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逍遥尘世子 > 第275章 遮蔽之翼

礼部尚书秋行,自王宫的书房议事后,匆忙离开皇宫,直奔回家。
  途中,丞相陈子昂试图与他会谈,却未能找到时机。
  秋府门前,已然是深夜时分。
  秋家老祖宗素有早眠的习惯,此刻早已安寝。
  但秋行顾不上打扰老者的安息,径直来到他的门外,轻敲房门,“父亲,父亲!”
  秋老被敲门声唤醒,“行儿,这么晚了,何事?”
  他了解秋行是个孝顺的孩子,若非十万火急,绝不会在此刻打扰他。
  “父亲,关乎望江的新情报。”秋行谨慎回应。
  片刻,屋内传出沙沙声,随后房门开启。
  秋老已在侍女的服侍下披上长袍,“行儿,进来细说!”
  “父亲,孩儿刚自王宫书房归来。”秋行上前,向秋老行礼后继续说,“望江又有新的动态。”
  侍女点亮房间的魔法灯,搀扶秋老坐到椅上。
  秋行走近,详述了早朝时的全部经过。
  秋老的眉头瞬间紧皱起来。
  “父亲,我记得当日凌霄领地的郡守张肃刑呈上的奏章。”许久,秋行继续说道,“陛下压下那份奏章这么久,显然不希望陆家掌握兵权,哪怕只有几百名私人战士。只是……”
  “今日,文天达有何异动?”秋老直接打断他的话。
  “文太师?”秋行闻言一怔,“并无异常!早朝时,先是年轻官员进谏,之后都是陈丞相发表见解,文太师始终沉默。”
  “即便到了王宫书房,文太师也显得颇为寡言。”秋行皱紧眉头,“父亲你不说我还未察觉。平时文太师最爱与陈丞相争辩,今天却赞同了陈丞相的许多观点。”
  “你详细说说。”秋老接过侍女递上的热茶,浅尝一口,示意秋行在身边坐下。
  “陈相认为,彭大胡子的傲慢源于他在大顺帝国的众多庇护者。因此,对付彭大胡子只是刮肤之痛,整治朝廷官僚体系才是根本。”秋行坐在秋老爷子身边,缓缓说道,“我记得文太师以前一直反对彻底调查吏治,他担忧深入追究会牵连广泛,动摇大顺帝国的根基。”
  见秋老爷子沉默,秋行又道:“但这次,文太师竟赞同陈相的谏言,实在令人惊讶。”
  “世事变迁啊!”秋老爷子叹了口气,“你今天在圣殿中说了些什么?”
  “父亲的教诲,孩儿岂敢不听?”秋行摇头,“孩儿仅是一介礼部尚书,专心礼部之事足矣,自不会多嘴。”
  “好,你能理解就好!”秋老爷子点头,不再多言。房间内顿时陷入了静谧。
  “父亲,这陆北羽是妹妹的血脉,我们置身事外,真的正确吗?”许久,秋行还是开了口。
  “行儿,我倦了,你也去休息吧!”秋老爷子起身,示意侍女搀扶,走向床榻。
  听见秋老爷子的暗示,秋行不敢再问,只好黯然离开了房间。
  这夜晚,注定无法安眠。
  秋行回到房间,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秋家两尚书并立。
  秋老爷子曾是前任吏部尚书。
  但他并未让三个儿子接任吏部,继续家族的官位。
  身为长子的秋行,被安置在了礼部。
  历经多年的奋斗,秋行终于升至礼部尚书。
  同为尚书,秋行却格外谨慎。
  这与秋老爷子的教诲密切相关。
  多做事,少言语。
  且只做礼部之事。
  年轻时,他对秋老爷子的自保策略颇感不满。
  然而多年的沧桑,让他变得更为世故,更为深思熟虑,也更为保守。
  因此,他更加言行审慎。
  甚至外界传言,他淡泊名利,只想在礼部尚书的位置上终老。
  因为他虽不涉足政务,对礼仪之事却要求苛刻。
  无论是日常人际交往,还是礼部公务,他都严谨对待。
  顺帝曾称赞,无论面对外国使节,或是大顺使者出访,只要有秋行在,大顺必定能保持“不失礼”的姿态。因此,作为礼部尚书,不仅是他人看法,秋行自己也觉得,他已经无所求。
  正因如此,他对朝堂诸多事务并不关心。
  就如这次的吏治整顿。
  他管理下属严苛,而礼部是个清廉部门,他认为此事与他无关。
  他本应心如止水...  ...
  然而,此事竟与陆北羽有所牵连,令他的内心无法平静。
  陆北羽,乃秋云之子,秋家三兄妹中最受宠爱的少女。
  当年,京都才女秋云离奇逃离家族,嫁予望江城的小商贾陆大雄,震动了整个大顺帝国。
  那时,秋行正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神秘的漠国领土。
  归来之际,已是物是人非,木已成舟。
  秋老爷子对此大发雷霆,公开宣告与秋云断绝亲子关系,此事让秋家上下皆闭口不谈。
  多年过去,此事仍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他渴望知晓,当年究竟发生了何事。
  秋云在他眼中长大,她的脾性他再清楚不过。
  秋云是个孝顺女子,若非遭遇重大变故,断不会做出如此决绝之举,触怒秋老爷子。

  多年前,天子下令彻查景州官吏贪腐之行,但两次调查均无功而返。
  除了几个被当作替罪羊的小吏遭到罢免,根本未能触及实质。
  如今,顺帝再度准备整顿吏治,首要目标便是景州。
  陆家便坐落在景州凌霄郡下的望江城。
  秋行隐约感到,一切似乎都与陆北羽的命运紧密相连。
  他只是不解,是否有人刻意设局,针对陆北羽……
  朝廷之事,瞬息万变,无人能预知结局。
  任何事情,总有人称赞,亦有人反对。
  就如同当初,柴井云献上的陆北羽的“魔杖与荆棘”策略。
  即便是不常涉猎此类事务的秋行,也看出此策成功后可能带来的巨大裨益。
  然而,仍有反对之声。
  当然,秋行明白,那些反对者或许是出于利益冲突。
  秋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又忆起幼时与秋云嬉戏的欢乐时光。
  秋云,笑容常驻。
  他清晰记得她爽朗的笑声,却发现自己逐渐模糊了她的容颜。
  他有些懊恼,秋云是他深爱的妹妹,怎能忘却她的模样?
  秋云早逝,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如同秋老爷子,虽然他从不提及秋云,甚至连家人也不敢在他面前提及,但秋行深知,老爷子心中对秋云充满思念。
  只是,谁也没想到秋云那次远赴望江,竟是永诀。
  秋行确信,若秋云仍在人世,秋家必不会落得今日之境地...
  由秋云,秋行又想起了未曾谋面的侄子陆北羽。
  近来,陆北羽之名在京师声名鹊起。
  以至于秋行也为之自豪。
  秋家能出此人物,秋行深感荣耀...
  然而,他也洞察了一切。
  陆北羽的名字在外界如雷贯耳,然而伴随他的却是无尽的纷争。
  秋行隐隐推断出,陆北羽所触怒的,必定是那些操控神秘力量的群体。
  毋庸置疑,是那些因他的行动而受损的利益相关者。
  秋行曾无数次设想,要如何协助陆北羽渡过难关。
  然而,秋老却始终告诫他不要多管闲事。
  尽管秋行总觉得,援助陆北羽是家族之事,而非他人之事。
  但他却不敢违逆秋老的意愿。
  尤其是,秋老的身体日渐虚弱,秋行害怕一旦忤逆,会让秋老心绪不宁,后果不堪设想。正当秋行在床上辗转反侧之际,秋老也从榻上起身。
  他并未惊动侍候在一旁的侍女,静静地踱步至窗边椅上坐下,仰望窗外如银的明月,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冥想。
  或许,有些记忆太过刺痛,他并不愿意触及。
  但人们常言,女儿是父亲的贴心小棉袄。
  他最宠爱的小女儿秋云,平日里也是最理解他的那个人。
  二十年前的那段过往,虽令他们父女间关系紧张,甚至秋老还放出狠话断绝了父女关系。
  然而,那只是他一时的怒语罢了。
  事实上,待秋云离开京城后,秋老心中便充满了悔意。
  他曾想过是否应该派人找回秋云。
  然而他又觉得,既然秋云随陆大雄去了江望,远离了京城的纠葛,就没有必要再让她回来。
  于是,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可他未曾料到,秋云只在江望待了短短两天,便因神秘疾病离世。
  没想到,那次父女争吵竟是他们最后的相见。
  如果早知如此,他绝对不会与秋云争执,更不会断绝关系。
  哪怕她犯了错,又何妨?
  他会守护在她身旁,悉心照料。
  这无疑成了他心中永恒的痛。
  思绪至此,秋老已是老泪纵横。
  凝视天空中的月亮变得朦胧,像被轻雾笼罩。
  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往事愈发看重。
  心中的懊悔和自责也愈发深重。
  幸好,天道有常。
  秋云虽离世,却留下了一个孩子。
  即便秋老对这个姓陆的孩子并无好感,但这并非他能抉择的事。
  毕竟,陆北羽是他的外孙,这是不变的事实。
  这段时间,陆北羽在京都的名声如日中天。
  秋老表面上装作漠不关心,实则对这位外孙格外关注。
  耳房的侍女每隔几天便会外出打听消息,再回来禀报给他。
  甚至,陆北羽所写的诗篇,所说的话语,他都会一一记下...  ...
  对于陆北羽这位外孙,秋老爷子满心欢喜,仿佛他就是神话中失落的宝藏。
  尽管他明白,市井间的流言蜚语往往被添油加醋得离奇无比。
  尽管他了解,侍女带回的消息或许并非全部真实。
  然而,即便如此,听闻之后,他的心中依然涌起莫大的喜悦,犹如传说变为现实。
  几日前,秋老爷子从侍女口中得知,她探听到陆北羽将在中秋时节造访帝都,且是公主殿下亲自点名邀请的。
  秋老爷子的思绪开始活跃起来。
  陆北羽来到帝都,却没有安身之处。
  若让他住进客栈,难免会沦为人们的笑柄。
  秋老爷子思忖,是否该邀请陆北羽入住秋府呢?
  毕竟,这里曾是秋云的故乡。
  但转念一想,他若主动接触陆北羽,可能会失去作为外公应有的那份庄重。
  因此,他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
  他知道陆大雄已抵达帝都,期盼着他能造访秋府,以此为由,揭开秋云的往事,让家人和和气气共度时日。
  然而,未曾料到,自从得知陆大雄抵京以来,他始终未能在秋府见到对方的身影。
  这似乎表明,陆大雄对旧事仍难以释怀。
  于是,秋老爷子下了决心,哪怕承受陆大雄的冷嘲热讽,也要去见陆北羽,见见他的外孙,让陆北羽在京都有个家,住进秋府。
  因为他听闻许多关于陆北羽的事迹。
  陆北羽,与秋云酷似,如同孪生。
  陆北羽,口吐莲花,继承了秋云才女的天赋。
  陆北羽,擅长酿制烈酒,研究纸张,改良陆家堡的犁具,这些都是秋云生前最爱钻研的领域……

(https://www.biquya.cc/id129642/567928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