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京,又名苍龙州,是北疆两省里最大的城池。
也是北疆各省、路、府、郡的小都城。该城地势有北高南低之险,位置有南北通关之奇,南北大驿道和东西大驿道交错,分别连通着草原方向和西域方向进入关内的三叉路口。辖区内有边境铁索关、中央西京、兵营暮城、南面芙叶城,和广济等十五城。史称“大明锁钥,西北屏障”,乃是兵家必争之重地。
传说这块连接到了天边的荒原,古时候是片无水无木的荒沙砾地。仅有的零丁人烟是一些草原南下的蒙古人和从黄河淮河流域的汉人王朝流放来的罪户,被发配到了这个苦寒地。忽然一日,从极北飞来了两只峥嵘苍劲的苍龙,若隐若显,趁着春风登天,借着秋风潜渊。在这块北疆荒滩上兴云致雨、腾云驾雾,盘桓不止,久久不去。于是,惊讶的人们称呼它为“龙隐地”。数千年后,苍龙早不见了踪迹,此地却在一代代边民的聚居下,人口增加,通商农耕,渐渐地变得繁荣起来。它也在历代的小城主、县令、郡守、以及最后的藩王的勤勉统治下,而变得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远远望去,西京城就像屹立在荒滩的龙山般雄姿壮阔,用灰白大岩石砌成的墙体坚如磐石,林立的城堵如枪林,高耸的角楼如面铁盾牌。厚实的城墙上布满了可以射箭瞭望的垛墙,城内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四周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平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显示着这是座扼制南北东西的险要城池。城内占地数千亩,人口近六十万,是北疆地区最富饶辽阔的大都城。
一月后,小梁王朱原显率领着北方军快速地返回了西京。一路上人们依然沉浸在震撼中。
身登大宝,与同是太祖皇帝直系血脉的朱元熹争夺天下,是朱堪直父子筹谋以久的野望。也是北疆群臣期盼准备了二十年的夙愿。他们已经做好了大逆不道地举兵进攻中原,与朱元熹争夺天下的准备了。也做好了“成王败寇”,兵败就阖家灭门的准备。却万万没想到,这个皇位竟如天降般的落在朱堪直父子的头上。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绝处逢生的大/逆/转”。京城的太后与皇室宗室,满朝的文武百官,各地的郡守布政使,全国的黎民百姓全部拥护。连一向最嫌恶他们,最抵触反王谋朝篡位的清流魁首张老丞相也转向支持他们了。
人们早做好了身背篡位的恶名进史书的准备了,却忽然变成了这种万众诸目,天下响应,以解救大明江山和黎民百姓于水火中的姿态登上了九五至尊的样子了。
如此的大势所趋,名正言顺,翻天覆地。
——真乃时也,命也,势也。真乃一出出人意料的反转大戏。
虽然面监着鞑靼刺尔国大汗亲率二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欲图进攻中原的险情。但朱堪直此生的最大愿望已达成,代宗及北疆诸人都是欣喜若狂,连带着前线的北方军的士气都猛涨。
***
朱原显率领大军进了西京。令军队驻扎在灰白色坚固都城的外面,自己带亲兵进了西京城,直奔藩王府。
他骑在马上,眼望前方,整个人面如铁塑,身姿挺得笔直,整个人像一杆满含着危险的铁枪。神情又冰冷又严峻,有种绷得紧紧的快断了弦的危险感。他的伤势稍一恢复,就接回了兵权。命令凤景仪带兵继续追击着敌军,将敌军驱赶到边境一带。自已则接受了代宗的命令回西京驻守。
西京在北疆两省的位置是正中偏北,距最前线的“铁索关”和蒙古大草原不远。而且中间是平坦的草原,放马千里就能到西京,所以西京也需要大量兵马固守。
朱堪直的使臣带给了太子一封亲笔信。内含一个消息。朱堪直已与塞外西域的蒙古部落东察合台汗国结成了联盟。东察合台汗国是蒙古草原上的部落之一。统治者是大汗察尔金,与兵精国强的鞑靼刺尔争夺草原最丰厚的北方失败,被赶到了西边的荒漠。东察汗国与西察汗国、鞑靼刺尔国和大明朝在北方正好呈了四分之相。东察汗国统治了中亚和西域一带,所占地域面积大,却多是沙漠荒漠地带,国力兵力都不及鞑靼。备受鞑靼欺侮。
藩王朱堪直分封到了北疆后,远交近攻,与同为弱势的东察汗国有了来往。二十年经营下来,早就暗中勾连。
密信中,朱堪直对朱原显好生勉励了一番,对范勉、范瑛父女的死亡失踪感到遗憾。对朱原显在战场上的作为也未加责罚,反而温言劝慰,说他已为太子,要多保重自身。速回西京,守好都城,并好好款待东察汗国来的梗那赫公主。
名为公主,实为人质。为了拉拢东察大汗共同对抗鞑靼刺尔,朱堪直派了朱氏宗室中他的侄子贤郡王朱原实为人质,压在东察的“亦力八里”城。而东察汗国大汗派来了他的亲生女儿梗那赫公主为人质压在西京。两国暗中结了盟约,要共同剿灭草原上的霸主鞑靼刺尔。这两人是互派的人质。
朱堪直素知他的小儿子性子张扬霸道,软硬不吃,心里极有主张。不敢强迫他,只是交待要好好照顾亦力八里的国王之女,务必使梗那赫安全,舒心地呆在西京。
朱原显脸色乌黑,冷笑一声。连使臣的话也不接,一摆手大臣们就退了下去。他也知道父亲谨慎多思,步步为营,对大明皇位是势在必得。眼下接了皇位,心里还是不安。父子都清楚,朱元熹那位“先皇”、现在的“郡王”还在鞑靼关押着,鞑靼大军压迫边境,他们父子还没进入中原都城登上皇位,更没有彻底得收服压制住一大批各怀鬼胎的文武百官清流宦党,这一纸“代宗”的圣旨就是个空中楼阁。就是让他们父子为朝廷卖命的血淋淋的诱饵!这天底下还有更多的朱氏王孙如富王、礼王等藩王和朱元熹的两个三岁、五岁的儿子虎视耽耽地盯着皇位呢。
局势千变万化,摇摆不定。朝廷那边的各派人马也只是暂且沉落,隔岸观火,求取对他们最有利的局面。
父亲是暗示他娶了这位东蒙古部落的公主,增加他们与朝廷争抢皇位的本钱。互派人质的盟约,怎么比得上娶蒙古部落的公主做皇后结下的盟约呢。
正好,他那个身份不明,麻烦不断的未婚妻失踪或者死了……
真是死得其所啊……
朱原显仰着头,脸色铁青,按捺住激烈的心绪,面颊上绷紧的线条更凌厉了。西京藩王府门口,早站满了迎接的人群。最显眼的是人群中站着一位穿着金绿色蒙古锦袍带着珠翠圆冠的华服女子。正微笑地候在藩王府门口。面容丰盈如月,漆黑的柳叶眉斜飞入鬓,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腰带上悬挂着嵌满宝石的精美金刀。身姿健美挺拔,精神奕发地站在那里。带着蒙古女子特有的刚强爽朗。身旁众人如众星捧月般得簇拥着她站在藩王府门前等待着,没有一丝的腼腆和局促。她看到人马行近,眼睛一亮,含笑走上前,落落大方地高声道:“原显哥哥,你回来了!梗那赫恭贺你凯旋归来!”
是东察大汗之女梗那赫公主。她满脸发自内心的笑容,弯弯的黑眼睛像月芽倒映着他的身形,欢喜至极。忽然她的身后又探出了一个头,一个更妖娆俏美的汉装少女也向他挥手娇笑:“梁王哥哥,恭喜你做了太子,你以后就是大明国的国王啦。”
朱原显骑在马上略显惊讶:“折海珠,你怎么也来了?”
东察大汗的小女儿折海珠公主仰着脸爽脆地答:“我跟三姐打赌,谁赢了谁就来西京做质子!”说完后她才觉得这话有点古怪,就吐了吐舌头,自嘲似的开心笑了:“梗那赫射中了三只北雁,赢了我。就做质子了。可是我太想你了,我们已经三年没见了,就非要做她的随从一起来了。”
她飞快地奔上前,抓住了朱原显的马头缰绳,替他挽疆。脸似红霞的望着他,眨眨眼,天真又真诚地说:“听说你的未婚妻去世了,我们也很难过……”
她客气地说着场面话,面上却没有什么悲伤之色。她与梁王未婚妻素不相识,只是为了他感到遗憾。心底甚至有些隐隐的喜意。她豪不显生疏地拉着朱原显的手扶他下马,之后抓住他的手臂,吊在他高大轩昂的身躯上活泼得转了个圈子。踮起脚尖,将脸颊亲近地凑到了朱原显面颊旁,悄声说:“……这种紧要关头,我可不能输给梗那赫!她把自己的嫁妆和马匹都偷偷带来了。哼,你可不能娶她做大妃,否则我就恨你一辈子了。”
(https://www.biquya.cc/id13122/784521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