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熙凤这几年受了挫折,收敛了之后,作为旁观者,反而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贾家后继乏力的未来。
许是旁观者清,她反而看清楚了,贾母之所以想要给李琳和李冉办这个所谓的接风宴,其主要目的还是在黛玉身上。王熙凤并没有见过贾敏几次,林家回京之后,贾敏和贾家来往并不密切,这和贾母所说,以及邢夫人和王夫人对贾敏的记恨并不相符。王熙凤本以为那是因为贾敏攀上了王府,心气儿高了。后来贾敏病重那年发生的事情,王熙凤才知道,贾母这个所谓最*女儿的慈母,居然也能够伸长手去算计自己的亲生女儿,为的不过是贾家的利益。所以,说贾母对李琳和李冉这两个庶女的孩子有多少疼*,王熙凤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王熙凤虽然只见过贾敏几次,但对于这个姑姑却是十分的印象深刻。随着这几年在贾家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王熙凤反而越发地想起了贾敏,觉得贾敏才是她真正应该向之学习的人,那么多年无所出,仍然能够占据林家后宅不败之地,凭着一个妾生的儿子,却能够母慈子孝、夫妻和睦,最后还能生下自己的血脉,唯一不幸的,就是身体不好,没能撑到儿子长大成人。
贾敏的印象在王熙凤的脑海里越发深刻,所以并不难发现,李琳的长相,和贾敏竟有六七分相似。
或许该说,贾秀和贾敏都长相肖父,有几分相似,所以长得像其母亲的李琳,才会和贾敏相似。
贾母打得好主意,只要黛玉见了长相和贾敏相似的李琳,再看李琳身体孱弱,无父无母,必定会生出同情心来,贾家就可以以李琳为跳板,和黛玉拉近关系。
所以,贾母的目的没有达成,虽然不想落人口舌并没有取消这个接风宴,参加的人也不过是贾琏、贾宝玉、三春等小辈而已,最多加上如今来贾府越发勤快的史*云,而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人却都是不会出席的。
王熙凤跟王夫人支取置办酒席的银子,王夫人是千般推脱。
王夫人厌恶甚至憎恨贾敏,对这个贾秀,倒是没什么印象,她进贾家们的时候,贾秀虽然还没出嫁,但在府里如同隐形人一般,王夫人对她也就没什么好恶的感觉。
不过贾秀出嫁之后就随着夫君去了外地任职,那么多年来都没和贾家怎么亲近过了,如今托孤时倒还想着娘家了,这在王夫人看来十分的不齿。在王夫人看来,这些都是来扫秋风的穷亲戚,是想要蛀垮贾家这座大楼的蛀虫。本来贾母说要借机请了黛玉来,打好关系让她给贾宝玉求个一官半职的,王夫人好不容易才压下不情愿,勉为其难地答应给李琳姐弟俩办接风宴的。如今计划落空,王夫人哪里还乐意拿银子出来给两个无足轻重的孩子置办席面?
可王熙凤就是不接话,王夫人说了一大通的难处,都被王熙凤顶了回去,王熙凤可不想再像以前那样往公中贴补钱财了,她的嫁妆,还是留着给巧姐儿的好,巧姐儿不得贾琏喜欢,身子骨也不大结实,她的将来,做母亲的总得好生为她打算才好。
王夫人说了一大通的难处,也没能让王熙凤自告奋勇地接过这权柄,只得十分肉疼地拿出了十八两银子,直把王熙凤气了个倒仰。王熙凤犹豫又犹豫,最终还是没往里头贴钱,随便置办了一下,也就打发了。
王熙凤也不高兴自己往里贴补,随便置办了一下,也就打发了。
王熙凤明白,贾母对李琳和李冉姐弟二人,不过是面儿情,李琳姐弟和黛玉可不同,并不是贾母嫡亲的外孙,贾母可没有那么多的慈悲心肠花在他们身上。不过是看他们有利用价值,才给了几分笑颜色,就算被慢待了,也没有人会为他们抱不平,更何况,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到底都是王夫人的错不是?
李琳和李冉不傻,看这席面简陋的样子就知道贾家人的态度了,不过看贾宝玉和三春姐妹待他们还算真心,心底虽是委屈,倒也忍了,谁叫他们是寄人篱下呢?再没有办法可讲的。
倒是贾宝玉和三春见了,面上有些发烧,贾宝玉房里是不差金银裸子的,便叫麝月去取了些,将这席面重新置办过了,三春的月例银子并不富余,却也多少取了些表了心意。
王熙凤在旁致歉表无奈,却直把矛头指向王夫人,对于贾宝玉拿钱出来重置席面这种让她下不来台的事情,她也不再似以前那般觉得不平或窝火了,反正说到底,被打脸的,还是王夫人。公中的账上连给亲戚家孩子办个席面的钱都没有,她儿子随手就能拿出一大把的金银裸子出来,这叫人怎么想?
倒是史*云觉得贾宝玉这样的做法不妥,倒不是她想到了贾宝玉此举是在拆王夫人的台,而是她本能地不喜欢李琳,所以才会不喜欢贾宝玉自掏腰包给李家姐弟办席面的行为。
史*云如今在贾家的一切活动中,向来是很少缺席的。她的三叔如今对她冷淡了许多,二叔家是乐得她常往贾家来,在两家人的默许下,史*云和贾宝玉的婚事,已经是□不离十了。
至于王夫人,出了薛宝钗的事情后,也没有立场再来反对贾母的安排,但是这并不代表她就那么乐意接纳史*云这个孤女,她总觉得自己的儿子配史*云是委屈了,对史*云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都不满意。
史*云并非全然不懂人情世故,也知要和王夫人打好关系,将来和贾宝玉成亲后日子才能好过,可是她的出身和无父无母的背景,却是她自身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不过,在对待李琳这件事情上,这对未来的婆媳倒是难得的齐了一次心。史*云是不喜贾宝玉总是前前后后围着李琳“琳妹妹、琳妹妹”的亲近讨好,王夫人是不喜李琳那和贾敏相仿佛的“狐媚子”长相。
比起妹妹的这种待遇,李冉倒是要过得轻松许多,毕竟比起李琳来,王夫人和史*云都是宁愿贾宝玉和李冉相处的,就连贾政,也觉得贾宝玉和李冉在一起读书习字,总比混迹女儿堆的好。
李冉年方十一,要进贾家的族学读书,贾宝玉自告奋勇陪了他去,生怕他受了欺负。贾宝玉已经十六岁了,在族学中,绝对是属于年纪比较大的人之一,在一片“宝二叔”的招呼声中,贾宝玉依然坦然无比。
贾宝玉觉得,李冉是极聪明的,却又并非迂腐地满脑子功名利禄的俗人,又因为年纪小没长开,看起来眉清目秀,粉面朱唇,因着娘胎里带来的弱症,便有些羞怯柔弱之态,这也让贾宝玉对其份外照顾。
李冉于八股文章上,和贾宝玉一般不屑一顾,只*做些诗词。一日默写得词一首,叫贾宝玉看了似痴似狂,莫名其妙地大哭一场,自此更是将李冉引为知己,恨不得日夜相处,也确实常常抵足而眠。
李冉道此首词并非自己所作,却又说不出出处,只说自打自己记事起,脑海中便已有它。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注
贾琏一次听得此词,只觉是说不出的讽刺怪异,又似暗示着什么,让他有种不祥的感觉,李冉小小年纪,如何有这般对人生的愤懑和失望?
不过贾琏向来对这些文绉绉的东西不感兴趣,看着贾宝玉和李冉,想着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如何会有这般经历?大约也是从哪里听来的罢了,随即也就丢开了不管。
李琳早就知晓弟弟无心科举,小小的孩童,却有种“功名利禄皆是尘土”的宿命感,为了此事,他们的父亲不知生过多少回气,担了多少次心,可到死也没能扭转他的想法。如今李琳看李冉和贾宝玉相见恨晚的样子,只能苦笑。只叹李冉不明白,他和贾宝玉不同,贾宝玉有家人护着,有公府的门第撑着,便是碌碌无为一辈子,也可以不愁吃穿,过得没心没肺。可他们姐弟不同,寄人篱下,未来在哪里,根本连看都看不到。她算是看出来了,当初他们姐弟二人携家财入府,将来时断无可能叫贾家吐出来的了,等他们姐弟二人成年了,难道还能赖在人家贾家一辈子不成?无财无势的,他们将来该怎么办才好呢?
李琳对未来的茫然,让她越来越沉默内敛,轻易不出房门,便是和三春在一起,也绝不多话。
贾母和王夫人也乐得李琳省事,反正有个李冉让他们对外做脸面,谁又会知道李琳在深宅后院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大家只要知晓贾家仁厚,善待遗孤就行了。
王夫人只要不见到李琳那张肖似贾敏的脸,她对两姐弟的厌恶感,也就没那么重,也不会特意去找麻烦。更何况,她如今也没什么心思来关注李琳和李冉姐弟俩的事情,她如今正为了贾圆春的处境焦心不已。
(https://www.biquya.cc/id14053/800670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