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逃荒后背靠深山发家致富 > 第111章 采买

家里做豆腐的日子,一日能有几十斤豆糟,这东西不值钱,做饼子吃也只能勉强下咽,家里都囤了不少,有时也会给村里相熟些的邻居借去喂鸡。
  摊贩一听,自己确实难以用上那么多,而且李桃每日的豆糟都是不怎么稳定的,他也不方便直接从她那里进货。
  “你去帽巷巷尾去找泥猛,他做这个营生,多少斤他都收得下。”  摊贩提点一句,摆了摆手让他们走了。
  李桃笑着道谢。
  天色还早,一家人带着罗招娣和宋慧走走逛逛。
  冬至过了,年关也就近了,西市里也人挤人,热闹非凡,街巷里人声鼎沸,小贩的吆喝声清脆又爽利,李桃估摸着隔着两条街都能分清这里卖的什么东西。
  人头攒动,拎筐的背篓的,行人呼出的热气和包子摊烧饼摊升起的热气混在一起,集市里仿佛比外头要暖和不少。
  牵着小孩的妇人回头看一眼,低头交代小孩:“别乱跑,跟着我啊,当心拐子把你拐了去。”
  赵春娘也嘱咐小枣一句,想了想干脆把她放木板车上,“坐好了,让你哥姐推着你走。”
  李枣兴冲冲的,她扒拉着车边在木板车上站了起来,瞬间跟大人差不多高。
  “娘,娘,好多人啊!”  这下她终于能看见别人的脑袋,平日里她只能抬头也只能看见行人的下巴。
  冬日里出来一趟不容易,不少人,尤其是附近村镇里的人都趁着天气好进城来提前采买些年货  ,生怕再过几日再连着下雪,哪里都走不了。
  “哎,哎,这有小孩看不见啊?”  有妇人回头骂一句,“没眼啊?”
  李木停下车,车前一个小孩冲了出来,木板车险些撞上。
  “这也没撞上啊!”  李木嘀咕一句。
  妇人眼一横,李桃忙道:“嫂子勿怪,孩子没伤到哪吧?”
  妇人冷哼一声,“没伤到,伤到了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赵春娘对着妇人赔礼地笑了一下,等人走远了,她对着几个孩子道:“人多,我们推慢些,快过年了,咱们不跟别人生口角。”
  有人拎着筐子走过,李桃扫了一眼,里头居然还有青桔,她眼神一亮,这可是个稀罕东西。
  “婶子,您这是在哪买的啊?”
  “噢,百事吉啊,喏,那就有卖的。”
  李桃愣了一下,回头问赵春娘:“娘,什么是百事吉啊?”
  “柿子、桔子、和柏枝,这三样,各取一个字,就叫百事吉,得个好意头。”  赵春娘笑了一声。
  “好好好,娘,我们快去看看吧!”
  说罢一家人往卖百事吉的方向走。
  “一份十五文。”  摊主眼皮也不抬地报价。
  李桃有些惊讶,这价钱有些贵啊,一份就三颗柿子两颗青桔子和两三条细柏枝。
  摊主一听他们嫌贵,道:“这还是便宜的,等年前你们再来,价钱还要再涨涨,桔子可不是我们本地的,从南边运过来都花费不少银钱。”
  李桃一想,这话倒也是,这个时代北方只有枳实,桔子只有淮河以南才有。
  她想到要做的熏鱼,用桔皮熏出来的肉那比用枳实还是清香一些,但是橘子要从南边运过来,花费甚巨,她现在还负担不起。
  赵春娘摇了摇头,李桃问道:“单买桔子卖不卖?”
  家里柿子和柏枝都有,就差桔子了。
  摊贩想了一下,说:“五文钱一个卖你。”
  李桃噎了一下,摊贩理直气壮地说:“桔子可是稀罕物,你不要我搭着柿子柏枝卖也是一样的。”
  “行吧,娘,咱们先买两个?”
  赵春娘点了点头,桔子不是很好放,到时候年关了,要是天气好能来县里能再买。
  李桃数了十文钱出去,摊贩一把接过,李桃要自己选,选了两个最大的。
  “屠苏酒,卖屠苏酒咯,年末喝口屠苏酒,来年百病不生。”
  背着篓的两个妇人探头问:“怎么卖?”
  “十文钱一两。”
  妇人砸了咂舌,“太贵了,县里真是什么东西都贵”,说完就拉着同伴走了。
  摊贩高声喊人:“嫂子,等近年关了就更贵了,不行我这里还有桃汤啊,桃汤我便宜卖你。”
  妇人摆了摆手,一眨眼就没入了人群里。
  赵春娘也暗自摇了摇头,这酒确实贵,但是今年是第一年在这个地界过年,她犹豫地想买一点,这东西好存,放到过年也不会坏。
  “娘,咱们没带能装酒的东西。”  李桃说了一句,转头问摊贩:“小哥,你是每日都在这摆摊吗?”
  摊贩点了点头,说:“年前不下雪的日子都来,但是太冷了也不来。”
  李桃笑了一下,赵春娘又问:“你这桃枝怎么卖?”
  “五文钱一把,桃汤二十文一罐。”
  李桃拎起来看,最后一家人讨价还价二十五文钱买了两把桃枝和一罐桃汤,约好了下次来西市再买他的屠苏酒。
  别的东西都不怎么好放,赵春娘想了想,又花了二十文钱去卖桃符的地方请了两尊神像,其实就是刻在桃木上画着神官“神荼”和“郁垒”的小像,挂在家门口,这就相当于门神。

  也有卖对联的,但是一幅就要二十文钱  ,这个价钱有些贵,买的人不多,围着兴致勃勃地看摊主写字的人倒是不少。
  摊主是个头上带着毡帽的老翁,听说是个老秀才,不缺钱但是喜热闹,年年都来西市给  人写春联。只见他拿笔沾墨,唰唰两下就是一幅。
  “上联是五谷丰登年年顺,下联是八节安康岁岁欢,横批是岁遇丰年。”  老秀才拿着对联念了一句。
  买对联的人很是高兴,“写的可真好啊。”  他不识字,但是也装模做样拿着对联仔细看,只觉得每个墨字上都透着明年的丰收喜庆。
  “秀才公,给我也写一幅。”  有人掏出钱来喊一句,“我那几个孙子天天调皮捣蛋,你就给我写个家宅安宁的。”
  老秀才大笑两声,举着毛笔道:“哎哟,家宅安宁可不是这么用的。”
  李桃看着津津有味,红纸不是很值钱,值钱是他这几个字。
  李木小声喊:“姐,你也识字啊,你也来这里写吧!我看买的人可不少呢。”
  李桃轻笑了一声,她识字识的多是简体字,在村里没人识字还能忽悠过去,这里的字她认的也不多,更别提会写了。
  但是看了  一会儿,她也记住了几幅对联的字,都是比较简单的,她暗暗在心里比划了一下,拉着一帮人去买红纸。
  “只是略识得几个字,摆摊给人写对联我不够那个文采的,但是给自家写两副还是没问题。”
  红纸贵重,一幅要八文钱,李桃买了三幅,又花三文钱借了店家的笔墨,她也就记下了三幅的字,自家一幅,再给罗招娣和宋慧一人一幅,一下省了不少钱。
  赵春娘看着低头写字的女儿,心里一股骄傲油然而生。
  店家啧啧称奇,道:“你们是耕读之家?”
  赵春娘摇了摇头,店家更觉得稀奇,瞧着这家人一看就是乡下的,看着那个男孩是不怎么识字的,但是家里女儿又能识字写字,真是少见。
  等李桃写完,宋慧拿着墨迹未干的对联笑了笑,说:“写的可真好,桃子,姐姐家里用不上,我给我娘家人送去,你看行不?”
  李桃摆了摆手,“送给你就是你的了,你送谁都行。”
  罗招娣拿着对联想了想,拿回去爹娘应该很高兴,一高兴,她们姐妹俩就能多吃几口好饭,想到这里她由衷地对李桃道谢:“桃姐姐,多谢你。”
  李木拿着对联就要上手摸,李桃喊住他:“墨都没干,你再等等。”
  李木笑眯了眼,说:“姐,你真厉害!”
  李桃骄傲地抬起头,“那是,我跟你想的一样。”
  几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写完对联,李桃对着店家道声谢。
  西市也有杀猪的,几人围着凑热闹,兴致勃勃地踮着脚看,李桃看得呲牙咧嘴的,上辈子在城市里待久了,正儿八经的杀猪只很小的时候在村里见过。
  买了一小挂的新鲜肉,又听见卖饴糖的吆喝声,赵春娘掏钱买了六块,打算今天来的人一人分一块,小枣吃了一块,笑眯了眼,“真甜。”
  听见动静,李桃回头一看,去买东西罗招娣和宋慧回来了,赵春娘给两人一人拿了一块饴糖,罗招娣买了个两个包子,放在衣服里捂着,小声说:“给盼娣带的,她没吃过肉包子,让她尝尝味儿。”
  至于宋慧,她什么都没买,一心想着攒钱。
  从西市出来,一家人推着木板车直奔帽巷。

(https://www.biquya.cc/id133270/567930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