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场混杂 一

?

  漆黑的夜,战场上如火如荼,到处都是冲天的火光和激战的人群。从鞑靼军营到虎敕关这几十里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沸腾的战场。像一个卵形的蚁巢。最中心地带是护卫着元熹帝突围的北方军,外面一层是反应过来包围住他们的鞑靼军,而最外面一层是攻破虎敕关的鞑靼军。此刻也折返回来夹击北方军。

  

  北方军在两侧护卫着皇帝的马队突围。却在人山人海的战场上出现了异动。刘诲等人趁机发难,命令侍卫太监们围住小梁王下了毒手,要趁乱杀了他。这时候两翼北方军也醒过神,倒转方向冲向了中间,却被如潮的乱流冲开了。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小梁王身边。

  

  刘诲命人架起梁王,向着敌军大喊:“我抓住小梁王了,你们速速告之南院大王!我们原意交出小梁王,你们就如约撤兵。”

  

  遥远处,一队鞑靼军正奔向这方向。

  

  伍怀德猛得揪住了他的脖领子:“你要投降鞑靼军?”

  

  刘诲满头大汗,颤声嚷着:“这不是投降敌军!这叫保存实力,欲图东山再起。如果我们不答应敌军,他们就不退兵。而且这小梁王本来就图谋不诡,正好趁机会杀了他。是皇上的旨意!你想抗旨不遵吗?”

  

  两个人抓住对方,面红耳赤,几乎要暴怒得打起来了。伍怀德忽然回头,制止了几个脾气暴烈的大内侍卫们狂吼。

  

  他侧眼瞪着旁边马上的元熹帝和范勉,厉声高叫:“好一个忧国忧民的大明忠臣!刘诲。我且问你,你知道唐朝的杨国忠兄妹是怎么死的吗?!”

  

  这一句话,吓得刘诲魂飞魄散,再也顾不上抓重伤的梁王和向鞑靼人投降了。连滚再爬地爬到皇帝的马后大叫:“皇上救我!伍怀德要造反了。”

  

  元熹帝神色大变,范勉也激灵灵地打了个寒战,忙上前护卫住皇上。周围的文臣内侍们通通色变。

  

  杨国忠兄妹是被哗变军士逼迫着皇上赐死的。唐书上记载得很清楚。天宝十五年,潼关失守,唐玄宗出奔四川。到了马嵬驿,当时的右龙武将军陈玄礼得知军士们满心怨恨,就要发生兵变动乱。便主动地对他们说:“现今天下分崩,皇上受惊逃难。难道不是杨国忠兄妹祸国殃民,宰割百姓造成的吗?如果不杀死他们,何以谢天下?”

  

  众军士齐声道:“我等早就想除掉他了。”

  

  当时,正有吐蕃使者来到马嵬坡,与杨国忠会谈。众军士借机大做文章,大呼杨国忠与蕃人谋叛。顿时六军哗变,将马嵬驿团团围住,一举杀死了杨国忠及其子杨暄。军队哗变后,六军仍不满足,生怕皇帝秋后算帐,非要逼迫皇帝立刻赐死杨贵妃玉环不可。玄宗面对军变,万般无奈,只得下旨赐死了杨玉环。高太监把杨贵妃勒死在佛堂前梨树下。杨氏兄妹身死,哗变之危也解除。

  

  此时此刻,伍怀德撩起袍子跟着蹿到了皇帝马前,手握防身的钢刀,凶神恶煞地面对皇上,厉声高喝。俨然是提醒皇上要学学唐玄宗,杀了祸国殃民的刘诲,以防哗变。人们四下看着周围满脸怒气,围拢过来的大内侍卫们,才醒悟方才刘诲大太监的话彻底激怒了满军将士。

  

  ——去他妈的两万人。有什么要紧的?皇上说过他宁愿割地赔款,也不想把江山施舍给他的狗。战败了就投降吧,鞑靼人还需要内地有皇上,他们不敢对他不恭。输掉这场战争无所谓,穿敌营战死的上千人也无所谓,虎敕关里已经死掉的数千人也无谓。是他们愚蠢,不听……

  

  伍怀德凶悍地站在马前,完全不像一个文弱书生了。他的话如钢刀般扎人,比利箭还要刺人,射穿了人们的心:“皇上!皇上你与刘诲不同。你可不是不顾国土和满军将士的人,你是爱国爱民的皇帝。此时我们大势已去,刘诲还在自做主张,听信敌军谎言,想杀了来救皇帝的小梁王,还想投降鞑靼人。他已经是鞑靼人的奸细了。我们现在得赶紧挽回局势才行,不能任由此人犯下大错。皇上还不下旨杀了刘诲!放了小梁王。”

  

  元熹帝脸色煞白,满脸汗水,浑身汗津津的忽冷忽热的快冻成雪人了。颤抖着说:“伍大伴,刘诲没胆子做奸细投降的,他只是替朕分忧……”他求情似的看着伍怀德,这刘诲是按照他的意思去杀朱原显的。

  

  伍怀德面色铁青,浑然不理会他的话,厉声喝道:“皇上,事态危急,生死关头。鞑靼人马上就要杀上来了。你可别因小失大!小梁王忠心耿耿地来救皇上,这个狗奴才却假传圣旨,谋害忠臣。你可要看清楚了!”他心里长长地叹息一声,大势已去,江山堪忧,元熹果然不是个名君啊。

  

  元熹帝心头冰凉,恶狠狠地用细眉眼扫了一圈周围人。范勉是脸色煞白,浑身发抖,用手死死地按住皇帝的手腕,不停地往下压。几名亲近的皇妃和太监女官们满脸哭相,快吓晕了。刘诲和他的御马太监的手下们再没了嚣张气焰,发着抖躲在了朱元熹身后。四周,两百名贴身保护的大内侍卫面色森寒,瞪着这些上官们。而一旁的锦衣卫佥事刘春则手握刚刀,带领着数百名锦衣卫千户和百户们严守着阵地。

  

  朱元熹扫了圈四周,老弱病残,妇孺残兵,再不能与发飙的伍怀德说不了。他颤声问:“那个锦衣卫,叫刘春的将军,你觉得怎样?”

  

  刘春是随着崔悯进入虎敕关保护皇上的锦衣卫,他们没被围困过,很是兵强马壮,成了乱军中皇帝身边最势大的一股军事力量。

  

  刘春和旁边的姜折桂交换了眼色。刘春淡然地说:“臣听皇上和诸位大人的!”

  

  朱元熹狠狠地闭了闭眼,睁开眼,瞪着伍怀德说:“伍大伴,听你的,杀了他!刘诲假传圣旨暗杀小梁王,处死。”他脱险后,一定要杀了这个“狭军变令皇帝”的伍怀德!他竟然敢违抗他的圣旨放过小梁王。他明明知道这是他的主意。他破坏了他的计划,还鼓动兵士们哗变。

  

  刘诲吓得瘫软在地,当场晕过去了。他本身就又自大又自卑,被鞑靼兵围城吓破了胆子。这次突围时,望着四面人山人海的敌兵,处处刀光剑影,早就吓软了骨头。见敌军大将脱利提出了条件,就立刻抓住了一根稻草,皇帝也同意杀朱原显,于是便定下计策抓住了梁王要杀他。他不相信他们能在万军丛中杀出一条血路,逃得性命。便想用这方法换命逃走。谁知道……

  

  大内侍卫总统领和锦衣卫姜折桂,同时一个健步冲上前,一刀砍下了刘诲的人头!生死关头还是弄权杀救兵,他不死所有人都得死了。

  

  伍怀德毫不意外地向皇帝一笑:“臣省的,臣等着。”

  

  他背转回身,再也不看朱元熹一眼了。对这位从小教到大扶他上龙位的皇帝已然失望透顶。同样是他从小教到大的,他与崔悯怎么这么不同?!一个是懦弱狂妄,私心压于公职之上。皇帝之位都承不下他的私欲。一个是大义凛然,江山放在冤仇之上。为了国家宁愿不顾朝廷屈杀他祖父的世仇。真是天地之别啊。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用这种方法帮义子了。再让这个狂妄的皇帝“作”下去,所有人都没命了。他敢鼓动兵士们哗变,威胁皇上,就不怕朱元熹的秋后问罪。仿照马嵬坡逼死杨氏兄妹,威胁皇上处死刘诲。主要是想“杀鸡骇候”,杀他立誓,看谁还敢投降?也是给自大的朱元熹敲个警钟。这天下,哪怕做了九五至尊的皇帝,也不是处处随他所愿的。

  

  人人身上都有“天道”和“责任”压着。

  

  范勉抖衣而颤,心里也凉冷,看着这幅乱相心乱如麻。他对伍怀德大太监的狂妄行为怒形于色。他本身就不满两大宦官,对此刻伍怀德违了君臣之道,威胁起皇上杀人更觉愤概。但此时,外有敌军,内有要造反的伍怀德,他也不敢去激怒了大太监。这些大内侍卫们和锦衣卫都是粗鲁的武人,对这场战局有自己的看法,他也不敢使他们哗变……他心情复杂地扶着元熹帝:“皇上,咱们快走吧。”

  

  元熹帝是一幅深受打击,失魂落魄的样子。

  

  ***

  

  战场上极度混乱,交战的双方都在自行其事地作战。忽然,战场外又出现了一支人马,猛得插进了战场。正是北方军埋伏在后面的凤景仪的兵马。这只意外的军队使混乱战场停止了下,人们努力辨别着这是谁的兵马。与此同时,鞑靼军的脱利大将军率领着亲军冲到了近前。

  

  人们眼前出现了一大队披挂重甲的骑军们,像地狱里蹿出的鬼魅,杀气腾腾、凶神恶煞地冲到了明军前。正是鞑靼大军里职务最高的万夫长大将军脱利。他率领了一队鞑靼重骑军追到了跟前。

  

  明军众人大吃一惊,触目所见都是人山人海,无边无际的蒙古人。他们只耽搁了一会儿,鞑靼人就追上来了,“鞑靼人杀来了,他们围住了我们。”

  

  大将军脱利在千军万马的战场人潮中,敏锐地发现了他们最大的敌人,小梁王朱原显和元熹皇帝。他大喜:“我看到他们了,快去杀掉他。”

  

  鞑靼军像一群饥饿的乌鸦扑到了腐肉上。数不清的人马和铁箭都奔向了明军。

  

  战场上烟火腾空,刀光如潮,火焰和铁器相互碰撞着激起了火星,兵卒们不断地负伤倒下。人们四散躲避着。鞑靼军像一把刀劈开了战场。直奔明军。

  

  此刻的明军人群里,伍怀德还在胁迫着皇上和群臣;刘诲身首异处,部下们四散奔逃;两侧的北方军竭力冲过人流,想救出梁王。而遥远的战场边缘,凤景仪率领的军队也杀进了战局,来接应人们。战场形势很混乱,每个人都在各行其事。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人海里厮杀起伏着。

  

  他们却把小梁王凉到了一旁。

  

  刘诲死后,十多个围捕猎杀梁王的太监赶快放开了他,转身逃跑了。却被后方涌来的鞑靼兵砍杀了。当地只剩下了身负重伤的小梁王。

  

  梁王摇摇晃晃地从地上爬起来,站直身体,直觉得天眩地转,恍如隔世。他影影绰绰地看着周围的乱像。心里明白事情又有了变转。梁王强行压抑着心头的愤怒,没发作。他没有去想皇上与刘诲的毒计,也没有追杀那些围捕他的太监,而是跌跌撞撞地从旁边尸首上捡起了他的龙泉宝剑。他拨出了碧玉似的宝剑,将满腔怒火都发泄到鞑靼兵身上。平常他嚣张跋扈,脾气乖张,这时死里逃生后,反倒压住了愤激变得异常冷静深沉了。

  

  “他才不要像朱元熹!他才不要做无耻的昏君!他不会在战场上杀堂兄弟,杀大明的救兵。他要做个分得清家国情仇、是非轻重的好藩王!”梁王的脸上浮出了极度憎恶的表情,眉眼五官都深深得皱住,面目狰狞极了。黑色长发上沾满了鲜血,黑盔甲和锦袍被戳成了筛子,每个破洞都在往外面泊泊地流淌着血。他眼神深邃,面目悲凉,嘴里喃喃自语,心里和头脑里只在不停地翻涌着这句话。

  

  “——他要像明前那样,做个有胸襟慧勇,有家国情怀的男人。他不会连个小姑娘都不如!”

  

  鞑靼将军发现了小梁王朱原显,排开了人海般的兵马,越众而出。脱利是个约三十岁的青年壮汉。身形虎背熊腰硕大无比,眼珠子深褐色,满面钢针般的虬髯,外表很粗犷实际年龄并不大,更是久经沙场骁勇善战的勇士。全身充满了一种震慑人心的杀气。像一头矫健的豹子的直奔朱原显。

  

  梁王用剑砍翻了一个鞑靼将士,抽回宝剑,摇晃着身体转过来,打起精神看向这位强敌。

  

  脱利将军从马背上一跃而下,两手执着一柄长三尺的钢刀,大步流星地奔向了小梁王。他放肆地大笑了:“朱原显,你也有落到死路的一天?今天你死到临头了。哈哈哈,你被你们自己人陷害重伤,又被我这个无名小卒砍了头。是不是心里很不服气?好,我就让你死得服气点!”

  

  他攥住长柄刀,猛然砍下一刀。大喝:“本王子名叫脱利,是鞑靼刺尔国大汗的九王子。也是大汗大妃穆勒的小儿子。老子可不是个无名小卒!我支持南院大王偷进北疆抓你们,就是为了亲手杀掉你这个战场劲敌!有你们父子在北疆,蒙古人就永远无法入关。老天爷助我蒙古人,一举抓到了你们,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你这个北疆藩王死在我这个蒙古王子手里,也该服气了!”

  

  小梁王朱原显面目赤黑,紧咬住牙,一颗心都沉了下去。他一言不发将龙泉宝剑在锦袍上逝干了血迹,主动地迎了上去。

  

  两个人在漆黑如墨的战场上,扑到了一处。

  

  

(https://www.biquya.cc/id13122/78452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