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厨房忙碌的朱棣,不由被逗笑了。
擦了擦手,扶起王老先生,“老先生,只要孩子们愿意,我和家妻支持他们的选择。”
话罢,朱棣冲毛骧点了点头。
让毛骧继续做饭。
他则带着王老先生出去。
方孝孺已经在外面,饶有兴趣,看着一群满头大汗的皮孩子。
朱棣出来,看着孩子们脸上脏兮兮,每个人手里还捏着一些见过,却认不出来的草,笑着询问:“王老先生带你们玩什么了?”
“师傅,采药材!”大眼姑娘,采绿率先开口,还把手伸出,摊开手,展示她采摘的药材。
老滑头!
朱棣心中笑骂一句。
不得不说,这位王老先生真的懂如何勾起人的兴趣,如何切入。
孩子们正是好动爱玩,对各种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段。
老滑头就带着孩子们识别药材,采摘草药。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勾起,孩子们对医学的向往和好奇。
朱棣伸手揉了揉大眼姑娘的小脑袋,笑着询问:“王老先生想从你们中间,收几个弟子,传承他的高超医术,你们也已经知道了。”
“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好好想一想,和父母长辈说说你们的想法,饭后告诉师傅,愿不愿意跟着王老先生,去江宁县城学习医术。”
杨东升举手,“师傅,如果我们有人跟着王老先生学习医术,是不是就不能做您和师娘的学生了?”
一群皮孩子,瞬间眼巴巴看着朱棣。
‘好深的感情。’
王老先生感慨一句,忙主动回答:“即便你们拜老朽为师,老朽也不会命令你们,断绝和你们先生之间的师徒关系。”
按照规矩,的确有这个讲究。
但也不是不可更改。
何况,他和朱四郎夫妇,并不是同道,所以不存在问题。
他看得出来,如果要断绝和朱四郎夫妇的师徒关系。
这些孩子肯定没人跟他去江宁学医。
怀有感恩之心,品性端正,这恰恰是他看重的。
朱棣笑着催促道:“好了,王老先生已经回答了你们的担忧,现在回家去,和父母长辈商量吧。”
时间短,他想让孩子们、叔伯婶子们,多一点时间考虑清楚。
孩子们走后不久。
午饭也做好了。
朱棣把徐妙云的一份,端入屋中,徐妙云伤感道:“我有些舍不得。”
刚才她在屋内,都听到了。
朱棣笑笑,“分别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在相遇结伴而行走过一段后,总要有分开时。”
“这些皮孩子如此。”
“咱们家这两个小家伙也是如此。”
“他们将来也会成亲和我们分开,能相互陪伴,一直走下去的,只有我和你,我们彼此。”
噗!
徐妙云被朱棣突然而至的情话逗笑,坐在床边,伸手环住朱棣的腰,抬头含笑打趣:“也是,我欠了那么多债,你肯定不会让我跟你走丢的。”
哼!
朱棣笑着哼道:“知道自己欠债就好,好好吃饭,尽快恢复,做好还债的心理准备。”
徐妙云蹭一下松开手,红着脸低头,拿着筷子开始吃饭,催促道:“你赶快出去陪客人吧。”
朱棣笑笑,转身离开。
关门声响起。
徐妙云才脸红扑扑抬头。
愁啊!
怀孕时有多嚣张,这会儿她就有多愁。
还不清,完全还不清……
噗!
想着想着,突然又笑了。
……
朱棣出去后,招呼几人不用客气,就边吃边聊,询问:“王老先生,你准备收几个孩子为徒。”
‘我想全要!’
王老先生暗暗腹语。
今天带着这些孩子,去田边、山上踏春,教孩子识别药材,他对这群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
读过书,首先接受能力特别快。
最主要,也不知这对小夫妻怎么教的,这些孩子虽然也有孩子的调皮,活泼好动。
可一旦做起事情来,特别专注投入。
这可是学医特别需要的素质。
医术,是一份十分磨人耐心的事情,尤其是初学者,要学习的零碎知识太多了。
学成给人诊病抓药,更要足够专注投入。
否则,一不小心,就是杀人!
“老朽想从几个年纪小的孩子中挑选,他们年纪小,尚未定性,老朽可以更容易按照我们医家传承的医德、医品进行培养。”
其实,他和方孝孺打听过了。
这几个年纪小的孩子,这次考得不好。
选考得好的大孩子。
等得知童生考试通过,万一后悔了怎么办?
他收徒,可不是他和朱四郎夫妇商量一下,决定了就行。
收徒后,还得带去县府报备。
拜他为师的孩子,就会记名在他家医户下。
记名医户,可就不能参加科举了。
等他认为孩子学有所成时,就要送去太医署每隔三年举行的医户考核。
考核严格,比之科举差不了太多。
成绩是十分制。
满分十分为上等。
九分为中等、八分为下等、七分为及格。
低于七分就没有从业资格。
只能在药铺中当个帮工,继续学习,直到取得及格以上成绩。
这样也并不意味着,永远拥有从业资格。
每隔三年,还要参加考试。
低于七分,就失去从业资格……
他的孩子,就有人学习能力太差,一直达不到及格分,只能做点药材之类的生意。
从医户转为商户。
靠着家里的药铺,以及他的名声,勉强过上富裕生活。
而他想收土桥村孩子为徒。
实在是,这些孩子的品行、学习能力惹人眼馋。
另外,也有点私心。
想给家族子弟,留一点恩泽遗产。
这些孩子将来学有所成,开药铺行医,总是需要药材的。
一样的药材,有这份栽培恩情,孩子们肯定会照顾一下王家。
即便有一天,王家败了。
他的子孙,如果出了有学医天赋的,这些孩子,肯定也会栽培关照一二。
只要他栽培的弟子,品德好。
人心换人心,这笔恩泽遗产,就能留给后代子孙。
王老先生的私心,朱棣知道。
人有私心,太人之常情了。
王老先生能看重孩子们,他和妙云虽然为分别,有些难过。
却也高兴。
这证明,他们的教导没错。
守品,行美德,虽然在这种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看似吃亏。
瞧,就是有人看重这些。
王老先生既然要给子孙留一笔恩泽遗产,就一定会用心培养孩子,尽心竭力对待孩子。
倒也不怕孩子们出去受苛待,学不到真本事。
没真本事,将来怎么互利互惠帮助王家?
这点浅显道理,他懂,这位活了这么久的老先生,肯定更懂。
……
饭后。
朱棣和王老先生在堂厅等着叔伯婶子们。
方孝孺出于好奇,依旧赖着不走。
很快,叔伯婶子们,陆陆续续都来了。
朱棣指着方孝儒,率先开口,“各位叔伯,这位是方县令,大家肯定已经知道了,这次他带来了孩子们童生考试的成绩。”
“除了几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咱们村其他孩子都通过了童生考试。”
闻言,叔伯婶子们纷纷激动笑了。
朱棣又补充道:“没过的几个,其实也可过可不过,方县令来征询我和大丫的意见,我和大丫决定,让最小的几个小家伙,缓一届,下一次再考。”
“他们年纪还小,不着急,咱们都是庄稼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禾苗拔一下,看着‘长高’了,可用不了几天,苗子就会枯萎,孩子们学习也是一个道理……”
……
“好了,现在大家决定,谁家愿意让孩子,跟着王老先生学医。”
他得把这些情况告诉叔伯婶子,免得叔伯婶子留下遗憾。
“四郎,俺家民丰回家后,就念叨着,想和王老先生学医。”刘三叔举手。
朱棣招了招手。
刘民丰小跑来到朱棣面前。
“真的想去学医?”
小家伙点点头,“师傅,我听师娘讲神农尝百草、还有神医华佗……”
“今天跟着王老先生采药,我感觉比坐在课堂内读书,更容易理解……”
朱棣笑着摸了摸小家伙的脑袋,“去,给王老先生磕个头。”
正式的拜师礼,肯定要去江宁才会举行。
他现在走不开。
但他身为师傅,亲手把孩子交给王老先生,这是责任。
将来王老先生万一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就有名正言顺的资格,讨要公道了。
小家伙点点头,走到王老先生面前,恭恭敬敬叩首。
老先生也明白朱棣的意思,没有阻拦。
叩首结束,扶起刘民丰,笑呵呵拉到身边。
这个小家伙,今天带出去,他就相中了。
果然是缘分!
这趟土桥村之行,千值万值了。
朱四郎家的出诊费,他都不收了!
朱棣又看向众人。
苏四叔脸红红的,满脸不好意思,牵着春晓的手走出来,支支吾吾:“四郎,春晓想去学医术,王老先生能不能收个女娃娃?”
朱棣看向王老先生。
王老先生有些为难。
自家女娃也就算了。
可别家的……
“朱先生,不是我不收,可女娃学了,也不能行医,朝廷太医署,就不会让女子接受考核,没有行医资格,学了也……”王老先生无奈摇头。
他虽然没仔细关注这几个女娃。
但也留意了。
这个叫春晓的女娃,也挺不错的。
朱棣微微皱眉。
见春晓失落低下小脑袋,心中不忍,随即笑着招手,春晓低头走到朱棣面前,低声失落道:“师傅,算了,春晓跟着您和师娘学知识。”
朱棣笑着揉了揉小姑娘小脑袋,笑问:“为什么想学医术?”
“我娘会接生,我就想,如果我会医术,又学会我娘接生的手艺,昨晚,我就可以帮师娘接生了。”
王老先生诧异看着春晓。
朱棣却十分感动。
这小姑娘,肯定是昨晚听妙云疼的撕心裂肺,所以今天听说有学医的机会,就动了心思。
女孩子学医,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出路。
很多女性疾病,以这个时代的开放程度,男性郎中其实并不方便。
“朱先生,老朽愿意收春晓这个弟子!”王老先生突然主动开口,“小姑娘刚才说的产婆和医术结合,是个很不错的想法。”
他不知道,同行,或者医家先辈们,有没有想过这些。
但从未出现过这样专门的职业。
这个职业是很有前途的。
是能避免很多生产突发状况,挽救很多生命的。
他收个徒弟,开医家先河,同时还可以拯救生命,这是行善积德!
为何不能尝试一下呢?
或许将来,史书都会用只言片语,把这件事记录上去。
把他的名字记录上去!
春晓顿时惊喜抬头。
朱棣笑着催促,“去给王老先生磕个头。”
小姑娘忙高兴跑过去磕头。
……
最终只有春晓和民丰两人愿意跟着王老先生学医。
因为马上就要跟着王老先生离开。
春晓拉住朱棣的手,“师傅,我和民丰能去给师娘磕个头,看看小师妹、小师弟吗?”
“当然能了。”朱棣笑着说道。
朱棣带着两个小家伙来到卧室。
就见徐妙云蹲在房间角落装书的柜子翻找什么。
听闻动静,转头,额头都累出了汗水,笑着说:“我给春晓、民丰准备几本书,让他们带上。”
她在屋内,都听到了。
朱棣让两个孩子去看小师弟、小师妹,他忙过去帮忙。
妙云的身体还很虚弱。
“四郎,我有点舍不得……”
朱棣在徐妙云身边蹲下时,徐妙云压着声音,很低闷闷说道。
朱棣从侧面看去……
妙云眼睛红红的。
徐妙云察觉,转头努力笑着,摇头,“就是有点舍不得,但我不会表现出来,让孩子们伤感。”
教了一年。
尤其是怀孕后。
春晓这些小姑娘,天天休息时间,扶着她散步……
春晓学医还是因为她生产疼痛……
片刻后,朱棣抱着一摞书,和徐妙云返回。
徐妙云在床边坐下,冲爬在婴儿床旁悄悄笑着观察的春晓二人招手。
两个小家伙蹑手蹑脚走来。
徐妙云伸手揉了揉两个孩子的头,把书交给两个孩子,“师娘以前和你们说过,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读书,这些书,是师娘给你们准备的……”
她希望两个孩子,能一直从书中汲取智慧。
离开土桥村,就意味着,他们离开了庇护。
更需要智慧。
说完后,徐妙云又拿出十几颗碎银子,总共也就二两,给两个孩子分开,交到手中:“这是师傅师娘给你们的,悄悄带在身上,出门在外,要记住,财不露白,如果遇到困难了,就拿出来。”
“记住,财不露白,谁都不要说。”朱棣叮嘱道,“如果在江宁遇到困难,王老先生帮不了你们,就去浪浪烤鱼,就咱们童生考试去过的,还记得路吧?”
以他和妙云在江宁的人际关系。
两个孩子,即便在王家受欺负,也不怕!
出门在外,要教孩子们不要惹事。
但也要给孩子带上足够的底气。
有人招惹,要敢于亮锋!
两个小家伙听的懵懵懂懂,但突然对离家这件事,不那么忐忑彷徨了。
嗯!
轻嗯一声,两个小家伙相视一眼,突然跪到,“师傅、师娘,等我们学成以后,就回土桥村,回师傅、师娘身边!”
徐妙云强忍着,转头向一边。
朱棣笑着轻轻拍了拍徐妙云后背。
片刻后,徐妙云眼睛微红,回头,扶起两个孩子。
……
朱棣带着两个孩子,又去看了看两个小家伙。
“小师弟、小师妹……”两个孩子轻声和两个睡的正香的师弟、师妹道别后。
跟着父母回家收拾衣服。
……
一个时辰后。
四叔、三叔亲自赶车送孩子们去江宁。
马车启动。
来到村口时,两个小家伙突然站起来,挥手,“娘,师傅,告诉师娘,我们学会医术就回来!”
“春晓,照顾好自己!”
“民丰,照顾好春晓!”
……
朱棣他们这些大人还能控制住,笑着招手。
杨东旭这些孩子却再也控制不住了,大喊追出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
也不知道,追着奔跑中,哪个皮孩子最先开口,很快,一群皮孩子都停下来,高声背诵起来。
《大学》篇,是小徐先生,第一次带着他们徒步晨诵的篇章。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王老先生护着两个孩子,看着两个孩子,哭的稀里哗啦同时,还流畅背诵着,不由动容。
方孝孺骑马伴随在旁边。
听着身边、身后稚嫩勃发童声,心中惊涛骇浪。
他感受到了一种情感,一种力量。
‘谁也没办法和朱四郎、徐大丫争这些孩子!’
方孝孺看着春晓、民丰默默在心中下了一个论断。
哭累了。
两个小家伙,最后在王老先生怀中睡着了。
王老先生看着两孩子,不由笑了。
就这品性,他可算是捡到宝了!
可惜,想耍点小心眼,借机免掉此番出诊诊金,小夫妻两聪明的很,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
‘算了,这小夫妻两,每个都有八百个心眼儿,我一个老家伙,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王老先生笑着摇了摇头。
……
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一辆马车出现在朱棣家小院外。
马秀英撩起帘子,看着小夫妻两所在房间,投射出的柔和光线,不由莞尔一笑……
(https://www.biquya.cc/id136097/5540489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