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弄假成真朱元璋黄雄英 > 第112章 朱雄英的庆幸!

  朱雄英亲自下厨去煮红薯粥。

  老徐还不知道红薯怎么烹饪,朱雄英也没麻烦他,他想要自己亲自去烹饪这一碗红薯粥。

  这是他亲手种植长大的,而且是他利用穿越者的优势给这个世界带来的第一件重量级别的东西。

  所以他当然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并没有让朱元璋等太久,一大盆子热腾腾的红薯粥便冒着腾腾热气的被朱雄英端到厅堂。

  “嘶!”

  朱雄英甩了甩手,将红薯粥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

  “小心!”

  朱元璋连忙迎上来看朱雄英有没有事。

  朱雄英笑着摇头:“爷爷,我没事,红薯粥好了,您尝尝!”

  “好好!”

  朱元璋笑着点头,望着那煮熟后变得金黄色的红薯,还有小米粒炸裂开的白米,一股淡淡的香气迷茫,让朱元璋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真香。”

  朱元璋搓着手,眼睛直勾勾的瞅着朱雄英端上来的红薯粥。

  朱雄英看朱元璋这样子,会心一笑,点头道:“我来去拿碗。”

  此时已经入夜,外面寒风呼啸,朱雄英也不麻烦老徐,而是自个顶着寒风快去快回。

  “这天儿,越来越冷了。”

  朱雄英哈了口气,拿着瓷碗进来,舀了一碗红薯粥给朱元璋。

  朱元璋笑呵呵的接过来,一边吹着碗里热气,一边道:“可不是么?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现在三九天了,正是冷的时候。”

  “你还别说,这时候喝口热粥,真是无比惬意!”

  朱雄英点头,微皱着眉头道:“是啊,今年冬天比往年都要冷,小冰期来了大抵就这样。”

  朱元璋闻言一怔,好奇的问道:“啥是小冰期?”

  朱雄英笑着摇了摇头:“没啥,喝口粥吧,暖和身子,这红薯粥暖胃。”

  “嗯。”

  朱元璋点头,他早就对这红薯粥好奇不已了,拿着勺子送一小口红薯粥放在嘴里。

  丝滑香甜,尤其那红薯的味道,更是沁人心脾。

  “嘶!好吃!这个味儿真好吃!”

  朱元璋抬头,眯眼,模样说不出的享受。

  “试试这个红薯!”朱雄英笑眯眯的说道。

  朱元璋舀了一块放进嘴里,细细的品味起来。

  “你还别说,这啥啊,软和和的,甜丝丝的,不错,好吃!”

  嗯,是真的好吃!

  这个红薯不仅能当作粮食,而且还相当的好吃,这是相当出乎他的意料的,真如他大孙所说,这红薯还真是个好东西。

  一会儿时间,一碗红薯粥就被朱元璋喝干净了。

  “你还别说,这粥水里面,米虽少,但这玩意儿抗饿,咱一碗下去竟是有些饱了。”

  朱雄英笑道:“其实这红薯,不仅可以掺着一些小米熬粥喝,生吃也行,单个煮来吃也行。”

  “除此之外……”

  朱雄英定了定神,继续道:“这红薯煮熟后还可以晒干了,可制成薯干,当作干粮储备起来,若将其磨成粉,则又如面粉一般,可以做成各种吃食,其实……若是这东西种的多了,人吃不完,还可以用来喂养牲畜的,当然也可以存储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大概能存个六个月以上吧……”

  朱元璋听得眼眸熠熠生辉,这……还能有这么多种吃法呢?

  朱雄英顿了顿,接着道:“还有……”

  还有?!

  朱元璋目光灼灼的看着朱雄英。

  只见朱雄英从那堆挖回来的红薯上,摘下一根红薯的蔓藤,上头还有不少薯叶,摆到朱元璋的眼前,道:“这薯叶,亦可用来做菜,口感还可以,这蔓藤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

  朱元璋听得一愣一愣的。

  怎么听着,这番薯,简直是浑身都是宝啊!

  朱元璋突然一把抓住朱雄英的手,声音有些颤抖的道:“大孙,这红薯只有在暖棚才能种植吗?”

  要真是如此,那种植的成本是比较大的,毕竟搭建这个暖棚,需要耗费太多的布料,寻常百姓家,哪里种的起?

  朱雄英笑着道:“这红薯并不是反季节的东西,所以在外面任何地方,夏秋都能种,而且这东西对环境要求不高,在旱地里也能种植!”

  “在旱地里也能亩产三十石?”朱元璋直勾勾的盯着朱雄英。

  朱雄英认真的点头。

  朱元璋此时的眸子,在木炭堆的映照下,亮得吓人。

  这番薯若真如他大孙所说的那般,那么所救活的人,怕将来要超过百万千万了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都忍不住砰砰直跳。

  华夏几千年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百姓们吃饭的问题。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

  食物,对百姓而言,是比老天都还要重要的东西。

  如今有了这番薯,这就意味着大大的减少饥荒的风险。

  老爷子的眼睛,此时竟是湿润了。

  朱元璋是个真正把天下百姓放在心里的人,所以才如此看重粮食。

  现在番薯的出现,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他又怎么不激动?

  这让他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龙颜大悦!

  有了这番薯,再不担心天灾了,天灾来了又如何,粮食的产量足足可以增产即便不是三十倍,那至少也是十倍。

  朱雄英笑道:“爷爷,原本孙儿是想在您寿辰的时候,把这红薯当作寿礼送给您的,但是孙儿转念一想,这红薯干系重大,暂时不便在外人面前展露,免得多生波折,所以这才改送了眼镜。”

  “好!做得好!”

  朱元璋的大手重重的按在朱雄英的肩膀上。

  “爷爷,其实除了红薯,还有种东西叫土豆,那东西产量和红薯不相上下,而且能做菜,也能做主食,比红薯的用途更广,也更好吃!”

  “什么?!”

  朱元璋下意识的捏紧了手腕。

  “呃……爷爷,您别激动!”

  朱雄英嘴巴微微扯了扯,若不是他身子骨强,怕是要被老爷子捏得受不了。

  别看老爷子年纪大,手劲可不小。

  朱元璋忙不迭道收回手,道:“是咱激动了,不过大孙,你刚才说了啥?还有比这红薯更加厉害的神物?”

  朱雄英点头道:“嗯,叫土豆,不过咱大明现在没有。”

  “大明没有?那在哪里?”朱元璋一脸好奇的问道。

  朱雄英回道:“在大海之外!”.

  大海之外。

  这四个字,对朱元璋来说,却有些敏感了。

  现在帝国以闭关锁国为主,自陈友谅和方国珍死后,朱元璋便开始关了海禁。

  虽然后面逐渐有开海之势,但日本国又开始内部动荡,并波及到大明沿海,朱元璋不得已,再次将海防给严控。

  虽然这一次齐王已经剿灭了部分沿海的倭寇,但是谁知道一旦开海,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

  而且就算开海,真的就能找到他大孙说的土豆吗?

  但是,这红薯作物给朱元璋带来的冲击,仍旧让这个垂垂老矣的老人,眼神中带着几分向往。

  向往中更多的是纠结。

  当听到还有比红薯更加厉害的粮食作物,朱元璋眼中熠熠生辉。

  只是……开海何其难也!

  且不说朝廷那些守旧儒家的阻力,单说沿海陈友谅的遗留势力还有倭寇,以及让大明朝直面茫茫的大海中未知的危险等等。

  这些,无一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朱元璋已经将此事记在心里,他再次贪婪的看了一眼红薯,道:“这玩意儿也能生吃?”

  朱雄英点头道:“可不是,我给你洗一个。”

  不一会,朱雄英就洗了一个红薯上来。

谷</span>  “这玩意咋吃?”

  朱元璋接在手里,端详了半响:“要剥壳?”

  “哈哈!”

  朱雄英忍不住大笑,道:“爷爷,原来你也有不懂的时候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咱不懂的东西多着呢,快别卖关子了,说,咋吃?”

  朱雄英回道:“直接嚼啊,不吃皮就行。”

  嘎嘣!

  说着,朱雄英脆生生咬了一口,将皮吐了。

  朱元璋若有所悟,有样学样,嘎嘣嚼了一口,咂摸咂摸嘴道:“不错,脆,甜!”

  “还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是好东西,煮粥抗饿,当零嘴吃味道也不错,大明之福,大明之福啊!”

  老爷子会心一笑,眼神中带着浓烈到掩饰不住的开心。

  过一会,朱元璋站起来道:“走吧,咱们也该回去了,家里还有一堆奏疏等着咱呢!”

  ……

  武英殿中。

  此时这里暖洋洋的,和外面的冰天雪地俨然是两个世界。

  爷孙俩有段时间没在一起看奏疏了。

  其实朱元璋还是蛮雄英念那些在一起批阅奏疏的日子,所以他又把朱雄英叫来。

  “来,坐下,看奏疏。”

  朱雄英点点头,走到朱元璋旁边,刚要坐下,老爷子随手拿个垫褥放在太师椅上:“垫个褥子舒服些。”

  朱雄英有些暖心,忙不迭道:“谢谢爷爷。”

  “批吧。”

  朱元璋坐在旁边,手里仍旧拿着一颗红薯,嘎嘣嘎嘣的嚼着。

  朱雄英也开始翻开奏疏。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认真的样子,不禁莞尔一笑。

  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帝王,亦或者退一步说,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臣倚这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先洞悉这个帝国的内政和缺点,才能在以后做出相应的改革。

  任何的改革都是建立在以前的制度之上,必须要贴合实际。

  朱雄英认真的看着奏疏。

  这是一封来自山西布政司的奏疏,说的是雪灾之事,不过却是当地都察御史弹劾上奏的。

  “臣,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王平上奏陛下,今有阳泉县县令与地方豪强士绅瞒报天灾,私吞田产,掩盖真相,欺瞒今上,其罪之大……”

  左佥都御史上书的奏疏洋洋洒洒很多,核心点就是阳泉县令和地方士绅联手,欺骗皇帝,瞒报天灾,迫使百姓将肥沃田产,转让给大地主大士绅。

  大明的土地兼并,在这封奏疏上,朱雄英可看到冰山一角。

  看罢,朱雄英脸上忍不住浮现一抹怒气!

  朱元璋见朱雄英神色不对,不声不响的侧目看过去,看完之后,淡淡的道:“这样的事,咱见多了,你第一次见,难免有怒,杀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

  淡淡的一席话,却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气!

  朱元璋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案牍,淡淡的道:“这些年,咱杀了太多这些人了,咱不是嗜杀,而是不得不杀。”

  “然而怎么杀,都杜绝不了这种情况出现,每逢天灾,总会有人试图想着怎么发财,却从不想想怎么去给百姓便利,怎么力所能及的帮助百姓度过天灾!”

  “一群朝廷的蛀虫!就是他们在啃食着大明江山!不杀不足以立朝廷之威信!”老爷子言语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淡漠和冰冷。

  朱雄英叹口气道:“堵不如疏,一味的杀,是杀不绝,得找个约束的机制去管理才成。”

  说着,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在朱雄英脑海中诞生。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欲言又止,道:“你说罢,有啥想说的,说说看。”

  朱雄英点点头,对朱元璋道:“既然这些贪官污吏杀不完,那能不能尝试着提前预防?”

  朱元璋来了兴趣,眯着眼道:“继续说说看,怎么个提前预防法?”

  朱雄英道:“譬如独立于都察院之外,再设一部、专门负责监察天下吏治,肃清吏治清明。”

  朱元璋沉思一番,道:“怎么设置,设和职权?”

  朱雄英回道:“都察院可风闻天下,大到贪腐谋反,小到官吏作风,一经发现,便可上陈。”

  “咱试着设一个专门只是负责监察吏治的衙门,以监督官吏贪污腐败。”

  这种设想,就和后世那种廉政公署差不多。

  朱元璋继续问道:“他们有处置之权?”

  朱雄英回道:“当有,因此才能震慑地方官吏。”

  朱元璋闭目沉思,朱雄英则是看着他,补充道:“当然,这衙门不是说建就建的,还需要许多肱骨大臣商议。”

  朱元璋却是睁开眼,压着手道:“不错!”

  朱雄英一喜:“老爷子也认同?”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咱说你不错!敢想敢做,敢于推陈出新,这是好事儿,守旧的思想要不得,有了只会退步。”

  “但咱来问你,你说的独立于政体之外的衙门,是不是取代了都察院?他们也有执法权,是不是也取代了三法司?”

  “按照你的设想,这衙门内部是不是还要配备卫所兵以为缉拿之事?”

  “常言说,宋亡于冗官,你此举若是设下来、朝廷的官吏体制会渐渐扩充。”

  “宋人也是这么想的,遇到问题,就想着多设衙门,枢密院替代兵部,三司分财权,乃至于兵部、户部等各衙门养了一批闲人,生生的将大宋给吃垮了。”

  “宋朝经济如此繁绕,饶是如此,都因为冗官问题逐渐灭亡。”

  “你常说以史为鉴,那么如果咱大明也开始效仿旧,多设各种衙门,分散原本衙门的职掌,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久而久之,官员推诿,养闲白供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滋生。”

  “这些,你考虑过吗?”

  朱元璋若无其事的盯着朱雄英,随口便是结合宋史,将当下国体给分析的一针见血。

  朱雄英露出沉思之色:“这个么……”

  他没考虑过。

  诚如他自己想的那样,很多事,他看起来都不错,甚至在后世,也都实践之后可行。

  可要是放在大明,依旧与国体不符。

  “咱皇帝杀贪官不错,但尽管如此,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无脑一锅端,贪可以,但不要伤害百姓利益,干吏和贪官,相比于庸官,其实你爷爷更喜欢贪官。”

  “啊?”

  朱雄英挠挠头,有些狐疑的看着老爷子,“您不是说最恨贪官?”

  朱元璋笑着道:“不一样,咱说的贪官,是会来事的贪官,咱捏着他们的把柄,很多咱们不愿意做的事,可以让这些人来做。”

  “为上者,你要思考的是如何制衡,这个朝廷,并不是水至清无鱼才是好的,水浑一点,你才能制衡到那些清官干吏,若是不然,一加独大,皇权还有何威信可言呢?”

  朱雄英恍然大悟:“倒是这个理。”

  朱元璋有些深邃的道:“大明的官,很珍贵,不要乱设,你得要让那些读书人们,知道为官是多么不容易,咱国朝严控科举,能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都在三十岁以上,为何?”

  “不经困难,不过世事,他们如何知道百姓之难?如何知道大明的官不易?只有这样,他们才肯珍惜!”

  “官,是权贵,是高高在上的,是百姓可望不可即的,是一跃龙门的,是争相追逐的,不能随便给。”

  “民间许多人中了举人,都能高兴的发疯,何以为?越过每一个阶级,都是十分不易的事,都是让百姓嫉妒到眼睛通红的事,都是一件极其敬畏的事,你再回头想想咱这些话,最终目的是啥?”

  朱雄英顿时道:“皇权更加至高无上!”

  朱元璋哈哈大笑:“可不是么,就是为了让他们对皇权敬畏,对官权都如此敬畏,那么皇权这个高不可攀的东西,百姓怎么看?一定是敬畏到骨子里!”

  这就是封建制度!

  在老爷子的三言两语中,已经将天下阶级分析的淋漓尽致!

  就好比当初朱雄英和老爷子的理念不和,朱雄英认为朝廷现在上来就该大力发展商业,现在仔细回想,却显得那么不成熟,那么不不切实际。

  越是深入这个时代,这种感触越深。很多事,千万不能拍脑袋想啥改革啥,你认为的好东西,指不定会给这个古老的封建帝国带来灭顶之灾。

  要真正能适应这个时代,真正能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好处,才是好东西。

  满朝中枢大臣,各个都是两榜进士,他们或许有些迂腐,但在治理国家一事上,他们的能力和看法,远不是普通人能比的。

  朱雄英并不好高骛远,现在他还没有上位,正是夯实打基础,去了解大明帝国的时机,人的一生,机会不多,抓住了,就该珍惜。

  趁老爷子还在,他有学习的机会,有犯错的机会。

  朱雄英很珍惜这个机会,这个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

  他也很庆幸,在他身边有着一个对自己无微不至关怀,倾囊相授的老爷子!

(https://www.biquya.cc/id150880/7221154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