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开德令哈后,一路植被的变化异常之快,能在此生存的只是些极其抗旱的低矮植物,沙枣、骆驼刺……一团团的绿色散落在沙砾和巨石间,车就像一只小甲壳虫在茫茫的大戈壁上爬行。
远处一个盐湖渐渐映入眼帘,蓝蓝的湖水,沿岸就是白色的盐滩,再外围是青青的草地和芦苇。那是小柴旦湖。接着辽阔的大柴旦湖也出现了,它的上空浮荡着紫色的蜃气。
大柴旦是盆地腹地中的一块绿洲,满目的杨树像翡翠一般。当年这里曾是勘探队、石油大军的基地,现在已是个繁荣的化工小镇。据说这里有全国最大的硼矿厂。
离开大柴旦折向南,去格尔木,做横向的穿越。路在大小柴旦湖之间,左边出现了几座沙丘,有四五十米高,而远处有些地方的沙已经漫过山腰。
山坡下是一望无际的黑褐色的浅浅的盆地,那就是著名的察尔汗盐湖。
翻越海拨3817米的橡皮山之后,我们又开始了一路“走低”的旅程。一路西行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地界,远远的一片白茫茫的景象便撞入了我们的眼睛——用一个多月温习过入藏资料的我们异口同声道:看,那就是盐湖
第一个被请进我们镜头的是茶卡盐湖。茶卡盐湖也叫茶卡,在藏语中,“茶卡”的意思为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横亘在祁连山支脉完颜通布山和昆仑山支脉旺尕秀山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一样大。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最早的一个,已有3000多年的开采史。茶卡盐极易开采,人们只要揭开十几厘米的盐盖,就可以捞取到天然的结晶盐。在盐湖边,一条因锈迹而尽显沧桑的铁轨直通湖中,空阔辽远的盐湖上空则是白云低垂,整个盐湖犹如玉的世界。
第二个被我们“找到”的是察尔汗盐湖。只所以说“找到”,是因为在来之前我们就知道察尔汗盐湖有一座著名的“万丈盐桥”。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有一座神奇的长桥。建筑材料是天然盐壳,并且没有一根桥墩或立柱;它悬浮在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之上,长32公里,约合10400丈,被称为万丈盐桥。然而令我们汗颜的是,当我们向出租车司机打听“万丈盐桥”在哪时,司机如同看外星人一般说:“你们刚刚不就是从盐桥上过来的吗?”
原来,万丈盐桥实际上就是一条用盐在盐湖上铺成的长达32公里的大道,它既无桥墩,又无栏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还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而且盐桥的养护方法也十分奇特,每当“桥”面出现坑凹时,养路工人只需从近处的盐盖上取一些盐粒填上去,然后舀一勺浓浓的卤水往上一浇,不一会,坑凹处便会完好如初。
徐文清连忙打开景点简介,向我汇报起来。万丈盐桥位于柴达木盆地南部察尔汗盐湖之上。南距格尔木约60公里,北距锡铁山约30公里,公路就像一座桥浮在卤水上面,盐桥全长为32公里,折合市制可达万丈,横跨整个察尔汗盐湖,素称“万丈盐桥”。它是举世罕见的一种路桥,也是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
真的,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有人说明,我们外地人还真是看不出来。因为“万丈盐桥”并没有桥的特征,既没有桥墩,也没有护栏,更没有流水,就是横贯于盐碱地中的一条普通公路。但事实上,它是由“漂浮”在察尔汗盐湖上的20厘米至30厘米厚的盐盖及10米至20米深的结晶盐、晶间卤水组成的。格尔木至敦煌公路贯通后,“万丈盐桥”成为柴达木盆地的一大奇观。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通车后,“万丈盐桥”出现了铁路“姊妹桥”,而且铁路“万丈盐桥”的长度比公路“盐桥”更长,从其建造结构来讲,也更具有“桥”的意义。
现在,从公路“盐桥”上经过,遥望铁路“盐桥”,笔直的铁路“盐桥”具备了所有“桥”的特征:分别矗立于两端的达布逊火车站和察尔汗火车站就像是两座“桥头堡”,两边蜿蜒而去的路轨自然地形成了“引桥”;而从铁路“盐桥”上望去,整修一新的公路“盐桥”,则宛如一条漂浮在察尔汗盐湖上的深色玉带。
当我们站在万丈盐桥之上时,徐文清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眼前一条长长的并不平整的公路。这就是盐桥?黑呼呼的,徐文清说我印象中的盐可都是白的啊莺歌海的盐田我见过,齐整整的盐田晒着白花花的盐。
一个写着“万丈盐桥”的标志,让她不得不确认了这就是有名的万丈盐桥。
一番解说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盐桥是将盐从盐湖里挖出来铺上后,撒上水,用压路机压压就行了。就有一点,不能下雨,一下雨这路就不能行驶了,光滑如冰面。而这里恰恰是常年不怎么下雨。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它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央,面积达5856多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湖里蕴藏着丰富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等多种矿产资源,其中盐可供全世界人口吃2000年。
徐文清惊叹道,乖乖,一个盐湖,全世界可以吃2000年。为啥还有人会抢购盐呢?
她又问我说:“师傅,这可是在盐湖的上面啊,怎么敢建通公路和铁路呢?结实吗?”
我笑笑说:“徒儿,你要不放心可以试试嘛”
她就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试探性地在盐盖上由轻到重地跺了起来。她见整个湖面毫无反映,也就放心地蹦蹦跳跳起来。我俩手拉手走在盐壳上,灰黑的盐湖像是刚刚翻耕过的田地,脚用力踩下去,盐壳却是异常的坚硬。司机给我们讲,要采盐时,得用炸药才能炸开这约二三十厘米厚的坚硬的盐壳。万丈盐桥的养护方法很特别:通常是就地取材,将盐盖砸成碎块,将碎块灌注于大盐块之间的缝隙中,再浇洒卤水使其结晶凝固,形成坚硬密实的外壳,汽车就能在上面行驶了。科学的数据是,用含盐量达20%至95%的盐盖凝固而成的路面,抗压强度可达每平方厘米7公斤至20公斤。
让人惊奇的是盐壳下面是提炼钾盐的卤水,深达20多米,卤水下面就是10米厚白花花的结晶盐。
最不可思议的是,在结晶盐的下面是沙土形成的隔水板,板下居然是40多米深的淡水湖,是纯净的淡水。我们站在这黑黑的盐壳上,深深地震撼于大自然的造化万千。黑黑的土地上没有绿草,清澈的湖水中没有游鱼,蓝蓝的天空上没有飞鸟,盐湖一片寂静。
我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盐啊年产上百万吨的察尔汗钾肥厂边上,就有一座高达百米的盐山,挖掘机、推土机、载重卡车在穿梭忙碌着。
我们进入了盐的世界,大片的盐田、忙碌的盐船、高高的盐山、形似珊瑚的盐花……据说还有盐砖做的房子,这里的空气都带着盐味。徜徉在一望无际的盐田中,天际的采盐船就似神话中的魔方。
在盐田里的盐,都是一粒粒的,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坚硬的沙滩上一样。盐滩上还滋生着形状各异的盐珊瑚。我们还见到了开采出来的巨大的盐晶,水晶一般瑰丽。
眺望远处,察尔汗盐湖周围地势平坦,荒漠无边,在遥远的地平线上,蜃气将视野边缘虚化缥缈。在盐湖有幸,你会看到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
万丈盐桥道宽路长,风光无限。盐桥的两端,东面是一道道沙梁蜿蜒连绵,西侧则是长满芦苇的盐碱沼泽一望无际。盐桥两旁有钾肥厂的厂房,宿舍,有沟壑一般的采矿点。与盐桥平行的是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修建于盐湖湖面上的青藏铁路,采用了打沙桩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法,从建筑工人在盐壳上先钻孔,然后将沙子灌注进去,厚厚的盐壳依托几千根沙桩承载起了长龙般的列车,一列列火车就这样飞驰而过。
众多有卤水的盐湖,在太阳光照射下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有的湖水干涸成干盐滩,地表呈坚硬的盐壳,其上有各种式样的盐花,在强烈太阳光下,形成盐滩幻境。湖水中或湖边结晶形成色彩班斓的结晶盐。按色调分有红、黄、蓝、紫、白各色俱全;按质分为钾、镁、钠、锂、硼等盐类;按形态分有雪花、珍珠、粉条、蘑菇、钟乳、玻璃、花环等式样;从个体看有似珊瑚、宝塔、花朵、象牙、星座、宝石……,晶莹透亮、千姿百态。其中的珍珠盐被誉为盐湖之王,宛如银白色珍珠,晶莹明洁。刚出土的玻璃盐呈黄、橙、蓝、粉红、乳白等色。这些千姿百态结晶盐体,是游客馈赠亲友或留作纪念的佳品。徐文清忙着收集了不少的盐花和玻璃盐,临走的时候,因为太多,太重,只得无奈地扔掉了一大部分。她摇了摇头说:“可惜,太可惜了”
察尔汗盐湖周围地势平坦广漠,风光特异。整个湖面就象是一片刚刚耕耘过的陆地沃野,而上面却没有一株青草。浩瀚无垠的湖面,热气升腾,波光闪闪,好象是碧波万项的海洋。
万丈盐桥由于路面过于光滑,汽车开得太快,就会打滑翻车,所以,桥头的木牌上限定最高时不得过每小时80公里。“万丈盐桥”自1954年12月贯通后,一直沿用“平整盐盖、填塞盐洞、铺筑盐块、晶盐路基、洒浇卤水”的独特养护方法,并每天承载着2000辆次车辆的交通量。
在盐路的两侧,相距几百米就有一个盐坑,坑底是浓度较高的卤水,这是专为养护路面用的。盐遇水可以溶蚀,聪明的养路工人充分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遇到盐路出现坑坑洼洼的时候,道班工人就从湖面挖起一块块盐盖铺垫在路上,然后浇上卤水使盐盖粉蚀,再经过南来北往的汽车碾压,不平的路面很快又平整如镜了。
据司机给我们介绍,在察尔汗盐湖上修公路那是前所未有的,32公里宽的大盐湖上寸草不长,别说人走过去有困难,就是鸟儿也不容易飞过去。公路从盐湖上修过,是率领队伍修建青藏公路的慕生忠将军按照彭总的要求提出来的。1954年5月11日,青藏公路在格尔木正式破土动工,到12月15日,仅仅用了7个月零4天,千里青藏公路就修通并正式通车了,这是新中国诞生后震惊中外的一次壮举。而这支慕生忠将军领导下的筑路队伍,在短时间内就修通了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长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总投资仅仅230万元,全队只有一个工程师,没有现代化装备,全部家当是1200名由驼工转为筑路工的农民,还有3000多件笨重的铁锨、镐头、钢纤、大锤之类的工具。
当年筑路大军一路劈荆斩棘,铲坡填沟,闯进了察尔汗盐湖,但是被溶洞区拦住了去路。
这里硬硬的盐盖下面,分布着无数上窄下宽的溶洞,溶洞是由于湖北部渗入地下淡水溶蚀岩盐而形成的,形状就象一个个大头朝下的喇叭。用钢钎向下一插,探不到底,卤水至少有3米多深。要是汽车不小心栽进溶洞陷阱,有天大的本事也出不来。人们一筹莫展,盐湖上既无石头,又无沙土,拿什么东西填平这些溶洞呢?齐天然拿着一根撬棍,东敲敲,西戳戳,竟然掀起一块30多厘米厚的硬盐盖,这使他茅塞顿开,就地取盐盖不是也可以填平这些溶洞?绝路逢生,人们精神头又来了,他们选择了一段溶洞少的地带,背来了一块块大盐盖,垫起了一条盐盖路基,汽车安全开过了一里多宽的溶洞区。人们高兴地喊叫:“我们胜利了”这天晚上,他们露宿在盐湖南岸,为欢庆这胜利的时刻,煮了一大锅牛肉,每人倒上一大碗酒,划拳猜令,举杯畅饮,人们还唱起了家乡小调,笑声、歌声、猜拳声交织在一起,久久回荡在空旷的盐湖上。
齐天然带领40多人,只用了14天的时向就把600多公里的敦格公路探通了。他们一到格尔木,立即打电报给正在青藏公路前沿工地指挥修路的慕生忠,报告了敦格公路修通的喜讯,这时青藏公路已经快修到拉萨,慕生忠接到敦格公路修通的消息后,真是喜上加喜,立即回电齐天然表示祝贺:“你们修通敦格公路,扩大了青藏公路的胜利,特予嘉奖。”
1957年12月9日,**在中南海接见了慕生忠,详细询问了青藏公路和敦格公路的修建情况。畅谈中,慕生忠谈到敦格公路有31公里建在察尔汗盐湖上,人称万仗盐桥。在开辟这段盐湖公路和后来重新整修盐湖公路时,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一个外国专家曾质问慕生忠,盐湖上怎么能修公路慕生忠反问他,你们国家有盐湖公路吗?他回答说没有。慕生忠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既然没有,那就向我们学习也有人责怪慕生忠说,士壤中含盐达到5%,修公路就要尽量避开,含盐达到10%就不能修路,可不能违背科学蛮干。慕生忠又反问道,如果含盐量达到8090%能不能修路?含盐量100%呢?我看可以修路。量变到质变嘛。
**听到这里,高兴地笑起来,称赞慕生忠说:“你用辩证法解决了实际问题,你把哲学运用到工程上了。”午夜之后,主席还请慕生忠吃了顿味道鲜美的鸡丝面。
青藏公路在盐湖上车是前无古人的,而青藏铁路在盐湖上延展,同样是匪夷所思。公路、铁路两座万丈盐桥,均开创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
铁路万丈盐桥,可是一座稀世罕见的铁路大桥。在湖水中,有着5.7万根挤密砂桩,如擎天玉柱,支撑着湖面上的路基和钢轨。
青藏铁路穿越的察尔汗盐湖,由于长年干旱,盐湖水分蒸量大,湖面凝结成一层20至30厘米厚的盐盖,而盐盖下面的地质,极为复杂。据勘查探明,在铁路通过盐湖的32公里区段内,就有8种不同的地质结构。由于受雨水和季节河的溶蚀,许多地段的盐盖下全是大小各异的溶洞,不要说修铁路了,就是人在上面走都很危险。更为可怕的是,铁路还要经过一段5公里长的粉细沙震动液化地带。这种地质结构松软,一受振动,立刻变成一片泥沼。然而,铁路必须从这里经过。
困难没有吓倒英雄的铁道兵第七师(现中铁第十七工程局)的官兵们。他们在科研部门的指导下,经过技术攻关,采取挤密砂桩和加密地层施工办法,成功地征服了地下溶洞和粉细沙震动液化地带。
工程艰难并不是唯一的困难,让人难忍的还有盐湖恶劣的自然环境。盐湖坦荡无垠,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满湖沙。在太阳的照射下,湖中高浓度的盐碱气体大量蒸,一身新衣服,要不了多久,就被腐蚀得像纸一样脆弱。由于长期受高浓度盐碱气体的熏蒸,官兵们头晕、四肢无力、眼睛红肿,身上长疥疮、流黄水。
盐湖里的用水更是困难,要用汽车跑到50公里外的格尔木去拉,真可谓滴水贵似油。
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巨的工程任务,官兵们毫不退却。大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早一天完成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造福祖国和人民”。他们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先后打下5.7万根挤密砂桩,总进尺达13.5万延长米,相当于15座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察尔汗盐湖铁路路基工程,受到当时国家建委的表扬,先后荣获铁道部优秀设计奖、铁道部优质工程甲级奖、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和科技进步奖。铁七师被人们誉为“高原筑路雄师”。
建在察尔汗盐湖的青海钾肥厂,是我国唯一生产钾肥的企业。过去我国所用的钾肥,全部靠进口。青藏铁路的西进,带动了青海钾肥厂的投产,改变了我国无钾肥生产的历史。目前沿着铁路线,察尔汗盐湖建起了30多个钾肥生产企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察尔汗盐湖火车站每年往全国各地的钾肥都在百万吨以上。
够地球人吃2000年的食盐,建在盐盖上的两条万丈盐桥,在50年代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能修通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真的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吴天放于2008年8月20日)
(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13598/750154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