你不就是官吗?怎么,还需要送吗?”
“你...。”
只见府衙的空地上,两个人正在激烈的辩驳着。
正所谓三生不幸,知县附郭,三生作恶,附邻省城。
武昌府就是如此,武昌有两座武昌城,一个就是府衙所在地的武昌府城,可谓掌管一府之地。
还有一个就是武昌县城。
当然还有更倒霉的,那就是省府也在这里,恰好,武昌就是行省、府衙、县衙,三者都在一个城里。
在这里当官,除非你是一省主官,不然天天在领导的眼皮底下。
眼前的的人就是东洲帝国司法第二大臣谭嗣同。
而对面的中年人正是和谭嗣同一起参加同治十三年会试的同科兼好友黄宾虹,不同于谭嗣同的大胆,搞出一个变法,差点身死。
黄宾虹可谓是正常的升迁,当然能力也是不错。
否则也不会执掌武昌府,这可是知县附郭又附省,能在这里站稳脚跟的都不是俗人。
“黄朴存,要不是看在同窗之谊,我还冒着危险来你这。”
谭嗣同没好气的说道:“真以为我现在和你一样,天天没事就练功溜达啊。”
“我是东洲司法大臣,又不是东洲外事大臣,哼,要不是我在陛下的耳中听到你的名字。”
“下一次在遇见你,就是在你的坟头祭奠之日了。”
(https://www.biquya.cc/id152552/312454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