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 > 第1417章 张仲景的传说 祛寒娇耳汤

第1417章  张仲景的传说  祛寒娇耳汤

张仲景为九州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至今仍在流传。

其中,水饺就是张仲景发明的。

九州几千年来,一直再吃,但是谁清楚,张仲景发明了水饺。

张仲景的贡献,惠泽千古。

不过坑爹的是,在秦时明月的世界,水饺被扶苏发明了出来,将这一成果给剽窃。

如果张仲景被召唤出来,不知道会不会打死扶苏。

据传闻,张仲景和水饺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张仲景当时在长沙做官,也就是长沙太守,现在的省长级别,在告老还乡退休的时候,正赶上那年冬天。

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

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

张仲景心里十分难受。

回到家后,由于张仲景的名声早已经闻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门求医。张仲景有求必应,整天都很忙碌,可虽然上门求医的人很多,可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他叫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当初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

面皮包好后,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当初张仲景在长沙任职的时候,就在平时经常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众的爱戴。退休以后,长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乡去看望。

俗话说,医生难治自己的病。张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张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灯油就要烧干了。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

张仲景说:“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以后,你们就抬着我的棺材从南阳往长沙走,灵绳在什么地方断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张仲景驾鹤西去了。

寿终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当送葬的队伍走到当年张仲景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的时候,棺绳忽然断了。

大家按照张仲景的嘱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坟。两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大大的,还在坟前为他修了一座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祛寒娇耳汤”很少有人吃了,但经过岁月的冲刷,大家在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流传了下来。并且饺子的种类和形状也有了很大改进。

可以说,有九州人的地方就有饺子,饺子也成了阖家团圆的代表食品。

可惜的是,张仲景的名字却很少有人提到了。

······

张仲景为国为民,无愧于“医圣”的名字。

扶苏看着张仲景的召唤卡片。

脸上充满了敬佩和敬仰。

扶苏伸手,将召唤卡片捏碎。

随着扶苏的动作,一个青色的拱桥直接横跨虚空,不一会,一个人影从里面走了出来。

虽然穿着朴素,但是浑身仙风道骨。

留着白色的胡须,戴着一个帽子,背负着双手。

浑身上下流露出一股独特的气质。

就好像一个遗世独立的仙人一般。

······

扶苏看着面前的张仲景,那种感觉就好像一位邻家爷爷一般。

给人的感觉十分好。

张仲景看到扶苏之后,轻轻走了上来。

“仲景拜见大公子”,张仲景对着扶苏拜见道。

“先生快快请起”,扶苏脸上挂着激动,走上前将张仲景搀扶起来。

这是一位真正的大贤。在扶苏的心里,其地位不比春秋时期的百家圣人差。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少,张仲景心怀天下。

(https://www.biquya.cc/id145448/4694893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