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的兵力调动,当然是不可能瞒住的。因为那涉及到的事情太多,调动的资源太多,相应调动的人力也太多。
王言确实察觉到了老曹的一部分动向,但是他在老曹的内部没有细作,是真的一个都没有,没法掌握详细情况。只当是老曹准备着秋收之后,防备他过去攻打。
不过其实也是考虑到了老曹会来打他的可能,甚至就算没考虑到,双方土地交界也是要有大军驻扎的。毕竟对面那么多的兵力,没有成建制的大军应对,那不是找死呢么。
在汉中有五万大军,领军将领是赵云、张郃、周仓、关羽、张辽,这是为了应对大战,方便调度,王言扩充了编制,一卫兵马由原本的六千余,扩张到了九千余。因为巴蜀地区的地形原因,不适宜横冲直撞的武将,所以选了赵云等脑子比较灵活,战斗力还有保证的武将。
在扬州地区,同样屯驻了五万大军,有吕布、黄忠、张飞、高览、太史慈,外加一个典韦领着三千玄甲营,黄忠、太史慈相对还算稳重,剩下的都是莽夫。当然也不是侮辱他们,毕竟他们的统御能力都是合格的,只不过到底欠缺了一些机变反应。
再有就是分开张飞、关羽这俩人,王言当然不怕他们俩反叛,不过还是分开一些比较好,最重要是他们俩自己不安心,他们怕王言多想。
当大老板当到王言这个份上,也差不多就到头了。他还得考虑手下的心思,不能因为乱七八糟的事分了心,从而影响战斗力。
至于廖化等一干军将,则是负责守卫司隶地区。事实上,廖化这个当年的傻小子,才是如今真正的军方大佬。他在军中的地位,是要远远超过黄忠等人的。
因为廖化的功劳太大,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种为后来武将毕生追究,达成者寥寥无几的武将最高荣誉,廖化全干了。
而且他有一个好老板,王言的制度保证了草原必然不会反叛。即便王言死了,今后草原再同中原冲突,那也绝不是异族分裂,再也不会有以前的什么部落,什么头人的说法。廖化已经事实上的超越了卫青、霍去病、窦宪等等将帅的功绩。
不过后人的功绩,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上的,卫青,汉武的功劳永远没有办法否定。毕竟真的说起来,廖化打的乌桓、鲜卑、匈奴、羌胡等蛮夷,全都是被卫青、霍去病等调理过的,已经被打分裂了,并不是以前匈奴还有所谓王庭的巅峰时期。
廖化的功劳占比很大,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骁骑营的军制不同。他手下的骑兵,都是从其他各卫选能者进入其中的。跟随廖化打上三年,又回到原本部队,经过这么多年,任职都尉、军侯的多不胜数,这些人对廖化也是极为推崇。廖化事实上的,在军方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当然王言没让廖化出马,不是因为什么功高震主,防备廖化,只是南方山地多,地形复杂,骑兵作战受限,这才没让廖化出兵。
现在对于廖化来讲,已经属于是马放南山的阶段了,打老曹用不太上,灭了老曹以后,天下无敌,根本没有一个对手,更加的用不上……
老曹这一次的突袭,王言没有准备,但其实也用不着做什么准备。
总结下来就是,老曹想的很美好,但现实还是教会他什么叫骨感,事情的进展并不如同曹操想的那般顺利。
虽然老曹打的突然,但是王言麾下军队的素质并不是开玩笑的。一直侦查的游骑第一时间发现了曹军动向,紧接着便是一发烟花升上天空,而后就是更多的烟花在天空炸响,等到曹军过来之时,汉中、扬州两地的驻军已经快速整队迎击曹军。
汉中有郭嘉坐镇,第一时间侦知敌情决策反击,战争一触即发,直接便打了起来。
扬州那边虽然没有人坐镇,但那边也是平原丘陵地带,气候虽有差异,但如此多年过来也已经习惯。即便没有人居中指挥、策应,但他们过往的战法,以及遵循着王言各部援引的指示,也第一时间抵挡住了进攻,并展开反击。
都是猛将,战阵经验丰富。又不用讲什么战法,就是顶住敌人的进攻,而后反击,被包围就求援,别人被包围就去援助。兵力不够,就地征召民兵补缺,粮草不够,先找地方官筹集,后续再补充。
总结下来,就是顶住了压力,等着王大将军的指示。
其实老曹有一点想的是没错的,王言现在的军队确实没有见过血,很多人都没经历过战阵。但跟老曹想的不同,打仗从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王言麾下的军队,并不是强在军卒是否见过血,确实,见过血的,经过战阵的,对于战争的认识更深刻,打仗更加的有脑子,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没杀过人,打起仗来杀两个,感受一下别人的热血迸溅到脸上的滚烫,也就有了那一份从容。
他的军队之所以强,还是强在军制上。稚童六岁读书,就算师资力量不够,很多地方的稚童都还没有读书的机会,但是地方的警尉以及退伍士兵,同样是要集中六岁孩童练武的。或者即便没有官府组织,这些稚童的父辈也是退伍的士兵,王言本身就鼓励这样的行为,他们自己在家都会训练孩子,都会教孩子识字读书。
从六岁开始,一直到四十岁,每年都要组织民兵训练,整饬军力。不过训练强度,主要还是集中在十八岁至三十二岁这个群体。现在治下的百姓多了,已经有许多男丁是没有当过兵的,所以民兵训练就要认真。
他们到了十八岁以后,就会应募,通过筛选,加入军队。而在军队中,还要经受超过民兵训练强度的训练,如此才最终成了战场上打仗的士兵。….
他们没见过血,没杀过人,但是军阵合击之法是练到骨子里的。到了战场,在军官的指挥下,大脑都空白了,根本不会想那么多,就是机械性的重复他们的训练内容。所以说,杀没杀过人,确实有影响,但在军阵之中,这影响其实并不重要。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王言的军队是有思想的。这并非是假大空,不是扯官方的套话,因为这思想就是好用,军队的战斗意志是高度凝炼的。
王言从来没有让他们效忠自己,从来没有让他们为他王某人打仗。他宣传的从来都是保家卫国,不让任何人欺负自己的家人孩子,由此扩大到不让任何人践踏中国。
他们很清楚,他们是为了什么打仗,这才是斗志昂扬战无不胜的关键。
老曹未免太过小觑王言,想的实在太美……
洛阳书房之中,王言听过了最新的军情,摇头笑了起来。他知道了曹操的想法,也感觉到了老曹的小觑,觉得有点儿意思。
不是老曹不聪明,没有智慧,甚至如果真的说起来,王言的脑子其实是不如老曹的。莫说老曹,他不如三国有名的大多数人。他从来不是一个聪明人,若果真聪明,果真有能力,那么未得活爹眷顾之时,他不该是那种生活。
这里当然有环境的原因,但再是环境,有能力的人也一样会活的好。他卖不出很多房子,就算不比销冠,他也不如人家月月好几万的选手。不要说什么运气,不要找乱七八糟的理由,不行就是不行。
但幸好,活爹眷顾,使他有了进步提高的机会。使得他一步步的,从一个啥也不是的选手,成了今天这样有底气挥斥方酋的王者。活爹的眷顾九十九,剩下的那个一,是他千年来不断的精进,不断的学习提高丰富自己,他得来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学出来的。
当然,活爹一定要赞美,一定要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他强过老曹的,是积累而出的智慧。老曹并不清楚,思想武装军队的重要性,同样老曹也没能力提高这个时候的生产力。事实上王言当今取得的成就,已经是老曹等人想都不敢想的,早都惊掉了一地下巴。
这才是差距,还是弥补不了的差距。
不过以他王某人如今的积累,就算让老曹在两千年后改造一番,回到这时候再战,老曹也一样不是对手。毕竟他王某人只是平庸,而不是废物。
老曹以为的就是他自己以为的,但世界不是这样,老曹打死想不到挂逼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
没有理会大老板莫名的笑容,贾诩深知,不要有不该有的好奇心,有事儿大老板自己就说了,不说他最好别问。
所以他转而说起了正事儿:“大将军,曹操出其不意,突袭我之汉中、扬州,抢占先机,虽以为我军所制,然其未必不会继续行险。若其存心分我兵力,引我注意,其引兵攻武关,可直达我京畿之地。纵然关险军强不可破,亦可绕出秦岭,更可兵进南阳以乱河南之地,不可不防啊。”….
王言含笑点头,在他的手下,贾诩那是堪称鞠躬尽瘁,可不是在老曹麾下那样只想着如何明哲保身,从来不给自己找麻烦。而且还特意跟华佗、张仲景请教了许多养身之法,在这一点上,跟郭嘉一样,这俩都是惜命的。
不过郭嘉不一样,他本就是个烂漫的人,能活着享受,没必要死么。况且王言实在雄主,谁又不想好好看看伟大的帝国更伟大呢。
至于张仲景,本就是南阳人,还是当官的。这许多年来,华佗从来没有断了跟张仲景的通信,早把张仲景洗明白了。所以张仲景并没有领着家族逃跑江南,而是十分配合王言的行动,弄死了家族中的不法之人,也被拆散了家族。
他自己则是入了医学,任职少医令,就是二把手。跟着华佗一起,带队钻研。华佗大搞外科,张仲景则是大搞内科,俩人配合,医学的发展相当繁盛……
“大将军,文和直言极是。今我强曹弱,其必行险,不行则不胜。不仅武关、南阳,更有天水之地,亦要紧密防备。”
听罢贾诩之语,同样在场的刘备如此进言。 王言点头说道:“玄德、文和所言,皆有道理,应当加强京畿、天水、南阳之地守备。既如此,着廖化守备京畿不变,遣张武领兵驻守南阳,以防曹军暗渡。命令郭嘉,注意守备祁山、巴郡动向,不与曹军可乘之机。
玄德终为汉胄,今曹操假汉之名攻我,玄德不能不义,便与文和监国,统筹粮秣、军械、后备兵源,及秋收之事。我当亲往前线督军,与诸军同甘共苦。一统天下,当此一战而决。”
“此天下早属大将军,若非将军不愿,登基称帝亦无不妥。”贾诩说着漂亮话。
老小子漂亮话随口就是,相当自然,全是真心。
见王言笑了笑,没有多的话,贾诩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大将军,有汝南汝阴县(阜阳市)县令诸葛亮者,字孔明,年二十有七。
其人出身琅琊诸葛氏,早年南下避居南阳,其妻乃南阳黄氏。我占南阳以后,其出仕就官,初为汝阴亭长,两年迁乡长,四年任县令,治政有方,事无巨细从无错漏,官民皆称颂。吏部拟调其入洛阳,留待后用。
然其上疏自荐,尽言我与曹操之优劣,诉其克敌制胜之法,欲为军师谋主。此乃其疏,将军且观之。”
王言多少有几分意外,这就是自信的天才么?
他其实也是第一次听到诸葛亮的消息,那个吏部的调任,是‘拟’,也就说才经过吏部的考察,以及会上讨论,还没有正式的下达文书进行调动。现在乍一听到,诸葛丞相都当县令了不说,人家还上疏自荐,要来给王言当军师,出谋划策,确实是自信。
接过了贾诩手中的奏疏,王言翻开来看了一下,文章写的十分好。全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战争的发展,判断曹操要如同现在这般行动,同样的也做出了跟贾诩、刘备一样的猜测,建言增加防备力量,同时还一定程度上批评了王言的堂皇用兵之法。….
说这样不好,战争对百姓造成的危害太大,旷日持久之下,他们这边的人没事儿,但是老曹那边的百姓就死的剩不下多少人了。
其主张快速推进,大规模的深入穿插,速速结束战斗,早日恢复中国和平,保存更多的生力。
兵分五路,一路汉中,一路扬州,一路过巴山直入蜀地,一路由江陵渡江直取长沙,还有一路则是南下打交趾,两年结束战斗,一战荡平天下,早日开展全国的大建设,实现全民富裕。
奏疏的后段,就是表明心迹,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又阐述了他对于以民为本的理解,以及当今政策的用意,指出了一些不足,给出了一些方法。
上疏的日期是上个月,很有见地,很有预见性,相当有战略眼光。
虽然批评了王大将军的堂皇用兵之法,却也充分学习了王大将军的爱民精神,人家就是为了让天下百姓更好,少死点儿人,多过一些好日子。
但其实这也是有毛病的,因为追求速胜的代价,要远远的大过现在这样的稳扎稳打。多线开战,全境战争,深入穿插,这要动用更多的兵力,要有更大的消耗。会加重现有百姓的负担,一战打回解放前。
而且另外关键的一点,老曹不白给。这一次的突然袭击,其实也给王言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尽管军队素质不如,武备不如,但是人多。汉中和扬州,其实都已经征召了当地的民兵补充。后续的部队,王言已经命令整军支援。
老曹大军尽出,一百万肯定是吹牛逼,但是六七十万的兵力肯定是有的。相应的,王言要派出去的军队怎么也得二十万,后续还得看情况继续征调。
再者,王言的平推打法,其实并不像诸葛亮说的那般,毕竟他是稳步推进,自然也是稳步拿下地盘、百姓,肯定会死不少,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打仗怎么可能不死人,到时候缺粮了又是人间惨事,但绝对没有诸葛亮说的那么多。
不过诸葛亮的眼光确实是在的,说的也没毛病,就是看怎么选择罢了。
看过了一遍,王言合上奏疏,随手扔在桌子上,道:“诸葛亮确有其才,既然自荐从军,便暂调其任参军,随我出征,待战事结束,再行任用。”
“是,大将军。”贾诩拱手领命。
“去罢。”
王言挥了挥手,刘备、贾诩二人拱手退下,自去做事。
属于王言的战争机器开始启动,各地开始征召民兵,编练成军,开赴前线作为二线部队,同时也在不断的运送各种物资支援战场。虽然早就开始运送了,但是损耗的东西就没有够的时候。
还有大量的医者、匠人,负责战场救护,以及军器维护等等事项。后续甚至还要调派各种的博士过去,经略土地,自然要开始建设,修路、架桥不是随便修的,要有规划,这些都是要准备的。….
王大将军的打算,就是在不过多加重百姓负担的情况下,一边打,一边进行生产建设。打仗是消耗很大的事,人吃马嚼,伤亡的救治、抚恤,运输路途的损耗,胆大包天发战争财的找死鬼等等,百姓的负担必然是要加重的,只要不过度影响生活,那就问题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的战争之中,有他的几个儿子。他今年已经四十二岁,第一个儿子是跟甄道所生,如今已经二十岁。另外还有三个儿子,也都满了十八岁,这两年先后都入了军队。也都已经娶了亲,都是自己找的。有的娶了文武官员的女儿,有的则是娶了良家女。
这方面的事,王言并没有什么要求,他并不必靠这些去笼络手下,谁不服收拾谁就完了。都是孩子们在学堂的时候认识的,或者是小时候的玩伴之类的。当然了,肯定有的孩子有想法,故意的靠娶媳妇连结重臣。
对于儿孙,王言其实是没有要求的,只要不贪赃枉法,不自己找死,才不爱理会他们。不过这也是正常的,有王言这么个爹,又是有着那么大的一个帝国,亲爹说的再明白,也很难没有点儿想法。谁又不想威风呢。是人都有野心,总想成就一番事业,都是难免的。
毫无疑问,既然赶上了这个时候,有想法的都得往军队里面扎。王言这个当爹的肯定无所谓,规矩就在那,有能耐就出头,没能耐就死。
在他的治下,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得老老实实的去当小卒,做亭长。相对来说,从政的起步还要更高不少,毕竟当了亭长就是官。
但也没那么好的事儿,亭长的难度也大。管着方圆十里的地方,手下有着听话不听话的吏员、村长,还有文化有限的村民。干不好的结果就是被下了官职,成为吏员。虽然吏员的待遇也很好,但是这辈子都没仕途了。
现在他的儿子们,都是隐姓埋名,谁也不知道身份,在战场搏命呢。王言说的很清楚,要是偷偷的搞事儿,用着身份往上爬,那下场比死还惨。
这对于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来说,当然很残忍,很残酷,很无情。但是对于王言这种当爹当的够够的选手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儿。命不硬,就别给自己找麻烦,毕竟他不是没有给别的选择,规矩也讲的明明白白。自己选择的路,那就要自己承担代价。没道理因为是他的儿子,就不能死……
王言又留了一周,处理了前期的各项工作以后,便带着亲卫径直南下,一路往江陵过去。
他要乘船顺水而下,这样速度要快一些。同时也要看看江陵对岸的守备情况,要是有机会,当然就要渡河过去,如诸葛亮说的那样,对长沙猛攻,直接打老巢。
江陵的长江岸边,王言穿着稍稍厚些的青袍,秋日的江风吹着青袍翻扬,发丝飞舞,他的目光看着河对岸的曹军。
在他的身边,有着一个穿着同样青色长衫,剑眉星目的俊美男人站立着。没有了羽扇,似乎让他很不适,一直捋着他的胡子。
他的目光也紧紧的看着江对岸,那里有着许多的曹军驻扎,正在进行着演武,对岸还停留着许多的战船,真是囤了重兵。
他思索着,如何渡江过去干老曹……
感谢(磨轨精肉人)大哥打赏200币支持。
日常感谢投月票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
...
(https://www.biquya.cc/id137456/7637557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