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有误?”
司徒圣言明显也有些被惊着了。
他微微吸了口气后,淡淡地看着楚浪道:“你且仔细道来。”
“老师说天理是天之大理,物之小理,人之道理,自然之理,万物之理。
又说圣人之道知之为先,行之为后。
最后还说格物致知。
然人力有其限,凭人力如何格万物之理?
若不能格万物之理便无法致知,无法致知便不能行之,不能行之又如何求得圣人之道?”
楚浪这番话说完,牢房内顿时变得安静如水。
“你……你这完全是诡辩嘛。文圣的意思是……意思是……”
一名犯人想要帮司徒圣言说两句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因为楚浪完全是用司徒圣言的话,在证明司徒圣言刚才说的那些圣人之道究竟错在哪里。
简单来说,司徒圣言认为圣人之道在于灭掉人的私欲,一心追求天地之理。
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是先弄清楚什么是天地之理,然后再去追求它,修炼它。
同时司徒圣言提出,要弄清楚天地之理,就得先格物。
“格物”就是弄清楚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如此才能“致知”,致知的意思就是真正的了解。
所以楚浪提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本不可能把天地万物的道理完全弄清楚。
偏偏司徒圣言还提出要“知之为先,行之为后”。就是先知道,再行动。
可人根本没办法做到完全的知道,那是不是就根本没有行动之日了呢?
既然不行动,那还如何追求所谓的圣人之道?
不得不说,楚浪这番反驳的逻辑十分完善,所以连司徒圣言都有些愣住了。
司徒圣言沉默片刻后问:“那依你之见,何为天理?”
“我认为……心即理。”
“心即理?”
司徒圣言先是疑惑了一声,继而眼睛一下瞪圆。
“你刚刚说什么?心即理?”
“对。”
“可否具体?”
司徒圣言激动地问。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吾性自足。”
“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吾性自足?”
君不器震惊地看向楚浪,司徒圣言此时也彻底激动起来。
“若‘心即理’,那如何‘致知’?”
“致良知。”
“致良知?”
司徒圣言眼睛一亮,原本苍白的脸色竟因为太过兴奋而变得红润起来。
“好一个‘心即理’,‘致良知’,吾不如你。”
“老师言重了,这番见解并非是学生自己的感悟,而是学生从别处听来的。”
“从别处听来的?那为何我从未听过此番见解?如此见解契合圣人之道,说出此番见解之人理当早已名扬天下才对。”
“因为说出此番见解之人,并非是这个世界上的人。”
楚浪没有胡说,心即理,致良知,这都是王阳明的心学精髓。
不过在司徒圣言理解当中,楚浪这句“并非是这个世界上的人”,指的是天上的神仙。
所以司徒圣言还以为楚浪的意思是,他在梦里得到仙人传道,所以才有这样一番见解。
司徒圣言如获至宝一般,继续追问楚浪:“那除了‘心即理’和‘致良知’以外,可还有别的见解?”
楚浪想了想后回答出四个字:“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司徒圣言整个人仿佛焕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厉害!厉害!区区十字,却将圣人之道说得明明白白。
想我司徒圣言三岁开蒙七岁开智,文海浮沉数十年,自以为已堪破圣人之道,可著学说以传天下。
可如今才知道,原来真正的圣人之道竟是如此这般。
幸甚至哉,幸甚至哉啊。古人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如今我闻得此道,也确实是死而无憾了。”
司徒圣言越说越激动,身上散发出的气势也越来越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司徒圣言思索着念出这番话时,楚浪惊呆了。
因为这四句话在《传习录》中也有记载,而《传习录》则是由王阳明的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的。
也就是说同样的四句话,王阳明也说过。
轰!
司徒圣言突然真元爆发,身上散发出的气势更是强大到仿佛要掀开屋顶冲破云霄一般。
“老夫悟了!老夫悟了!”
司徒圣言激动地大喊着,他身体一抖,竟然直接将身上的镣铐,以及脖子上的项圈给震开了。
接着司徒圣言猛地一掌拍在墙壁上,一股强悍无比的力量瞬间轰穿墙壁。
“我们走!”
司徒圣言一把扯断君不器和楚浪身上的镣铐,然后带着他们两人穿过墙壁。
墙壁后面仍旧是一间屋子。
司徒圣言直接一挥手,再度将墙壁轰出一个大洞。
就这样司徒圣言一连轰穿十面墙壁,这才带着君不器和楚浪从圣狱中出来。
(https://www.biquya.cc/id144173/4844104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