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主和亲 二

?

  昔日的荒芜大地,变成了成片的鞑靼军营。漫天遍野地环绕着虎敕关。居高临下地望去,不计其数的帐篷和营地牢牢得包围着中间一片青石头旧关口,像沙海里的绿洲。营地大模大样地打出了鞑靼刺尔国的旗帜,营地里兵士如潮,建置了很多土坯工事,还搭起高高的瞭望台与箭台,数万名鞑靼军在此安营扎寨地困住虎敕关。鞑靼刺尔国的斥候前锋看到了接近的公主车队,派出了兵马联络他们。

  

  公主车队的送嫁大臣李执山和刘少信硬着头皮前往,宣称是接诏前来面君的益阳公主。要求通过刺尔国的军营,进入虎敕关。他们带来的这三千人马在数万名鞑靼人的军营面前,显得渺小而稀少。

  

  须臾间,鞑靼人营门大开,号炮连响,涌出了数千名精兵。

  

  最中间是一名领军的鞑靼大将。与几名鞑靼人将士和穿着北蒙皮袍的谋臣,登上了高台观望着这只来虎敕关的公主队伍。据凤景仪送来的情报说,南院大王还未到军营,领军的南院大将万夫长叫“脱利”,与谋臣思木儿和投降过去的汉臣王淳安等人,打赢了皇上北巡的卫指挥使严正。他们带领七万精兵,化整为零地进入北疆,一举困住了元熹帝。此刻鞑靼人正是打胜仗之后,看到了一支稀少的明军保护着公主来虎敕关,都神情倨傲。

  

  目前的局势很奇怪,两只军队在北疆腹地的虎敕关相互包围围困。未来发展的趋势也很微妙。一方面围困,一方面也在和谈,刺尔国大汗传来的讯息也是要与大明和谈。因此人们还不能彻底地翻脸杀敌,只能两军对垒,打打停停,保持着平衡与克制。

  

  脱利是个身高九尺的巨形鞑靼汉子,面目黝黑,膀臂赤红,形态狰狞,披着重型铁盔甲,是位冷酷谍血勇惯三军的猛将。身旁站着几名批羊毡带刀弓的北服文臣。他傲慢地对营外发出命令,鉴于两军和谈,只准一百人步行着穿过鞑靼军营,进入虎敕关。其余士兵们不准持械过营。而且他要先看看来人是不是益阳公主,公主长什么美貌样子。这番话险些气炸了人们的心肺。刘少信和李执山等人坚决不同意公主步行穿过鞑靼军营。脱利却坚持如此,一时间双方都剑拔弩张,激烈地争执起来。鞑靼军威胁得围过来,想困住公主车队。车队在锦衣卫地掩护下,后退数里。

  

  双方相持不下。前去谈判的刘少信大怒了:“蛮夷无理,我等就不进虎敕关了!”他是皇上亲信,身上带着一种天朝使者的戾气。这一声大喝激怒了鞑靼人。脱利也勃然大怒,命人出阵杀了他!他身后的北服谋臣们忙劝解。这时候,虎敕关城头看到了公主的三千人马,元熹帝的内阁首辅张丞相急忙冒险出了虎敕关,到鞑靼军营与脱利商谈。这几日,他与南院大将见过数面谈论和约,也算是熟人了。脱利最终让了步,同意益阳公主携带五百人坐车经过鞑靼军营。

  

  人们被阻截在营地外面,又听到了这种奇耻大辱的条件,都气得快暴了。但此时也毫无办法,只得远远看着老态隆中的张老丞相苦苦恳求着鞑靼人。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里面有一个快被俘虏快被杀的皇上,连他的臣子们都丢尽颜面。人人的神色都是羞愧难当,如丧考妣。虽说目前还不到“靖康之耻”中的“亡国亡家,俱被北掳,皇帝牧羊,宗妇洗浣”的奇耻国辱,也差不多了。

  

  崔悯脸色淡然,安排得当,命令五百名太监女官和侍卫们轻车简从地穿过敌营进虎敕关。他陪同着公主凤辇亲自过敌营。陪伴大明公主北上祈福的官员们众多,鞑靼军分辨不清每个官员。脱利身旁有几名汉人降臣认出了崔悯的衣着,知道这位美少年是锦衣卫高官,也不介意。元熹帝都在掌股间,虎敕关又进了益阳公主,再多几名锦衣卫也不在话下。

  

  公主车队整肃好队伍进入了敌营。除了公主坐的马车,其他人都依了霸道的鞑靼人的主意步行过营。

  

  营地宽阔,敌军如海,戟尖如林,旌旗飞扬,高耸的箭楼上站着多名长弓手。巨型长背弓直指着公主车驾。更遥远的中军大帐前,南院大将军脱利和谋臣们冷笑旁观。公主等人在数万军士中分开的一条人墙中徐徐走过,如行走在劈开的浪潮中,如行走在针毡上,每一步踩着自己惊心动魂的心情。

  

  明前坐在一辆四周凌空,头顶有车盖的简单马车上。她正襟危坐,脊背挺得笔直,手按着车拦,眼望前面,从头顶的凤冠上垂下了厚厚的红纱,覆盖了全身。体态有些僵硬地坐在那里。望着两面的兵戈铁马,心情紧张极了。她心里早有准备,会面对一个很危险的场面。但行走在千军万马的敌军中,两边枪尖箭矢齐向的景象下,还是令她骇然了。

  

  面对着压迫性的敌兵,霸道至极的鞑靼蒙古人,她第一次觉得,人世广大,一个人是多么渺小又不可捉摸。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在被俘被亡的可能下,没有丝毫的尊严。即使是公主,在国家兴亡面前,战争面前,也渺小单薄得如一粒沙砾。

  

  她恍惚间看向了车辆旁。车辆左边是司设大太监刘少信,右边是锦衣卫指挥使崔悯。两个人步行着陪同着她的车辆前行。刘少信气狠狠地咬牙拧眉走着,为所受的侮辱而愤激。崔悯却面无表情,身形镇定,一双眼睛淡然地看着面前的枪林箭雨,乌黑的漂亮眼睛眯成一线,望着两排和前端的鞑靼敌军的尽头。安步当车,泰然若素,像轻飘飘地行走在御花园,像春风得意地行走在金銮殿上。

  

  看到他,明前的心忽然沉静了,稳住了狂跳的心。不知道为什么,她已不信任他,却还是稳住了心绪。

  

  青帘马车带着五百名太监女官们默默走着。在成千上万的敌国将士的注视下,在兵戈枪林满是凶煞气的威慑下,悄然无声息地缓缓走过怒目的鞑靼军。异域的人,战场的凶徒,仿佛如狰狞的鬼怪,少女端坐在车上,眼观鼻,鼻观心,安静如山地前行着。

  

  忽然,鞑靼军营暴发了一声尖厉的怪叫,一只铁箭带着哨声向马车飞来。明前垂着头闭着眼睛,全身却紧绷戒备着。听到这尖锐的哨音,立刻扬头看去。一只瓦蓝的长柄铁箭正射向她的方向。明前惊讶地睁大眼睛,双手握成拳,盯着飞来的铁箭,一瞬间脑子里闪现过各种念头。鞑靼人看出破绽了?他们要杀了她?还是吓唬她?她是躲与不躲?她盯着这只长铁箭,不解地僵持在车上。突然,她用眼角余光看到了车辆右侧的崔悯,他陡然转向,手持着刀柄,冷漠地扬面,笔直地盯着铁箭射来……她陡然间不动了。

  

  “碰”,铁箭射中了马车的木制华盖柱子,突突乱颤。箭正好掠过了刘少信太监的官帽,带着撕裂的帽布和头发鲜血,砰得钉在了车柱上。刘少信惨叫一声跪倒在地,活生生地吓晕过去。鞑靼军里暴发一阵狂笑声,敌军们都放肆地大笑。

  

  笑声又嘎然而止了。马车上坐着的朱红华服女子霍然站起,回身看向身旁的铁箭。转过身,伸出素手,递向了右旁。右边那个白衣胜雪的美少年锦衣卫立刻拨出腰悬长刀,双手奉与公主。益阳公主持刀在手,一刀劈过,吹毛断刃的宝刀削断了铁箭。

  

  公主用轻蔑的语气,对沿途围观狂笑的鞑靼军道:“射不准,真无趣。走吧。”

  

  一瞬间,周围爆发的轰笑声和骚动退散了,像是退潮的海水翻涌着退去。

  

  千万鞑靼军盯着这只渺渺数人的队伍,这个持刀的红妆少女,穿营而过,都静止在原地了。

  

  

(https://www.biquya.cc/id13122/784518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