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薛元诏主要做三件事情:一是在长兴府尹署侦案缉盗,二是出门与丁妤儿相会,三是约上窦荆带昀珺出游。
随着时间推移,他心中终于萌生了那个想法。他决定年底父亲返京时将此想法告知父亲。年底各地刺史以上的官员全要返京述职,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
十一月。此时距离薛铭御回到京城还有一月。薛元诏翘首盼着近两年未见的父亲。只是他想不到,先于他父亲抵达的,却是一封奏疏。
十日,上午辰时,尚书台,尚书令丁奉的书房内。
丁奉坐在他的书案前,看着案上的一封奏疏。奏疏是从隼州而来,由隼州道行台令薛铭御发来。
自从隼州保卫战之后,但有从隼州来的奏疏,都让人神经紧绷。今日到的这封奏疏,其中内容更是如此。
隼州道行台令薛铭御奏道:武兴十五年十一月一日,边境突报,启国于与我之边境训兵操练。臣即赴边境,见其无分昼夜、操练无止。其声势颇巨,不知何图。臣即呈,朝廷可有所备。
丁奉看了奏疏,提笔签拟意见的时候却犯了难。眼下朝中,主战主和各成一派,每每因为战和争执不下。尤其是这一年来,两方矛盾愈重,甚至到了逢议必吵的地步。众人若是得知了启国所为,怕是又要吵个无休了。这封奏疏,自己该作何拟?是整军以备,还是放任不管?思来想去,犹豫不定。
最后他决定将难题抛给皇帝。他提笔,在奏疏拟上自己的意见:事发突然,宜速开殿论。
吵便吵罢,也不多这一次。
他将奏疏合封,唤来侍从,命其付人速送入宫。
……
下午,未时。长兴宫,宣成殿内。
皇帝邹顒在两刻前看到了奏报,即命内侍省召要臣入宫议事。
宣成殿内此时君臣已经齐了,除了邹顒,还有尚书令丁奉,右尚书令祁尚卿,左尚书令丁疏琰,翊卫大将军魏通,章台御史李铮,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尚书。君臣之外还有一人,即临听的皇太子邹嵘。依例制,每逢朝会内会,皇太子到会临听,但不得发言。
会议开始,邹顒将薛铭御的奏报告知众人,垂询意见。
一听北边有情况,主战一派中的祁尚卿第一个发言了:“陛下,启国在边境练兵,此事绝不简单,应速作应对。”
主战一派的祁尚卿发言了,主和一派的丁疏琰自然不甘人后:“陛下,臣以为,倘若启国真要动兵,怎么还会如此大张旗鼓呢?这不是故意让我国有所防范么?”
“那左令以为,启国在边境闹这一出是为何?”邹顒看着丁疏琰问道。
“不过就是练兵而已,让隼州道多加关注便是。若是我方反应太过,使得启国误判形势,便要真起兵戈了。”
“左令,我方如不早作应对,倘若启国真要南下,怕是晚了!”祁尚卿一听丁疏琰的“误国之言”,便要反驳。
“若真是没有的事,反应太过催生战事,怕也是朝廷的罪人。”丁疏琰回击道。
当朝左右尚书令又起了争执,在座的其余人已是见怪不怪了。反正每逢殿议皆如此,哪次二人不争才是怪事。
邹顒见这两人又要吵开的架势,便让其余人陈述意见。
只是其余人的主张也是不变的,主和的人总能找到主和的理由,主战的人总能找到主战的理由。如此内会又变成了两派人的争吵,谁也说服不了谁。
皇太子邹嵘另坐君臣之外的偏座,他已经见过很多次这样的场面了,他厌了。眼下启国人已经在边境蠢蠢欲动了,朝中的众臣还在争吵,他终于坐不住了。
“启国人已在边境整兵,再往下怕是就要行动了,再不应对,怕是晚了!”众人争吵的声音里闯入了一个年轻人的声音。众人循着声音看过去,原本坐在一旁的太子殿下已经离了座,情绪稍显激动。
邹嵘从十八岁开始旁听朝会内会,五年来没有插话一次。这是他第一次插话。他东宫的前太子舍人已经从边城发了急疏,终于使得他不再沉默。
鉴于这是他第一次“违例”,邹顒也不立即制止,想的是年轻的储君说几句又自行回座。
主和一派当众被太子反对,但也不便当面反驳,想着等他说几句又自己坐回去。
邹嵘也是第一次插话,见众人沉默,以为是在等他继续往下说,便又继续往下说道:“启国与我国两代世仇,窃我国土,这是定要讨伐回来的。如今我一方不思主动出击,却还在候敌南下。眼下启国已蠢蠢欲动,我方却还在此处争执,这是误国……”
“行了,”邹顒终于出声制止了太子:“太子只是临听,不要一时激动,失了礼制。”
正说得兴起的邹嵘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忙给邹顒赔罪,返回到自己的座位。
邹顒眼见也议论不出个结果,主战主和的两方说也说服不了谁,再论下去也是白费力气。“今日先议到此,都散了。”他对众人说道,起身出殿。
皇帝没有定夺,近一个时辰的殿议又是白费口舌,主战主和两派人均是不甘,怏然出了宣成殿。
众人沿着来时路往宫外走去。走不多远便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如丁疏琰跟赵俨。二人并肩而行,喁喁私语。
“左令,今日太子终于没忍住插话了。先前殿议,我看他就是按捺不住、欲言又止的模样。今日终于开口了。他把话都放到明面上讲了,这是要跟我们作对……”
“你这是什么话!”丁疏琰却直接打断他:“太子是国储,将来整个国家都是他的,什么叫,跟我们作对。”丁疏琰的语气里甚至带了指斥。
“是是,我失言了,左令斥责得对。”赵俨显得很谦卑。
“只是,”丁疏琰话峰一转:“刚才殿内我虽那样说,但若启国真有南下之心,那你我今日说的那些话,就是误国的罪话!”
“这……”赵俨不知如何回答。
“秘密派人去边境打探下情况。”
“是。”
“嗯。”丁疏琰想到才“训斥”了赵俨,又缓一缓语气找些话来说:“令媛在洵州过得可还习惯?快一年了吧。这日子是过得真快。如今你已是景王的岳丈,往后的很多事还得仰仗你呐。”
他之所以放低身段,是因为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赵俨,尽管还只是一部尚书,但已经成了皇帝的亲家,已是今非昔比。皇帝年初给在洵州就藩的景王选妃,不知这赵俨用了何手段,竟然让自己的女儿被选为了景王妃。如此来看,此人不可小觑。
“左令言过了,属下可蒙受不起。小女去了那边,就是做个闲妇,不愁吃穿罢了。”赵俨依然谦虚。
二人说话间,已经快要走到了长兴门。
皇太子邹嵘出了宣成殿后,没有与众人一个方向,而是从另一个方向出宫。他东宫的原太子洗马祁尚卿提醒过他:越往后,越要避嫌,至少是明面上的。
但太子还有话憋着未讲。他打算到了晚上再讲。
……
晚间,戌时初。祁尚卿的宅第。
书房里,太子邹嵘与右尚书令祁尚卿对向而坐。
“右令,你觉得启国人这次是何盘算,是真要南下还是故作声势?”邹嵘问道。问话前他刚品了一口身旁的苦茶。几年下来,他竟然已经喜好上了祁尚卿家中的这苦茶。
“仅以奏疏的内容来看,还无法定论。其实铭御发来这封奏疏,应该再讲得明白一些。”祁尚卿回道。
“想来他也是比较着急,早早发来了奏报。”
“也是。就怕是启国人故意弄的这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
“就要到十二月了,他也该返京述职了。等他回来了,我要当面问他情况。”邹嵘又拿起苦茶抿一口,放下,接着说道:“去年他没回来,这已经快两年了,得要问问他眼下边境的情形。”
“铭御为人勤勉,在隼州的这五年,既治地方、又理边境,殿下也无需过分担忧。”
“其实,我是希望他尽快回朝的,至少朝会内会,说话的人又多一个。之前他每年回来,我都问他打算何时回朝,他也不答……”
祁尚卿听了,想了想,说道:“殿下,长久来看,铭御在外,于殿下更利。”
邹嵘听了,不作声,又拿起苦茶抿一口,若有所思。
(https://www.biquya.cc/id131794/5679311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