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大洋看黄菊仙和韩华华分别讲了中国历史上两个最著名的钓鱼故事后,他就讲了一个范蠡和妻子西施一道在太湖泛舟钓鱼的佳话。-_()
相传,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离开越王勾践后,和西施一道驾一只小船在洞庭湖钓鱼。由于遇到大风浪,便在钓洲钓鱼。钓到大鱼煮熟食之,钓到小鱼放生湖里。后人为了纪念他,把他放生的鱼称为“范蠡鱼”。史载范蠡曾隐居于无锡太湖之滨,提出了“种竹养鱼千倍利”的主张。齐威王问他:公富足千方,家累仪金,用什么办法致富的呢?范蠡回答说:“治生之法有五,养鱼第一。”公元前475年前,范蠡著成《养鱼经》,这是我国第一部养鱼著述。
李大海说:“范蠡这个人我佩服,天下的好事都被他一个人占完了。”
不错,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极具传奇色彩。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富。他从布衣到“上将”,从流亡者到大富翁,人生处处得意。即使当代的人们也普遍认为他的人生非常完美:从政兴一国灭一国;经商三致千金,家财巨万,他的化名陶朱公成了富商的代名词;娶妻娶了艳丽不可方物的西施;最后活到七八十岁善终。的确,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黄菊仙说:“你们说这个范蠡是西施的丈夫,那肯定是一个了不得的人小汪啊,讲一讲,讲一讲”
几个老家伙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起了范蠡的传奇人生。其故事梗概大致如下。
一、范蠡文种相识南阳。
范蠡是河南省南阳县人,年轻时就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属于高智商人才,但可惜“出身衰贱”。史上讲他有圣人之资,然而不为世人所识。
相传他性情倜傥不俗,佯狂癫痴,甚至装疯卖傻。楚国郢都人文种到南阳就任宛令时,遍访贤人,曾派手下官员去恭请范蠡,官员去后汇报说,范蠡是本地有名的狂人,从小就有疯癫之病。文种听后一笑:“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怀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非二三子之所知也”于是亲自驾车去拜访。
史上的说法是,这次范蠡回避了,没和文种见面。而传说则非常怪诞:范蠡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从墙边狗洞伸出头来,冲着文种汪汪大叫。随从的官员看不过去,上去用宽大的袖子遮挡范蠡。文种说:“不要遮盖,我听说狗之所以叫,是因为人来了。我今天到此,现有圣人气,一路求访,才来到这里。况且他是人身却冲我汪汪叫,意思是说我是人呢。”于是下车恭敬地朝范蠡作揖,而范蠡却不予理睬。
史上说,后来范蠡知道文种必定还要来,对兄嫂说:“今天有贵客来,请借给我一套衣服。”没多长时间,文种果然来了,两人挽手进屋,拊掌而谈,纵论天下大事,谈说富国强兵之道,见解凡,周围的乡邻和文种手下的官员都听呆了。
春秋时代的人和事我们有时很难理解,一个“市长”与一个贫民小子这种精神上的平等,这样的交往,实在有点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后来文种竟然弃了“市长”不做,和范蠡一起远走越国“打工”,去谋求那未知的命运。
二、相约“打工”来到浙江。
范蠡当日对文种说:“三王是三皇的后代,五伯是五帝的子孙。天机命运千年轮回一次,如今我观天象,霸王之气,已见于东南方。楚国良将伍子胥已挟长弓持锐箭投奔了吴王。我们干吗在这楚国碌碌无为?”于是两个不安分的人开始设计自己的人生道路。当时的楚国人才济济,国家比较平稳,这两个年轻人感觉没有多大的展空间,萌了“出国打工”的念头。
当时的多事之地在吴越。那时列国纷立,相互争霸兼并,晋、楚、齐、秦等大国为了牵制和打击各自的主要对手,纷纷“伐谋”、“伐交”,力图使争霸敌手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晋国曾积极扶植和支持吴国对付楚国,派人为吴人制作兵器,教吴人车战,使其从侧后骚扰进攻楚国,遏制楚国北上争霸的势头,减轻自己的压力,这一招很奏效,搞得楚国焦头烂额。而楚国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利用越与吴争夺江湖河泽之利、各自拓展疆域的矛盾,鼓动越国从侧后威胁和打击吴国,以减轻吴国对楚的压力。而越国也正需要有楚这样的大国支持,双方一拍即合,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联合起来,构成相对稳定的战略同盟。
面对这样错综复杂的“三角国际关系”,文种和范蠡本来商议去吴国,但考虑伍子胥已经在吴国,且声名显赫,如日中天,怕被他压制住了,于是跋山涉水来到越国,很快就获得了越王勾践的充分信任。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庐趁越王允常新丧,带兵攻打越国,与新任越王勾践在携李大战。在范蠡谋划下,勾践派敢死队上前挑战,敢死队冲到吴军阵前,不待交战,纷纷挥剑自刎,吴军看得心惊胆战。这时越军从侧面偷袭过去,吴军大败,阖庐本人也中箭不治身亡,他死时实在咽不下这口气,遗命儿子夫差一定为他报仇。夫差做了吴王,命人在他每天进出宫门时冲他大叫:“夫差,你忘记了父仇吗?”夫差大声回答:“决不敢忘”于是每天加紧*练水陆两军。
勾践听说此事,不顾范蠡的劝阻决意主动出击,结果被打得大败,只剩下5000残兵被围在会稽山上。面临绝境的勾践,在文种、范蠡的谋划下,数次“卑词厚礼”,收买吴国大臣伯嚭,请求夫差放一条生路。文种“膝行顿”见夫差,换来夫差罢兵而归。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了。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实施了一系列计策,其中一条就是美人计,这是文种的“损招”:“臣启主公,臣闻五色令人目眩,故妙舞清歌,害人之谋,蛾眉皓齿,伐性之斧。为今之计,须选美女,进上吴王……”后来范蠡找到了西施,据说两人一见钟情,但范蠡还是把她送到了吴国。夫差对西施神魂颠倒,为她大兴土木,并因此对奸臣伯嚭更加信任,对越国彻底放了心。过了一年,在西施的撺掇之下,吴王夫差准备兵攻打齐国。这正中越国的下怀。勾践就亲率官员前去朝贺,赠送大批礼物。夫差被捧得得意非凡,加上出兵之后果然得胜凯旋,愈加踌躇满志。吴国的老臣伍子胥,一直就对越国的阴谋有所洞察,出兵攻齐之前,他是唯一的反对者。夫差回来后见他仍然反复饶舌劝谏,大怒,竟然朝伍子胥脸上吐唾沫,加之以痛骂。
伍子胥也愤怒了,说:“大王不听劝阻,过不了三年,吴国必然会被越国攻破。”夫差被伍子胥的不敬惹得怒不可遏,再加上西施一旁撩拨,就赐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死后,吴国朝政更加**昏暗,而越国则暗中把“刀”磨得锋利。
勾践采用文种和范蠡的计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前后用了22年的时间,越军终于在范蠡的率领下把夫差围在了姑苏山上。这次轮到夫差派人“卑词厚礼”,“膝行”求和了,勾践有点儿心软,而范蠡则继续进攻,夫差不得已自杀身亡。
越国君臣在实现了灭吴兴越的大业以后,又乘胜北上,会诸侯于徐州,继吴之后号称霸主。越国国势达到鼎盛。范蠡被勾践封为上将军,恩荣无比,功成名就。
文种和范蠡离开平静的南阳,投身越国,苦心谋划20多年,终于掀起了滔天巨浪。
三、“下海经商”成了商圣。
灭吴之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勾践却面无喜色。范蠡观察到这一细节,立刻开始思索:勾践为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只怕自己盛名之下,难以久留,如不急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自己一身谋略,“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于是乘扁舟浮于江湖,改名换姓,开始了“下海经商”的新生活。
范蠡归隐后曾写信给大夫文种,说了一段后世非常有名的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得信后称病不朝,却没有果断离去。后来勾践听信谗言,命文种自杀。文种叹道:“我懊悔没有听范蠡的话,才落得今天的下场”
西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她感觉已为国尽忠,但对不起百般疼爱她的夫差,又无颜见范蠡,于是投湖自尽;一是范蠡找到了她,两人泛舟五湖,成了一对神仙眷侣。相传范蠡、西施曾寓居宜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过的地方,而江苏一些地方的“施荡桥”、“西施荡”等名称也都与范蠡、西施有关。历来道学家都愿意相信前一种说法,而文人则愿意相信后一种说法。至于读者喜欢相信哪一种,要看你是喜欢悲剧还是喜欢喜剧了。
范蠡“乘舟浮以行”,来到齐国,改姓名鸱夷子皮,开荒种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国人听说了他,赶紧任命他作齐国丞相。可是他不久就辞去相位,迁居陶地,成了亿万富豪陶朱公。
相传范蠡还是十六两老秤的明者。据说当时为了设置秤的度量衡单位,范蠡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外加福禄寿三星,组成了十六两秤的“秤星”,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这种十六两秤,一用就是两千多年。在民间,范蠡被尊为财神。南方很多百姓家里敬财神,都是一文一武,武财神是赵公明,文财神就是范蠡。
在功成身退之后又用他的经济思想从事经商,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商业巨富,史称陶朱公,“陶朱”便成为巨富的代名词。范蠡成为后世商人供奉的偶像,谓之“商圣”。
范蠡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从楚到越,由越到齐,大起大落。由布衣客到上将军,由流亡者到大富翁,范蠡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宏远的谋略辅佐勾践兴复濒于灭亡的越国,灭亡称霸诸侯的吴国,创造了扶危定倾的奇迹,以“勇而善谋”、“能屈能伸”著称于世。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范蠡称得上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奇才、谋略家。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中文网更新快小说更多:
(https://www.biquya.cc/id13598/75014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