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棪棪耐心的听她诉说,在女孩哭泣的时候,适时的递上纸巾。
等女孩冷静之后,苏棪棪用上了治愈人心buff。
“你觉得这一切都是你的错吗?”
苏棪棪用温和的眼神,看着女孩。
女孩猛地一颤,颤抖着声音说道: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你可以好好的想一想,先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说法,只说你自己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苏棪棪耐心的引导着,女孩低下头哭泣了一会儿,又冷静下来,思考。
良久,她才缓缓开口:
“我并不觉得,这是我的错,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对我的继父有过什么勾引行为。
我也不知道我的妈妈,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人的说法和做法,只能反映他自己的立场和利益。
你的母亲,也许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苏棪棪耐心的解释着。
听到这里,女孩子抑制不住的再次哭泣了起来。
“我知道,我知道,她就是不想失去这个男人了。
她一个人生活太辛苦了,哪怕是牺牲我,她也不想回到以前,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了。”
“所以,你觉得,她为什么这么说你,评价你?”
女孩说道:“她就是想让我内疚,让我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哪怕我吃亏都不要紧,只要不破坏她的幸福。
即使这幸福是虚假的。”
苏棪棪赞许的点点头,继续问道:“那你想怎么做?”
女孩抬起头,想通了什么似的,眼里透出光来:
“我为什么要为她虚假的幸福买单?
我有自己的人生,她不在意我,那我也不必在意她。
反正我已经快18岁,我可以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苏棪棪没有说话。
女孩顿了顿,继续说道:
“我会和我的母亲,还有继父谈一次,如果沟通不能解决问题,我就会报警处理。
我不会再任由自己落入不堪的境地。”
苏棪棪看她已经找回了内心的力量,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鼓励。
同时,她还在系统商城里,用20积分兑换了一颗【力大无穷丸】,用在了女孩的身上。
女孩道了谢,信心满满的出去。
在苏棪棪的倾听中,她明白了有人是理解她的,也是相信她,有处理好自己事情的力量。
苏棪棪在一天的咨询结束之后,征求了女孩的同意,把女孩的情况告知了班主任。
班主任迅速报告给学校,全程隐密。
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情已经在学校,引起高度的重视。
未成年人防性侵,是学校一直重点在做的工作。
当知道自己学校的学生,可能有人受到这种困扰的时候。
学校第一时间组织专案组,加上学校的心理老师,快速行动。
回到学校的第三天,苏棪棪收到了校方的回复。
这个女孩在家和父母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她不但力气极大,痛打了继父,还录下了继父猥亵她的证据,直接交给了警方。
学校马上派了专门的老师,保护这个女生,还给她安排了学校的宿舍。
调查中,发现这个继父曾经有过性侵幼女的前科。
从牢里出来了十几年,一直在警方的监视下。
这次故态复萌,警方毫不犹豫的,送他进了监狱,判刑7年。
警察来临时,女孩的母亲哭天抢地,不断地谩骂女孩。
但在警察确凿的证据面前,终于哑了声。
法院剥夺了她的监护权,只让她按时给女孩抚养费。
女孩现在是由政府和学校全力照顾,保证她顺利的学习和高考。
学校心理老师还告诉苏棪棪,女孩的自伤行为已经完全消失。
手指头恢复如初,没有被撕咬的痕迹了。
苏棪棪收到这样的好消息,终于放下心来。
同时,她再一次坚定了自己学习心理学的决心。
上次和女孩的咨询还历历在目。
在心理咨询的倾听和共情的技巧下,女孩子敞开了心扉。
在苏棪棪的引导提问中,女孩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找回了内心的力量。
苏棪棪终于明白,杭教授在课堂上说的那句话:
【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师不会直接告诉来访者,你应该怎么做。
这是一种包办,是对来访者的不信任。
我们要相信,用我们耐心的倾听,用恰当的开放提问,让来访者找到自己的力量,让他们有信心解决自己的问题。】
苏棪棪深以为然。
如果是以前,她肯定就忍不住要帮助女孩,给她一些建议了。
现在她却觉得杭教授是对的,女孩早已经知道怎么做,只是没有力量去做而已。
苏棪棪的心理咨询,给了她释放的窗口,【力大无穷丸】给了她自保的能力。
她自己,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想到这里,苏棪棪为自己点了个赞。
同时,系统因为她这次恰到好处的处理,奖励了15积分。
苏棪棪笑了笑,继续埋头学习。
很快,新的挑战,又将来临。
【滴,任务2:请宿主完成一篇论文的撰写,时间为5小时,要求撰写之后能够投稿普刊进行发表。成功将奖励积分5,失败将扣除一项系统奖励的技能。】
系统发布了新的任务,要求苏棪棪在一天5个小时的时间内,进行一篇论文的撰写。
看过了那么多篇论文,苏棪棪对于论文的格式,还是比较熟悉的。
思来想去,她把自己专科和本科的论文,进行了思考。
根据自己研究的争抢玩具的这个主题,进行了一次文献分析,前前后后挖掘了,几百篇关于【争抢玩具】的论文。
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2小时。
当文献全部整理完毕之后,苏棪棪开始,给自己的论文定位。
既然要求普刊,那么可以不需要数据。
只要有个文献综述,把争抢玩具行为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把国内外研究这个问题的文献整理一遍,应该就可以达到要求。
苏棪棪花了一个小时,开始梳理文献。
她发现【争抢行为】最早出现的是一篇奥地利的文献中,可以作为定义的来源。
后来随着米国和英国幼儿心理行为的研究发展,更多学者发现了这一行为的存在。
那个时候把它定义为【攻击行为】。
直到20世纪才把攻击行为和争抢行为分开。
(https://www.biquya.cc/id129258/5679302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