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不识明珠不识君 > 第二百一十三章 虎敕关惊变

?

  荒野上,一只蚂蚁般的渺小队伍在平原上进军。皇帝带领着五千多随行人员和十万多军队,在苍茫的原野上长途跋涉着。十多万人在荒漠上也显得异常的单薄和稀少。北疆气候恶劣,御驾人马和辎重众多,队伍还随时休憩,走走停停,不停地拐弯改道,前进的速度越发得慢了。

  

  皇帝行营的气氛有些诡异。据说元熹帝身旁的两大太监暴发了权利之争,掌印大太监伍怀德一怒持刀把御马大太监刺成重伤。幸好刘诲的小太监拼命护卫,伍怀德是个文弱书生,才侥幸没死。元熹帝震怒,严斥并关押了伍怀德。诸大臣都吓得失措。刘诲身受重伤,仍坚持着要掌控全营,大权还是被随驾的张丞相和范丞相夺去了大半。文官们不赞成皇帝北巡,但这次听说了两大太监内讧,刘诲重伤,伍怀德失宠,还有北疆传来的小梁王重伤,梁亲王被鞑靼军牵制在边界也战局不佳等消息后,盘算很久,竟然赞成了继续北巡。这趟北巡已走过了一半,诸敌都受挫了,如果能与鞑靼人签定和约,并顺利地撤掉藩王,也算是名留青史的丰功伟绩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清流诸臣立刻转向同意继续北行了。

  

  于是,这只皇帝队伍便在群臣各怀心机,七手八脚地指挥下,不停地争权夺利,不停地反复拐道,在旷野上徘徊着前进。

  

  ***

  

  太阳直晒着北疆的连绵平原。在视线的尽头,两座平缓矮山的山口间,出现了一座废弃的关口堡垒“虎敕关”。这是昔日大明官军曾设的南北交通的要道,后来梁亲王大败鞑靼人,把战线推向更北方,这里就成了一个普通关口。

  

  率领大军前进的是京畿五大营指挥使严正。他率领着五大营兵马走在御驾车队的前端,中间是皇帝的龙驾,后面是随行的辎重车辆。严将军所带的兵马是皇帝的御林军,是大明军队里最精壮的士卒,装备着最好的铠甲长矛,甚至还有一些火枪,拉来了几门红衣大炮等。这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军队,倾巢出动,众人都坚信着必会打败鞑靼人或者藩王的北方军。

  

  五大营进军途中不时地改变着队型,队伍间吹着联络的军号,军卒们趾高气昂地答着号令,刀枪闪着雪亮的寒光。萧瑟的北风吹动过膝的长草,战马打着兴奋的响鼻,将士们精神焕发。明军路上顺便打了几场剿匪的小仗,无一不胜。进入北疆后,各地官员和百姓们都热烈迎接,没有一点敌视抵抗的模样,所以人人都是意气丰发。

  

  正午炽热的阳光暴晒着大地,白花花的晃花了人们双眼,看不清前方。遥远处黑压压的地平线上,出现了密密麻麻麻的黑点,最前方的斥候策马奔上了高坡,用远望镜看去。

  

  “是北方军!他们来迎接皇上了?”人们认出北方军的旗号。指挥使严将军报到中军,皇帝和大臣们惊疑不定,皇上早就免了北方军出迎,这些军队现在是迎接他们,还是来为敌的?人们纷纷登上车辇高处,看着密密匝匝的军队迎面而来,陷入了茫然中。

  

  北方军派来了哨兵报知,是受藩王指派来护送皇上的。元熹帝命令军队退出数十里外,不予接见。他不相信皇四叔朱堪直有这等好心,北方军冒然前来护送是居心不良。数万军队扑天盖地行到了最近处,才刹住兵马。明军便觉得这些北疆官兵们形像极为凶顽险恶。

  

  头顶上的旗帜变了,北方军赫然变成了鞑靼军。众多异族的话语响彻天空,更多异族人露出了本相,蜂拥而至。人们惊在了原地。身后虎敕关北面的险峰上,两万异族人铁骑也策马冲出。原来鞑靼人瞒过了明军刺探,带足了给养,急行军地穿过了关口外的山峰密林,绕过了虎敕关,现身在皇帝御驾车队的后方。他们向明军发动了冲锋,正面伪装成北方军的鞑靼军也同时发起了攻击。

  

  “是鞑靼人!鞑靼人进攻了。”京畿五大营的将士齐声大喝,行营大乱。

  

  严将军立刻组织兵马迎敌。骑兵冲上前抵御,千百匹战马的铁蹄敲击着大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隆隆声。鞑靼军越冲越近,敌首一声号令,战马嘶鸣着,原本方阵的队形迅速拉成了一个细长三角形,最前方,锐利的角尖像楔子一样插向了明军防线。后面山梁上的鞑靼军也冲下山坡,攻进了明军背面和两翼。

  

  这一日,天寒地冻,成了北疆史上最寒冷的一天。自作主张要进北疆的皇帝与偷入北疆的鞑靼刺尔军短兵相接。

  

  ***

  

  元熹十七年冬,北疆北部的柔云县的虎敕关附近,发生了一场大明御林军与鞑靼刺尔军队的短兵大战。从内地进疆的元熹帝,没有听从北疆官吏的指路,执意从虎敕关走,被近七万名偷入北疆的鞑靼军两面夹击,团团包围。大明的天子亲军有史以来第一次与蒙古鞑靼军正面交锋了。

  

  元熹帝当即驻扎在虎敕关,召集众大臣商量对策。刘诲带重伤出场,力排众议,要皇帝派兵对战。他从京城开始,就把这场北行看成了私家行程,与伍怀德争权受伤后,更是怒滔涛天地恨透了群臣,力主皇上正面抗击鞑靼军,肯定是战无不胜,扬我军威。元熹听从了刘诲的建议,派出军队对战。这种临时上阵的军队战斗力可想而知,交战的明军一触即败。文官们大惊,伍怀德提出警告,要众人坚守原地等着北方军救援。刘诲和范丞相等人都不相信藩王会回救,刘诲又拼命鼓动皇上突围回京。皇上又依计。派严将军正面挡住敌军,带着另一部分人马,逃出了虎敕关。

  

  随同的兵部尚书张维请众人变装轻车逃走,刘诲对他破口大骂,“军国大事你懂什么?皇帝的龙威岂容亵渎。”张丞相等文官也坚持着皇上不能没骨气地变装逃匿,还要带上御驾龙辇和各人装金银礼物的车辆同逃。刚逃出一百里,就被鞑靼兵追上。鞑靼人合围了队伍,又把元熹帝逼回了虎敕关。

  

  刘诲、张丞相与范丞相这时才发现,纸上谈兵不成,皇上的御林军也不行,大明天子的威严与权力也对野蛮蒙古人不管用。最后剩余的明军苦守虎敕关,十万明军大部分覆没,兵部尚书战死,严将军受重伤,朱元熹与一众大臣们都成了瓮中之鳖,被围困在虎敕关。此时,梁亲王远在边界苦战鞑靼人,小梁王朱原显重伤初愈在中部暮城,京城朝廷乱做一团,大明的十多个省郡的布政使司和指挥使麾下的二十万军队如群龙无首,救援不及。

  

  这一战历经了五日,就整个改写了大明局势。被称为“虎敕关之变”。

  

  

(https://www.biquya.cc/id13122/78451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