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问对》中有一句话叫做:“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速行……故曰弹以催气。
这种方法一般在得气不足的时候使用,气强了不好,气弱了一样不好,所以就需要医者根据情况来选择对应的手法,这个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
摇柄法的话,同样是用来增强针感的,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手摇动针柄可以增强针感。《针灸问对》中说:“摇以行气”,说明摇法作用在于行气。此外摇法还可作为泻法的辅助手法,即在出针时摇大针孔,以泄邪气。
震颤法则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作小幅度快速的提插或捻转,使针身产生轻微的震颤,以促使得气或增强针感。”
等周建德介绍完五种辅助手法后,陆轩的大腿上也已经扎了五根毫针。
过了一会,周建德将毫针取出。
取出毫针后,周建德正打算让陆轩试一试,就在这时,一名拿着挂号单的中年女子走了进来,周建德只得作罢,看着走进来的女子问道:“哪里不舒服?”
女子进来道:“周医生,我这腰一直痛的很,而且很怕冷,办公室大家一开空调我就痛的有些受不了,一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觉得有些寒凉,不怎么痛的,没想到后面不只是右侧痛了,就连左边也开始能感受到寒凉,这几天实在痛的受不了的,就想着找您看看。”
“腰痛多久了?”周建德看了一眼。
女子想了想道:“应该有个三四年了吧,具体时间我也忘了,反正三四年肯定有的。”
周建德上前:“把左侧腰部的衣服撩起来一点点。”
女子看了眼几人,迟疑了一下,还是将衣服撩了起来。
周建德上手触碰了一下,腰部肌肉紧张,而且手感寒凉。
周建德将手抽回,女子便问道:“周医生,我这到底怎么回事啊?一点都不能凉着,办公室开着空调,大家都穿着短袖,我腰这里还得裹一条薄被子才行,不然更痛。”
“顽麻冷痹。”
周建德解释道:“腰部寒气入侵,阳气不通,中医有句话,叫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寒气凝结在了腰部,肯定会痛,自然不能受凉,越是受凉,寒气凝结的越厉害。”
“那针灸可以吗?”
周建德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了眼陷入思考的陆轩:“小陆医生,这种情况你觉得针灸应该如何治疗?”
“烧山火。”陆轩想了想,给出了他的答案。
周建德微微点头,他跟陆轩的想法一样。
针灸治疗这种寒症,最好的办法就是烧山火。
学针灸的,就没有不知道烧山火的。
针灸绝学,烧山火,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手法叫做透心凉。
“没想到小陆医生也听过烧山火。”
陆轩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针灸绝学,即便是不学针灸的,也大多听过一些。
而且,中医针灸近年来有关针灸绝学“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研究,引起了很多的重视,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的文献记载,根据现存资料,大概以明代徐风的《金针赋》为最早,其后《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医学入门》及《针灸大成》等书均有记载。
只是因《金针赋》叙述不够详细,致后代医家,各执一端,意见分歧。
“说起针灸绝学,这两项绝技最早应该出自《金针赋》吧。”周建德属于针灸大师,对《金针赋》也有研究。
“《金针赋》中的内容我倒是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随后叹了口气。
中医针灸书籍极多,哪怕他用了几十年时间去研究各类针灸书籍,也难以穷尽,记性再好的人也只能记得一些大概。
想全部记住,怕是没人可以做到。
周建德刚说完,就听到陆轩在一边说道:“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
周建德一脸诧异:“小陆医生也研究过《金针赋》?”
“看过一些。”
陆轩微微点头道:“《金针赋》中对烧山火和透心凉的记载都非常简略,未指明具体的操作方法。
例如“先浅后深”、“先深后浅”应如何理解?
“用九阳而三进三退”和“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究竟有什么区别?
还有后面提到的“慢提紧按”、“紧提慢按”有什么联系?
“热至紧闭插针”与“寒则徐徐举针”应怎样操作?
同时“皆细细搓之”,又应结合在哪一个环节?
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无法进行具体操作。
也给后世针灸大师对这两项针灸绝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说到这里,陆轩顿了顿,又继续道:“像《针灸聚英》中的烧山火歌:“四肢逆冷最难禁,憎寒不住病非轻,拨忙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
透天凉歌:“浑身却似火来烧,不住时时热上焦,若还依法行针刺,搜除热毒病能消。”
这二首歌中,也仅仅只是叙述了适应证范围,并未提到操作手法。”
周建德看了陆轩很久。
这真的只是接触针灸不到十天?
周建德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要何等的记忆力,才能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记住这么多内容,还能完成针灸的得气,虽说手法略显粗糙了些,可能够得气就已经是一件极为了不得的事情了。
周建德还在想着陆轩如何做到的,就听到耳边又响起了熟悉的嗓音:“《针灸问对》中对烧山火是这么解释的:“针入先浅后深,约入五分,用九阳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针穴,方可插针,令天气入,地气出,寒可除矣。
又云:一退三飞,飞、进也,如此三次,为三退九进,则成九矣。
(https://www.biquya.cc/id139923/527128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