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挑选了二十个壮汉,推着车子,来到了田柳镇。其余人都在镇子外面等候。
花荣直接找上了镇子里房屋最好的大院子,大门口挂着田府的牌子!
花荣立刻让人上前敲门!
很快,一个小厮开门,看着门口这么多人,除了打头的穿着盔甲,其余人穿的破破烂烂,小厮吓了一跳。
“你们有什么事情?”小厮小声问道。
花荣走上前,抱拳说道:“吾乃梁山济州侯座下扈家军的团长花荣,想向贵府买几十石粮食!”
“梁山,济州侯,买粮食?”
“没错,还请劳烦通知一下贵家主,我们急着赶路,买完粮食就要赶紧赶路!”
小厮点了点头,说道:“等一下,我这就去通报!”
小厮立刻跑进去通知府上的老爷,田员外一听竟然是梁山济州侯的手下,还跑来他们庄上买粮食?
这还真是新鲜事。
传闻济州侯这一年多灭了不少富户,什么祝家庄,孔家庄,曾头市,这些地盘的钱粮都被梁山席卷一空。
都说梁山富得流油,怎么会跑来他们这里买粮食?还只是买几十石,又太少了点吧?
不过田员外立刻带着一些家人,仆从来到了大门口。
看到一个穿着盔甲的年轻将领,领着二十个推着车的穷人。
花荣赶紧上前见礼,然后自报家门!
田员外想着他家啥都不多,就是粮食多,卖给梁山也不是不行。
刚要开口,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到田员外身边,趴在田员外耳边小声的说道。
“老爷,咱们庄口来了几百个穷要饭的,跟这人后面的人是一伙的。看样子都是受灾的难民。这梁山的人应该是给那些穷鬼买的粮食!”
“哦,这么说他们买粮食,是为了救那些穷鬼的命?”田员外也小声说道。
两人自认为很小声,花荣可是高手,还是神射手,对眼力,耳力都有极高的要求,这家伙耳力出名的好,将两人的谈话听得清清楚楚。
“没错,老爷,反正梁山有的是钱,而且他们想装好人救那些穷鬼,适当要贵点也没啥。”管家提议道。
田员外点了点头,然后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对花荣说道。
“这位花将军,你也看到了这鬼天气,大雪连下了大半个月,我们镇子也受灾了。不少粮食都拿去接济镇子上的庄户了!”
“现在大灾年景,还是刚刚过完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粮价飞涨。我们庄上的粮食还要留一部分应付雪灾,实在没多少粮食卖给诸位!”
“当然,既然是济州侯的人想买,我等小民又岂敢怠慢。只是这价格?”
花荣听完两人谈话就猜到,这田员外想涨价。
花荣眉头微皱,但还是点头说道:“田员外放心,我们梁山从不占百姓便宜,大灾面前,粮价贵一点也是情有可原!”
“不愧是济州侯的手下,果然通情达理。这样,每石大米十两银子,怎么样?”
一听每石大米竟然要价十两银子,身后黄大强等人都瞪大了眼睛。
黄大强没忍住,站出来喊道:“这价格也太贵了,平日里……”
花荣却举起手,阻止了黄大强的抗议。
大宋的粮价一直挺平稳的,北宋中期一石粮食的价格,也就七八百文,年景不好的时候或许会贵点。
当然,现在是王朝末年,粮价肯定更贵。
宣和四年,也就是1122年,榷货务写的报道:“古有斗米斤盐之说,熙,丰之前,米石不过六七百,时盐价斤为六七十,今米价石两千五百至三千,而盐仍旧六十!”
今年是政和六年1116年,到了政和八年十月,不出意外的话,赵佶就要改年号,换成了重和,但是重和这个年号只用了几个月。(前面写的时间忘了,抱歉啊,忘记录了,找不回来了,骂我吧,我收着。)
紧接着1119年就是宣和年号了,也就是说距离宣和四年没几年了,粮价波动不会太大了。
宣和四年,粮价就达到了惊人的每石两千万到三千文,熙宁以前才六七百文,涨价了四五倍。
可见北宋末年老百姓有多生活艰难。
而现在,粮价一般在二两银子,这几年还算物价稳定。加上雪灾,粮价涨个几成也是情有可原。
可对方直接开口十两一石,分明就是坑梁山,赚黑心钱。
田员外笑道:“花将军,这价格是贵了点,可没法子啊,我们田家的粮食也不多了。卖给你们,我们也要紧着吃才行啊!”
花荣笑了笑,摆手说道:“无妨,十两就十两,我们要二十石,还请田员外赶紧让人搬来!”
田员外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这么好说话,十两一石都不带还价的。早知道他就再多要几两了,总不能有钱不赚吧。
不过现在改口已经晚了,他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吧。
不过他也有办法,他小声告诉管家,让他用存了两年的陈米卖给对方。
花荣正好也听到了,花荣的脸色越发阴沉了。
很快,二十石粮食,足足四十袋被搬了出来。
花荣打开一袋粮食,发现里面的大米,有些已经霉变了。
“田员外,十两一石的粮食,难道就卖给我们这种货色?”
田员外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花将军,这已经是我们庄上最好的粮食了。你们要是不要,我们也没法子了。这鬼天气,粮食难保存啊!”
花荣本想去隔壁柳家问问,可听到黄大强说,这两家就是穿一条裤子的,亲戚连亲戚,怕是去了也没用。
“很好,田员外果然会做生意!”
花荣从怀里掏出二百两银子,直接扔给了田家的管家,管家仔仔细细勘验过,拿在嘴里咬了咬,十足的小人嘴脸一个。
说完,花荣掏出一个小本本,用炭笔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
田员外忍不住问道:“花将军,你这是?”
花荣笑了笑,说道:“我梁山向来恩怨分明,凡是帮助过我们梁山的人,我们梁山都会记上一笔,将来肯定有重谢!毕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嘛!”
花荣在“重谢”二字上说的很重。
“田员外,田柳镇距离我梁山也不远,相信我们的重谢不会太晚的,告辞!”
(https://www.biquya.cc/id150039/5679263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