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秘的巫师家族中,有着一个独特而严格的饮食规定:只有自家饲养的家畜肉类才能被自己家人食用。然而,像马、驴、猫、狗这样的动物,它们都在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辛勤劳作着,众生皆平等,因此决不能将其作为食物享用。不仅如此,任何野生的动物也都是禁止食用的。巫师们坚信,世间万物皆具灵性,应当对大自然心怀敬畏与尊崇。至于我个人的信仰,则仿佛是一种冥冥中的注定。据说,当巫师降生人世并开始学会说话的时候,他们便能吟诵经文。我的父亲曾经告诉过我,我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阿达”和“阿莫”,这正是巫师所使用的彝语,表示“爸爸”和“妈妈”的意思。
神秘的巫师所使用的语言与彝族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大相径庭,那是一种被称为"神语"的特殊语言。这种极简的话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犹如天书一般难以理解。在巫师虔诚的信仰体系中,每一座山都拥有守护它的山神;每一口水井皆受水神庇佑;每一棵树木也都由树神掌管着。世间万物似乎都被各种神灵所主宰,而当这些神灵或鬼怪发怒时,便会给人们带来无尽的病痛与灾难。不仅如此,人类自身的躯体似乎和无数个鬼魂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当身体的某一部分感到不适时,总会有一个对应的特定鬼魂名称浮现出来。巫师们依靠他们独有的祭祀语言,能够与这些灵魂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并向它们传递出我们正在“恳请”它们帮助的讯息。这个场面就像人类向神明祈求庇佑一般,但又不完全是单纯的哀求,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服对方。我曾经涉足过数不胜数的彝族家庭,亲身经历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事情。有些家庭里的患者病情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可能被诊断出患有绝症,比如癌症之类的不治之症。然而,就在巫师使用一些特别的“沟通”技巧之后,奇迹居然真的发生了——病人开始慢慢好转,最终恢复了健康,并且还能继续过上十几年的健康生活直到现在。
在彝族人心中,巫师虽非神明般至高无上,但他们却能借助与"神"对话的力量,清除尘世中的污浊与秽恶,消解人们内心的愚昧无知,为他们开启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至今巫师文化里有很多内容还是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不用文字。这些传统方式保证了巫师文化脉络根源性的清晰。当巫师的功力到达一定程度时候,能看到普通人肉眼看不到的情景,就像很清晰的梦境一般,关于一个人,他活着的样子,家庭的情况,他死了以后,怎么样化为自然万物。这些都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空气中,时时刻刻,只是我们现在感知不到。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上有各种宗教的存在,在宗教的信仰里,我们可以获得解释这一切的出路。我相信科学再发达的时候就会有所改变。我们的民族,随着物质越来越富足,我发现真正社会杰出的人没有一个是没有信仰的。因为一些终极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信仰来解答。在去一些欧美国家,我有跟一些科学家和企业家聊,无论如何他们心中都是有信仰的,他们会经历千万次的重复才能成功一次,没有信仰怎么能坚持下来。而在彝族是很少有人得抑郁症的,我认为这是因为拥有信仰的原因。
而我我信仰的根源,就是古老的天文历法。彝族有一个古老的历法,是天书的历法,叫十月太阳历。史料记载,彝族早在公元前8000年就已经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一年是有365.25天。一年十个月,每个月三十六天。西方着名历法学者曾经放言:如果世界早发现了中国彝族的“十月太阳历”,那么现在世界通用的就不会是西方的公历而是更为科学的由中国彝族创造的“十月太阳历”。学界里有一种说法,历法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准。因为十月太阳历创造,古中国应被排为四大文明古国之首。而秦末汉初的农历深受“十月太阳历”的影响,阴阳五行、天干地支都源于此。
彝族太阳历同古老玛雅文化的“十八月太阳历”有着惊人的相似,同样是一个回归年长度为365.25天。后来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印第安兴衰史》中断定,印第安人几乎就是远渡重洋过来的中国人。彝族和玛雅同样崇拜虎和鹰。还有太多的文化共性,研究起来非常有意思。这些证明了古老的彝族文化与玛雅文明从远古开始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以上都构成了彝族人民信仰的根基,千年来毕摩文化将此流承至今。而这些,从小耳濡目染,深入到我的灵魂和骨髓里和每一个细胞,在未来的道路的每一个转折指引我初心不变。
学习汉语,是启动了我的“使命”的开始,我在学校念过书,汉字都是学校自学的。那会镇子上学校说话都带有方言,我的汉语基本都是自学。学校里面老师对女孩子基本都是不管的,大部分老师都觉得女孩子读书再好不读了都是要嫁人的。并不会严格要求女孩子,像作业不写,老师也基本不会说什么。我小时候做巫师是很辛苦的,在山里头有时念经要念到天亮,我跟父亲帮忙的时候,经常累的在一旁听着父亲的念经声睡着。巫师的职责就是要救人,有求必应基本不会拒绝找上门的事情,我们时常会把自己家的鸡养的鸡拿去免费帮忙做法事,村民给或不给钱都可以,并没有讨价还价的规矩。大部分都会给钱,实在没有的给东西这些,只要给的我们都不会拒绝,不给我们也不会要。在我16岁时,一次偶然机会我去县城做巫师。当时有一个店,想招聘一个发电员,工作就是看机器。我问询我的一位在县城财政局任局长的堂哥,他说可以,去吧。那时候一个月工资300元,试用期200元,三个月。自那时,我就一边做巫师,一边学习汉语。因为我的好奇,太好学,身边同事被追问的都不耐烦了。比如,“三国”是什么意思。女娲是什么意思,太阳的女儿叫什么名字,我慢慢的了解这些。
后来中国的四大名着我都读过。就这样,我在店里待了三年,也就自学了三年的汉语。开始学写汉字,因为不懂汉字里笔划规律,再怎么小心的去“画”都不像。后来知道聊天工具QQ,我就开始在网吧里学,很狂热。因为没有学过拼音,我到现在都不懂比如前鼻音、后鼻音的区别,都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去说。
再后来,中国巫师文化艺术团在美姑成立,成立之际举行了首个巫师艺术节,来了中央、省级很多领导。当时也请了流行音乐的名人,像郑钧、零点乐队等。那大概是十五年前。那时候我们县城有八千多位巫师,但是没有一个会汉语。大概在我二十一二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学习唱歌,那时候觉得能在舞台上表演很有面子,也觉得很羡慕。我的嗓子是天生的,高低音都可以。
但我那时也不会节拍、节奏,就是很自由的,想唱就唱。开始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吉他,什么是贝斯,什么是电子音,什么是架子鼓,什么都不知道。经历了四五年以后,我就摸透了这个过程,越来越喜欢。我的心慢慢开阔起来,然后我就在想,我学了那么多彝族民族文化知识,天文、地理、历史,感觉一直在这个小地方可能是可惜了。那时样子懵懂的我就萌生了一个想法,想要去京城闯一闯,看看世界,把我们的文化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可真当我来到那个大城市时,我才明白,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精彩绝伦。在在那个小小的地方,跟北京这个大城市比起来,简直没有可比之处。甚至我说的普通话,都没有人听得懂时,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油然而生。原来,我不过就是一个井底之蛙,以为我上完高中便能出来闯一下,以为我就能这样在外面闯出一片天。来到京城我才发现,外面的天有多大,有多精彩。我身上带着我自以为多的钱,在这个大城市,甚至是旅馆我都没有资格去住。仅仅待了一天,我只能睡在火车站,火车站的站长看见我。才热情的问我是不是需要帮助,我用着蹩脚的普通话勉勉强强跟他沟通以后。
他明白了我的窘境, 我至今的还能记得,他从口袋里掏出纸笔在上面写到:“姑娘,这个城市不适合你,你哪里来的回哪里去吧!”当时我就觉得,我以这一身本事,在这里却连跟人简单的沟通都做不到。我只能拿过纸笔在上面写道:“谢谢你!我想买回家乡的火车票。”那站长看了,帮我买了最近的回老家的火车票,还给了我一个公共电话,让我到了给他打个电话。我明白这是人家好意,我掏车票钱给他,他却怎么也不要。还给我买了一些吃的给我,让我在回去路上吃,看到手里食物,我眼泪都忍不住掉了下来。这里没有米饭,只有大大的馒头和各种各样的面食。
我吃着白面馒头,格外的想念家乡的凉卷粉和米饭,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我。甚至找不到哪里有卖吃的,准确的说是哪里有卖我能吃的。在站长的帮助下,我成功坐上了回家的火车,七天六夜后,我终于又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不禁感慨,还是我的家乡好,京城真的是太冷了。天上飘着白花花的雪,地上也是一堆一堆的雪,我在火车站过得这一夜。全靠我自己不停地走动或切热量,有心想点一堆火吧!才发现那个地方连树都基本没有,别说柴火了。那一晚上,我格外想念那一盆火,那能给人带来温暖的火。
自己在之前却无数次嫌弃它,烤着让自己腿上长了烤火斑,烟熏得自己身上都是烟火味。回到自己家乡以后,我觉得这火他真的好极了,甚至这些往日自己看腻了的风景。现在在我眼里都格外的亲切热情,我也明白,一方水土养一方百姓。而我就是这片土地养出来,这片土地需要我,我也需要这片土地,这片土地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这片土地。我继续拾起来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有时候我也迷茫过,我跟男朋友分了手。并没有告诉过他原因,我一直觉得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他们一家都是县城里的文化人,之前在一起的时候,每次谈到这个时,他都会说那些都是封建迷信。每次他问起我家里是干啥的,我都只是苦笑着说,我家只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以前觉得我们在一起最大的阻碍会是父亲,现在父亲走了,我去过大城市。我才明白我们最大的阻碍,是他父母还有他。他那样的人家,应该不会要一个跳大神的媳妇。我已经做好了孤独一生的准备,更加勤奋努力的学习这些古老的文化。
我名声越来越大,十里八乡都知道了我,大家有事也都会来请我。我本事也越来越大,我明白,我的未来,跟这个土地,息息相关。我明白了我的父亲,为什么愿意去帮助这些可爱的乡民,原来他们都是这样的可爱,也是这样的淳朴。我也明白了,我父亲能在那场动乱中活下来,不仅仅是他运气好。是这些可爱的人,是这些淳朴的村民的保护,我父亲才能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幸运的活了下来。我越来越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
(https://www.biquya.cc/id128672/567930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