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万古梦谭 > 第72章 所谓的历史

  武媚从床上起来,给李治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了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将信代给李治。
李治起初还很是高兴,兴奋的打开了书信,细细的看着信上所写:“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终是不见光,心中有疑虑。相见不如不见,相逢不如相思。不见光的情份,应永埋心底,只字不再提。如此,既可平安。人生一世,平安是福,望君莫念。”
李治手抖动着,将书信落到了地上,脸上的神色很是难看。
高阳公主将书信捡了起来,看完了书信,很是疑惑:“怎么会是这样?”随后心想:“莫不是武姐姐心中对李默更为情深,才会拒绝九哥?”只是,她不敢将此事告诉李治,怕李治会更为伤心。
其实,武媚正是为了李治,才会决定痛斩情丝。如此她一直与李治保持着不寻常的来往,长此以往,难免会被李世民发现。若不想被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再也不发生。
次日,高阳公主又入了宫找了武媚,想问个明白:“武姐姐,你要跟九哥断了?这是为何?”
武媚又怎么舍得与李治断了情份,正是因为那份情份,她才只能忍痛割舍。
武媚话未出口,泪已先流:“情到深处不由己。正因为我太过于在乎他,才不想给他造成任何麻烦。我与他的情感,必定是不能见光的。若稍有不慎,被陛下得知,太子便会难求自保。他将来可是要继承皇位的人,怎么能因为我一个女人而受牵连呢?他没了我,一样活着,将来还能嫔妃无数。可他若为了我,失去所有,那就得不偿失了。”
高阳公主听到这番话,方觉武媚对李治用情之深,加之武媚那深情的眼泪,那么真切。
高阳公主抱着哭泣的武媚,有些怜悯之意。
让武媚更为伤心的事情,不久后就发生了。
华州当地民风崇尚修炼辟谷术,有个名叫员道信的布衣,自称能够不进饮食,通晓佛法,外任华州刺史的李君羡非常敬慕相信他,多次与他形影相随,窃窃私语。御史借机弹劾李君羡与妖人勾结,图谋不轨。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六月十三日,李君羡被定罪处斩,全家抄没,被关在牢房中的李默也被赐了死罪,让其饮下毒酒自尽。
此事,李世民并没想刻意隐瞒武媚,还故意让宫中之人将消息传到了武媚的耳朵里。
武媚听闻之后,脑袋里顿时空空的,心中很是难受。这份难受,是一份愧疚,觉得是自己害了李默一家。
李世民特意在此时来探望武媚,看着脸色苍白,神色慌张的样子:“媚儿的身子还是这般虚弱?可是有什么心事,能否讲给朕听听?”
武媚呆呆的看着李世民,心想着:“你还不知道我有什么心事吗?又何苦多此一问呢?难不成你真要我如实告诉你吗?”
可武媚的难受,与李世民所认为的难受,却有着本质上的不一样。李世民认为武媚失去了心中所爱而难受,武媚却是为了无法帮助一个对自己痴情而又不能给予回报的男人感到愧疚。
武媚勉强的笑着:“臣妾没什么心事,只是近日身子虚弱,没了精神头。”
李世民装作相信了:“没什么心事就好,身体虚弱好养,心病难医。媚儿可要好好调理身体,朕的身边没有你,着实不习惯。你无法去伺候于朕,但朕对你却时时刻刻牵挂着你。你先休息,朕明日再来看你。”
听闻李默被赐死,武媚的侍女小翠几乎忘记了身份,放声痛哭。
武媚也知小翠对李默有情,等到李世民走后,武媚拉着小翠的手:“事已如此,莫要太过伤心了。我知道你倾心于李侍卫,只可惜了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罢了。真是苦了你了。李侍卫的事情,我心中有愧,到了头帮不上什么忙,连看他最后一眼也没能做到。”
宫中窃窃私语,大多都说李君羡可能是被冤枉的,可能是另外有原因。
这些话语,是徐惠命人私下撒播的,她做了那么多的准备,到头来还是没能祸及武媚,心中很是不甘心。她再次散布谣言,一则希望可以重新将祸端引到武媚的身上;二则意在让对李默钟情的小翠听到,为了给武媚多添一个仇人。
小翠听到这些话语时,相信了,也曾知道李默对武媚的情感是连皇上都知道的,想必是皇上在意,才要了李默的性命。如此想来,小翠觉得是武媚害得李默丢了性命的。
小翠头一次学会了隐忍,表面上依旧忠心于武媚,大大咧咧,心中藏不住话的样子,实则,把心事都埋在了心底深处,心口不一的说着:“武才人也是不得已的苦衷,想必李侍卫也不会怪罪于您。李侍卫无怨无悔的守着姐姐,已经是连皇上都知道的事情,姐姐自然明白。李侍卫未尽之心,妹妹定当帮他完成,好好的守着姐姐永**安。”
不知道怎么回事,武媚听着小翠的话有几分不自在,不自在的是从来不曾听到过小翠的这些善解人意的话,也是如此毫无漏洞的言语。武媚想着,若是从前的小翠,除了表忠心,多少也应该有些抱怨的语言,到如今却一句也没有了。由此看来,会抱怨的人并不可怕,伤心欲绝却无一句抱怨的人,谁也不知道心里打的是什么样的算盘。
武媚紧紧的抱着小翠,相信了三分,怀疑了七分:“傻妹妹,姐姐还不知你是如此痴情之人,还懂得了爱屋及乌。只是,姐姐不求妹妹如何忠心于我,只求妹妹能一生平安,少一些伤感才好。”
说完这话,武媚自己也觉得有些虚伪,言不由衷。对那些宫中的嫔妃,也就不说了,对自己贴身的侍女,她的心中也觉得似乎有些不妥,却又情不自禁。不自觉间,发现自身已经有了些改变,再也不像曾经那般单纯了。
武媚所不知的是,李君羡的一家只是一个开始,还有一些余留的问题需要解决。
李世民命内卫查清袁天罡的生活细节以及时间表,再出动北卫禁军(皇上亲信指挥的私有军队),想让袁天罡死于一声人为的“意外”。不管是仇杀还是什么,都是看似源于袁天罡的私人恩怨。
好在,袁天罡看到“女主武氏”的替死鬼是李君羡,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袁天罡当时就觉得,皇上是早有打算,知道如何应对谣言,且绝不祸及武才人。既然皇上有了如此的打算,必是知道了谣言的始末。
此时,袁天罡倒是想起了曾经对高士廉说的一句戏言。当年,他给高士廉面相,高士廉曾问:“你将来能得到什么样的官职呢?”
袁天罡道:“你乃贵之所极,而我,官职已经到了头,不会再有了。只怕是四月就会离世。”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高士廉离世,算是看不到四月离世的袁天罡了。实则,袁天罡也没有在贞观二十一年四月离世,活到了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也没离世。
袁天罡索性让下人在家中设起了灵堂,谎称自己在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已经离世,守丧要三年,所以,于贞观二十二年的七月,灵堂还存在着。而他,悄悄的逃离了,带着自己的儿子袁客师。
起初,袁客师还不愿意走。
袁天罡分析着:“傻我儿子,民间的谣言并没让武才人遭难,已经值得怀疑。再者,徐充容曾经暗示于我,要顾及你与皇上的嫔妃偷情之事不被外人所知,一定要为她做事,却未能如愿。不管是出于皇上的庇护武才人需要我们父子从此消失,还是徐充容因为不能得偿所愿,而迁怒于我们父子,我们父子都不应该还是活着的人。为父知道你担心郑贤妃。可,若是你真担心郑贤妃,更应该消失。若是皇上发难,郑贤妃必会为你着想而不能平静,必受牵连;若是徐充容发难,必郑贤妃的性命作为威胁,逼迫你就范,你若就范,郑贤妃也未必保得住。如果我们都不存在了,不管是皇上还是徐充容,想发难也失去了主要的目标,郑贤妃也就安全了。”
袁客师静静地听着父亲的话,想了很多,也觉得父亲所言很是有道理。虽说是不想远离郑贤妃,但若为了爱,不离开不得的时候,也只能忍了。
如此,等到李世民让北卫禁军去灭了袁天罡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灵堂,袁府中的下人们还说袁天罡是去年四月份就已经去世了。
李世民得知此消息难免觉得好笑,明明前些日子还看着活人,怎么会是去年就已经去世了?难不成所见是鬼魂?由此一想,又觉得袁天罡是在用这样的方法在嘲笑自己,明知李君羡的官职是何日才更改成了所谓的谣言中的禁忌,却因为自己的行为,改变了所谓的“历史真相”,记入了史书。
若不是如此,李世民还会继续追查。想到袁天罡知道的也是太多,只为保命,也就算了。所谓兔子急了也会咬人,何况是人呢?得饶人处且饶人吧,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李世民将袁天罡的一生历史记载也改了,说是贞观二十一年四月就已经去世了。

(https://www.biquya.cc/id140408/27611009.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